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杨志勇:如何才能买对不买贵

作者: 发布于:2015-11-06 09:05:52 来源:财经网(北京)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只有在不花自己的钱,且乱花钱的时候,这种情形才可能出现。这说的就是挥霍公款且不受监督。一说挥霍公款,人们下意识就会想到大吃大喝大操大办以及各种各样花大钱的事。实际上,公款中的小钱,也同样可能被挥霍。积少成多。小钱浪费多了就是大钱。因此,小钱的支配,也不能不加以重视。


  公款购物,不买对的,而且还买贵的。这不是因为直接操办者缺乏理性够傻。很可能是,买贵有回扣,买贵可以将利益输送给亲朋好友……反正,真正傻的缺乏理性的不多。发达国家经营了多年的政府采购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的。政府采购制度在改变公款购物乱象上功不可没。至少,政府购买的规则有了,随意购买也变得越来越难。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功不可没。与乱象相比,政府采购肯定节约了财政资金,起到了给纳税人省钱的作用。


  但是,人们对任何制度总有追求尽善尽美的愿望,对政府采购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不乏批评意见,甚至有政府采购早该取消等过激言论。政府采购怎么啦?这本是一种可以节约财政资金的制度,怎么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过街老鼠?政府采购制度本就是一种偏技术的制度,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按道理,只要把发达国家的做法搬过来就可以用。怎么会令人产生南橘北枳之感?即使为政府采购制度辩论多次,也无法否认现实中的政府采购出现了问题。


  不时有人抱怨政府采购程序繁杂,远不如直接到市场去购物方便。这种抱怨常常得到的回应是——预算没编好。言下之意是,只要预算编好,让预算与政府采购衔接好,问题就可以解决好。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借助专门的政府采购制度就可以直接购物,肯定更加方便,至少程序上省掉了很多。这恐怕就是代价,没有必要的程序,政府采购制度的优势也就很难发挥出来。这种优势通常会表现为比市场直接购买支付更低的价格。繁琐程序的成本可以为更低价格的收益所覆盖。


  只有政府采购制度所适用的价格更高的时候,问题才会显得更加突出。不幸的是,这种情形也在不同程度存在。采购方的抱怨就不能不引起重视。为什么政府采购会遇到更高价格?供货方竞争程度不够。本来有较多的供货方,但是,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资质要求,将供货方筛掉了不少。结果是,能够进入政府采购制度之内的供货方数量较少,供货方之间或共谋或心照不宣,共享相应的“垄断红利”。只要开放竞争,只要对供货方的不合理限制能够取消,那么价高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


  现实中,更有供货方提供的商品是政府采购专供。结果是,这种商品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一样的参照物。实际上,这种商品只是在某些细微之处作了调整,功能相似的商品在市场上有的是。显然,对于这样的商品定高价给市场比价增添了麻烦。但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从商品功能入手,定价是否合理的判断仍然可以作出。如果能做好政府采购后评价工作,并借助使用者的力量,那么后续的惩罚机制就可以产生威慑力,让供货方定价更加合理。当然,难题不会轻易就可以解决。某些商品需要附加上某些特殊的功能,定价就可能遇到难题。特殊功能值多少钱?众说纷纭。试想,防水的电脑,你愿意比不防水的多付钱吗?如果愿意,那么你又愿意付多少?


  市场的复杂性与专业性,使得集中的政府采购模式遇到了难题。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家早已在探索分散采购之路,在寻求用绩效评价取代程序控制。这一点,中国也注意到了。例如,只要市场直接购买的机票比公务机票价格低,那么就可以选择直接从市场购买。只不过,麻烦的是,购买者需要提供市场价格更低的证明。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证明其实完全可以不开,比价信息保留就可以一揽子把问题解决了。要让购买者提供证明,那么有人就会嫌麻烦,而没有购买更低价格机票的动力。


  不买贵的,只买对的。花自己的钱是这样。花纳税人的钱也应该力求做到这一点。现实中,只能买贵的,不仅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而且在损害着政府采购制度的声誉。不管怎样,现有的政府采购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改变了。即使需要集中采购,集中到什么层次,也需要颇费思量。只要有合适的制度,让购买者有节约资金的激励,有许多采购是完全可以直接通过市场分散购买的方式进行的。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杨志勇】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