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苏州市采购医用耗材

作者:刘丹 周燕萍 发布于:2007-09-04 16:24:0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从9月1日开始,江苏省苏州市医疗机构2007年度医用耗材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结果开始正式执行。据悉,此前由苏州市卫康招投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康公司)代理的苏州市医疗机构2007年度医用耗材政府采购集中公开招标是苏州市医用耗材采购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参与的采购单位、供应商都为历年最多。为了圆满完成此次招标工作,卫康公司在招标过程中不断摸索,改进操作模式,圆满完成了采购任务,得到了采购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投标信息达1200余条

  负责此次招标工作的卫康公司总经理顾俊萍向记者介绍,此次就2007年苏州市市区非营利性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用消耗性材料采购品种涉及护理、骨科、外科、麻醉、感光、透析等27大类,采购人是包括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在内的12家市级医疗机构及部属医院,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40余家供应商参与了投标,投标信息达12000余条。卫康公司共组织了116名专家评委进行评审。 

   “由于此次医药耗材采购规模空前,我们压力很大, 招标过程中,我们公司多次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制定详细的工作纪律和工作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按照招标程序操作,保证了整个招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总结此次招标,顾俊萍颇有感触。

深入调查作准备

  据了解,在此次采购中,卫康公司采用多种方式,深入调查,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首先,在制定招标目录前,卫康公司广泛深入调查,走访了各医疗机构,向相关的采购人员、临床使用人员、专家、管理人员了解实际情况,了解了各种耗材临床使用情况,平时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服务情况,及管理人员对耗材采购的管理情况,为顺利完成此次招标工作奠定了基础。

  除了听取采购方的意见外,卫康公司还征求了供应商的意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耗材的市场行情,做到对耗材的品种、规格、价格等心中有数。发现并邀请各地潜在的竞争人前来参加投标,使本次招标形成了充分竞争。

  在招标文件的制作过程中,卫康公司还总结了以往的经验,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在2006年医用耗材招标的目录中,有些产品分类不是十分到位,例如2006年将放射介入、外周介入、神经介入作为一类进行招标,中标结果中的产品不能满足个别特殊科室的使用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广泛听取了临床专家的建议,此次采购将招标目录由2006年22大类细化到27大类,以满足临床使用。”

两种采购方式结合

  据介绍,根据耗材的不同分类,此次招标改变了原来两种方式各自进行的模式,采取公开招标和竞争性谈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招标文件中的评标程序规定:此次招标对低值易耗类材料采取公开招标形式,同一标段、同一质量层次投标品牌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直接进入评标程序,不满三个品牌的转入竞争性谈判程序;对高值耗材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对这部分耗材先进行价格谈判,再进行评标。

  同时,对高值耗材采取两步走的做法,先谈判后评标,即高值耗材部分先由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采购员代表与供应商进行面对面价格谈判,只有将价格降到医疗机构可以接受的范围后才能进入评标程序,最后由临床专家进行集体投票表决。“我们用了两天时间进行竞争性谈判,然后对进入评标程序的高值耗材部分连同需要采取公开招标的低值易耗类部分共同进行评标,评标过程非常严格,采取专家封闭式评标,用了3天的时间。”卫康公司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两种方式结合既有利于形成竞争,极大地降低高值耗材的价格,又能避免重复造成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卫康公司工作人员详细解释了他们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原因。

成交价格最高降14.89%

  经过多方努力,此次医用耗材政府采购实现了采购品种普遍降价。此次招标骨科耗材的价格在去年下降14.69%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4.89%,骨科以外的高值耗材降幅也接近10%。

  价格降低,供应商的利润无疑会受影响,这是否会影响供应商参与的积极性呢?投标供应商苏州礼安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立文说:“每年我们都会参与苏州药品耗材的集中采购,每年价格都会降低,利润越来越薄,但苏州政府采购是个大市场,参与进去有利于产品的延续性以及公司品牌的提升,而且代理公司的操作规范,我们乐意参与。”

  作为采购人,苏州市立医院采购中心主任虞国平表示:“通过本次招标,我们采购的耗材价格大大降低、医疗成本也相应减少,医院减轻了资金支出的压力,患者也可以在我们的医院享受到实惠的治疗和服务,这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很满意。”
 
记者手记

  善总结 才有好发展

  在此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苏州市卫康招投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康公司)每一次集中招标采购以后,都会将此次招标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意外情况以及好的做法进行总结,为以后代理作参考。卫康公司这种工作方式值得各地代理机构借鉴。
 
  卫康公司在操作中注意倾听各方观点,采用多种方式,深入调查,听取各方建议和意见也不失为一种良策。无论是采购人、监管部门还是供应商,代理机构都应一一去了解,充分倾听各方声音,广泛采纳各方建议。在卫康公司看来,通过听取各方声音,可为代理工作指明方向。这些做法难道不值得借鉴吗?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