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慎检验 重材质 保验收——安徽制服采购做得实

作者:宋 杰 发布于:2004-11-30 09:58:0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自2003年5月起首次为安徽省农税干部采购服装面料以来,至今采购服装(含鞋帽、服饰等)共9次,合同金额达4500多万元,采购的品种有60多种,涉及公安、司法、检察、地税、农税等行业,仅公安和地税两个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商就超过了100家,最多的一次达66家。累计历次服装采购,中标的供应商达30家。中标的企业中江苏的企业占到1/3;安徽本地企业只有一家;浙江企业中标的项目主要以配件为主,如领带、鞋帽等。近年来,随着政府采购的逐步深入,安徽省行业制服的购置也由原来的部门自行采购逐步改由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

    安徽省的服装采购项目除少数不能满足公开招标要求的以外,其他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总结几次招标采购的经验,作为实际操作者,了解采购项目的特点和把握采购过程,以及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检验:两次编号 消除串通

    在服装采购中,往往会涉及送样检验的问题,如果检验关不把好,不仅服装的质量不能保证,“公平”二字也难以体现。为防止出现投标人和检验人串通,使检验流于形式的情况,采购中心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首先对检验部门的确定采取保密,不向任何人、任何单位公布;其次采取两次编号的办法,即投标单位送样时编一次号,然后将原编号打乱重编流水号,送检时没有投标单位名称,只有流水号。这一小小的转换,虽然增加了一点工作量,但消除了投标人和检验人串通的行为。

    材料:细分单价 优选产品

    服装采购不同于一般的货物采购,它的品种繁多,材料各异,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着装标准,因此在制作招标文件时不但对服装的款式及制作工艺要有详细的技术指标;对服装材料的要求更要具体、准确;有关材料的规格、成份、密度、克重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指标。要编制好这些技术指标,除了要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外,还要虚心向专家请教,听取相关供应商的意见,并且要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以保证技术指标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在服装领域内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小作坊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使服装采购面临困难。有的企业以低廉的价格投标,然后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生产服装,而那些优秀企业用符合各项标准的材料生产出来的服装价格自然高一些。而政府采购项目,价格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结果必然导致这些优秀企业在参与竞标时处于劣势。为了防止价格的恶性竞争,采购中心按每一品种设计了详细的成本分析表,项目从面料、里料、各种材料到大小不同的纽扣、缝纫线等等,不仅要求投标人要分期填写所提供材料的单价,还要标明各种材料的生产企业、产品等级。通过成本分析,使每个投标企业的产品优劣一目了然,评标时,则按产品的优劣程序结合价格、企业的资信等因素综合打分,评标的结果必然是性价比最优的产品。

    验收:灵活多样 保证质量

    目前社会上有些企业在参与竞标时做的样品很精致,用的也都是最好的材料,而一旦中标后,在做批量生产时就不会再有做样品时那样的用心,还有的企业受利益的驱动,偷工减料,甚至用低劣的材料替代优质材料。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使采购人的利益得到保护,产品的最终验收是政府采购的常规做法。由于服装采购有较长的加工制作过程,而且每套服装又因人而异,特别是有的项目要求企业将成品直接发送到全省各地的基层单位,采用加工一批送一批的方式,无疑给最终验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仅采取外观检查,则只能保证制作工艺,对材料的品质无法保证;若进行破坏性检测,又会增加太多的采购成本。检验结果合格也就罢了,若不合格要退货其后果可想而知。针对这一问题,采购中心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验收方式,有的采取过程跟踪、加工现场随机抽查,有的仍然采用最终验收,对多次中标、质量有保证、信誉好的供应商则免于抽检。从实际结果看,灵活的验收方式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了采购成本,同时保证了质量,也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度。

    在实施全省地税系统服装采购项目的过程中,由于该项目是将服装面料和服装加工分开招标的,采购中心根据项目的特点,要求服装加工企业来做验收面料的工作,并强调若成品服装的面料有问题,要追究服装加工企业的责任。这样做,一来减少了中间环节,因为好的服装加工企业在使用面料前都


会有一次面料检验的过程,目的在于圈出残次便于裁剪时避让;二来节约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企业的责任感,解决了万一出现问题责任不清的纠纷,还能解决检验报告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一次验收中,就发现有种面料检验报告中的各项指标都能满足要求,但和当初该企业所送的样品有所区别,服装加工的专家指出该面料减少了后整理工序。在事实面前该企业只好将所有面料运回重新整理,原想减少一道工序以便节省成本的,其结果自然是供应商又增加了制作运输的成本,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