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养老服务业壮大亟待转型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也给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何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11月4日,市老龄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兰州市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分析老年人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参与情况、居家养老服务状况。
面对老龄化脚步加快和未富先老的现状,兰州面临哪些困难?又该如何应对?对此,《报告》用数据说话,进行了详细分析。
发放千份问卷“诊断”养老难题
近年来,兰州市老年人口增长迅猛。记者从民政部门拿到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底,兰州市户籍老年人口有56.11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46%;而在2014年末,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9.22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8.41%。
11月4日,市老龄办主任管学峰对记者说:“兰州市老年人口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社会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居家养老是当前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近几年来,兰州市在居家养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到底有多大?有什么样的养老愿望,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老年人对现有服务是否满意,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如何发展?长期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撑。”
去年,继北京、上海、广州等10座城市开展第一期居家养老状况调查后,兰州、天津、重庆等12座城市开展第二期调查。
本次调查中,兰州市在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抽选5个不同层次、不同情况的社区,每个社区采取随机抽取205名,共计调查1025名老年人,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同时,对15家养老机构和20家养老企业,通过座谈与填写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参与情况、居家养老服务状况,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和需求情况,为政府发展居家养老事业提供决策依据。
8成老人患有慢性病
在调查对象中,60岁至80岁的老年人占8成多,普遍学历较低,子女较多,空巢化和独居化现象明显。
从经济状况来看,6成多的调查对象自评“经济状况大致够用”,与这一比例对应的夫妻月收入为2010至6000元,夫妻月支出为1500至4000元;自评经济状况比较困难的夫妻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月支出在1500元以下;自评经济状况比较富裕的夫妻月收入在6010元以上,月支出在4010元以上。
身体是否健康,成为制约老年人晚年幸福的主要因素。从健康状况来看,超过8成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关节炎成为困扰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从调查结果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患慢性疾病的比例越高,80岁以上高龄的被访者患有慢性疾病的比例超过9成。岁数大、疾病多的被访者日常生活能力相对比较弱,特别是日常生活经常需要人照料的被访者基本都是健康因素。
16%的被访者愿住养老机构
“您愿意住养老院吗?”很多老人在面临这个问题时,都顾虑重重。有些老人面子扯不开,又怕邻居、亲友误会自己的子女不孝。可是在家独居,子女放心不下,老人也很孤单;和子女同住,不仅会被家务事所累,还担心和晚辈产生误会、矛盾,和孩子们难合拍。
该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安度晚年呢?政府倡导: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简称为“9073”。既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驻养老机构集中养老。
《报告》显示:有16.66%的被访者表示“愿意住养老机构”。市老龄办主任管学峰说:“尽管有8成多的老人不愿意住养老院,但兰州愿意住养老院的老人比例明显较高。值得关注的是,很多愿意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能承担的费用却偏低。”在愿意住养老机构的被访者中,每月能承担费用在1500元以下的要占到近6成。
此外,有87.88%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再就业,其中选择“临时性工作”的有51.52%,选择长期性工作的有30.3%,选择季节性工作的有6.06%。
“以房养老”不受欢迎
家住城关区柏道路的刘先生今年刚刚60岁,谈到“以房养老”政策,他明确表示不愿考虑,“一家人买套房多不容易,基本上花了半辈子的积蓄,还是更想留给孩子们。”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面前,养老的话题越发成为焦点。去年起,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正式试点“以房养老”。除了住房反向抵押外,不少地产商、养老机构和保险公司纷纷围绕“房子”做了一些探索。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以房养老”政策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调查对象中有近8成的被访者表示有自己的房产。在谈到对“以房养老”方式的态度时,仅有4.19%的被调查者选择“愿意”,在愿意通过以房养老方式获得收入的主要用途比例较高的依次是:日常生活、看病吃药、请保姆护工、住养老院、休闲娱乐等;有36.93%的被访者表示“不愿意”,不愿意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想把房产留给子女、衣食无忧无需抵押、个人观念不接受、子女不愿意、怕不划算、怕法律不完善、怕社会舆论等。
现存养老服务业面临的问题
问题一:养老服务福利性倾向较重。《报告》中指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依靠政府提供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包括以财政补贴或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的间接服务和街道、社区利用现有人员提供的直接服务,这种模式在起步阶段,可以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但过多的包揽或亲力亲为,则不利于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政府不可能包揽养老服务的巨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制约了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发展,社会化养老通过市场整合优化社会资源来提供养老服务的能力被弱化。
问题二:本地“银发经济”发育不良。“涉老服务市场蛋糕很大,却发育不良。这个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亟待早日解决。”管学峰主任分析称。
当前,兰州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是老年人具有很大的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老年餐桌、文化娱乐等方面有着大量的消费愿望和消费需求。而养老服务市场不活跃,甚至比较冷清,一些养老服务企业惨淡经营,艰难维持。
建议:全面助推养老服务业发展
结合本次调查情况,市老龄办分析建议:当前,兰州市应该在老年人日间照料、家政服务、老年餐桌、康复护理等基本需求的服务场所及设施建设上,以社区、居住小区为设置点进行规划建设;在老年人精神文化和体育健身等需求的服务场所及设施的建设上,可利用现有广场、公园等场所,建设必要的室内外设施,作为老年人教育、活动中心,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在建设投入上,采取公建、联建、以奖代补等方式分期投入建设。在场所及设施的运行上,坚持“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方式,引进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经营。
同时,还应进一步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有些养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有着潜在的消费市场,要提供多样化、差异化服务的能力。因此,政府要从直接提供福利性服务中退出,引导和帮助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正确评估市场需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的宣传,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认可度,正确引导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适应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消费氛围。
上一篇: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