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务用车改革稳步推进效果明显
作者:沈年振 发布于:2006-01-11 12:00:20 来源:新华日报
近几年来,江苏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方针,立足各地经济社会等实际,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底,全省13个省辖市、71个县(市、区)进行乡镇公务用车改革,已有612个乡镇完成了车改,占乡镇总数的42.8%。苏南地区在所有乡镇实施车改的基础上,开始启动县(市、区)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市已有17个县(市、区)全面实行车改,占该地区县(市、区)总数的41.5%。经测算,已经实行车改的地区和部门,公务交通费用较改革前平均下降了24%。
江苏公车改革由自发探索到统一组织,由先行试点到面上推广,由乡镇基层到县以上机关,自下而上、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江苏将车改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具体措施,省纪委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各地对车改工作十分重视,专门成立车改工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分工密切配合,推动了车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开展试点。各地实施车改前都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合理测算,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先行车改试点,取得实效后,在县(市、区)范围全面实施。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多种车改模式。结合江苏实际,省纪委提出对车改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坚持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不搞行政命令。各地以取消公务用车为前提,积极探索形成了货币化改革、租赁式改革、包干式改革三种主要车改模式。四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狠抓关键环节。各地围绕总额控制、限额包干、节约奖励、超支自负的总体思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突出抓好公务交通补贴测算、公务车辆处置、驾驶人员安置三个关键环节,不断规范和完善具体做法。五是严明配套纪律,确保车改取得实效。
江苏各地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实行车改的地区和部门公务交通费用平均降低24%,节约了财政支出。车改后节省了公车更新的巨额费用,全省各地通过车改已取消各类公车7405辆,已改地区和部门因此每年可节省购车资金共约1.18亿元。车改取消了公务车,原有的超编制配车、超标准用车现象以及公车私用、车轮腐败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领导干部上下班或下基层自己开车或骑车,密切了干群关系,改善了领导干部形象。车改还促进了机关工作方式和作风的转变,要求基层干部参加的会议减少了,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苏南经济较发达地区车改后,干部私车公用总量已远远高出车改前公车数量,方便了工作开展,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