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盘点大都市如何应对积水考验?

作者: 发布于:2015-07-13 14:11:5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综合

   暴雨连续使城市变成“水城”的现实,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高楼林立、路网纵横的城市,在人们看不到的地下,是滞后的排水系统。如果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维护、保养都到位的话,内涝也许只是神话。

 
  巴黎排水系统远超地铁规模 很少因积水导致交通堵塞
 
  法国首都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馆从外表看并不特别,就是一个普通的下水道井盖。但是掀开这个井盖进入地下,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地下宫殿。巴黎下水道虽然修建于19世纪中期,但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高大、宽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实在是不同凡响。聪明的巴黎人就利用这些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下水道建成了下水道博物馆。人们在这里游览,可以全面了解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
 
  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这哪里是下水道?简直就是宽敞的地下水库工程,就是发达的企业化复杂运作和灵活机动的应急机制。因此,这种四通八达的系统能够顺利排水。在19世纪就能够设计出这样复杂的地下下水道系统,那是一个超前于时代的创举,而这项巨大工程的设计师巴龙。奥斯曼当然功不可没。奥斯曼是在19世纪中期巴黎爆发大规模霍乱之后设计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
 
  奥斯曼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将脏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们以前的习惯将脏水排入塞纳河,然后再从塞纳河取得饮用水。
 
  然而真正对巴黎下水道设计和施工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厄热-贝尔格朗。1854年,奥斯曼让贝尔格朗具体负责施工。到1878年为止,贝尔格朗和他的工人们修建了600公里长的下水道。随后,下水道就开始不断延伸,直到现在长达2400公里。
 
  截止到1999年,巴黎便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还塞纳河一个免受污染的水质。这个城市的下水道和她的地铁一样,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才有了今天的模样。除了正常的下水设施,这里还铺设了天然气管道和电缆。直至2004年,其古老的真空式邮政速递管道才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多数人大概不知道,在巴黎,如果你不小心把钥匙或是贵重的戒指掉进了下水道,是完全可以根据地漏位置,把东西找回来的。下水道里也会标注街道和门牌号码。你所需要的,只是拨个电话,这项服务是免费的!(只可惜,我当时没能记下这个号码。)完备的设施和人性化的设计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
 
  在博斯凯大街的污水干道,它浓缩了巴黎下水道的全貌。沿着一条长500米、标着路面街道名的蜿蜒通道前行,脚下是3米来宽的水道,污水在里面哗哗流淌,身边摆放着各种古今的机械,每隔一段又出现岔路和铁梯。再往前是一个陈列馆,陈列着从高卢罗曼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帝国和七月王朝、现代和近代巴黎下水道6个历史时期的图片、模型,并配以英、法两种文字说明。通道终端是一个大厅,放着3台电视机,播放一个长约20分钟的介绍巴黎下水道情况的短片。
 
  陈列品展示了巴黎下水道的历史变迁。早在1200年,菲利普·奥古斯特登基后要为巴黎铺砌路面,曾预见巴黎市区将兴建排水沟。从1370年开始,时任市长的于格·奥布里奥兴建蒙马特大街,将盖有拱顶的砌筑下水道通向河道。1850年,在塞纳省省长奥斯曼男爵和欧仁·贝尔格朗工程师的推动下,巴黎的下水道和供水网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介绍,雨果在撰写《悲惨世界》前,曾通过时任下水道督察的好友埃马纽埃尔·布吕内索亲临下水道,并绘制了管道图,从而惟妙惟肖地描写了小说主人公冉阿让在下水道中与警察周旋、逃脱追捕的情景。
 
  据博物馆提供的数字,巴黎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近2300公里,每年从污水中收回的固体垃圾有1.5万立方米,巴黎地区现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排入塞纳河,而每天冲洗巴黎街道和浇花浇草40万立方米的非饮用水均来自塞纳河。目前,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巴黎下水道仍然在市政排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
 
  这样的市政工程,虽然初期投资相当巨大,但是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何一条管线泄漏、短路或者其他故障,工人都可以随时进入地下维修。
 
  巴黎下水道既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法国独特艺术和文化的混合体。从1867年世博会开始,就陆续有外国元首前来参观,现在每年接待10多万游客。这是一个能够完全与巴黎美丽市景相媲美的、充满文化的地下世界。
 
  东京的下水道全程可电脑监控
 
  先进的地下排水设备。
 
  东京设有降雨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利用统计结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区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比如,东京江东区南沙地区就建立了雨水调整池,其中最大的一个池一次可以最多存储2.5万立方米的雨水。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
 
  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东京下水道局对此倡导的解决办法是:用报纸把油污擦干净,再把沾满油污的报纸当做可燃垃圾来处理。更干脆的办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首都圈外围排水系统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组成,每个混凝土立坑有65米高(约22层楼)、32米宽,在地下50米深处,由6.3公里长的隧道串接而成,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巨型调压水槽:25.4米高(约八层楼)、177米长、78米宽,内有59支混凝土支柱,总贮水量为670,000 立方米,以14000匹马力的涡轮机达到最大排水量每秒200立方米。
 
  日本人以其先进的、足以自夸于世界的土木工程技术在埼玉县(Saitama)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
 
  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的东京、大阪曾饱受城市内涝之苦。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建起了壮观而现代化的地下排水系统,东京的“地下神殿”就是其代表作。
 
  计算机全程遥控“地下神殿”
 
  除了地震和海啸,对日本人影响最大的天灾,恐怕就是经常“光临”的台风和裹挟而来的大雨。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的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但下水道系统的落后却让城市饱受内涝之苦,一到暴雨季节,道路成了河道,地铁站变成水帘洞。另外,大量生活污水、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人在食用受污染鱼类后引发了水俣病(由汞污染引起的致命公害病,人体因摄取太多水产品体内的甲基汞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疾病,因最早发现于日本水俣湾而得名)、骨痛病等,公共水体污染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痛定思痛,日本开始下大力气治理排水和污水处理问题。其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东京的地下排水系统。
 
  1992年以前,东京陈旧的下水道系统不足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强降水,经常“水漫金山”。为此,日本大兴土木,建设了巨型分洪工程——“首都圈外郭放水路”。该工程堪称世界最先进的排水系统,它全程使用计算机遥控,并在中央控制室进行全程监控。
 
  该巨型分洪工程是一条位于地下50米处,全长6.3公里、直径10.6米的隧道。隧道连接着东京市内长达15700公里的城市下水道。
 
  该工程位于东京北郊的琦玉县境内,由江户川河川事务所管理,总投资2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于1992年开始施工,在2007年完成。
 
  隧道通过5个高65米直径32米的竖井,连通附近的江户川、仓松川、中川、古利根川等河流,作为分洪入口。
 
  隧道末端还接有一个高25.4米、长177米、宽78米的大型蓄水池,并包含59根水泥柱,最后用4台燃气轮机驱动的大型抽水机,将水以每秒200立方米的速度抽入江户川,再排入大海。
 
  这个巨型的雨水调节器——蓄水池只是在雨季使用,平时是不放入一滴水的,当人进入这个巨大的空间时会感觉自己很渺小,也会觉得这里非常庄严、神圣,因此,日本人把这个地下空间叫“地下神殿”。
 
  该工程同时还是一个旅游景点,可以免费参观,并有日语解说。但是,该工程的网站称,出于安全考虑,不懂日语的人目前尚不能前往参观。
 
  下水道局推荐少油食谱
 
  换句话讲,就是靠这个巨大的调节器,东京原本脆弱不堪的城市排水系统变得无比坚强。
 
  东京还设有降雨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利用统计结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区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比如,东京江东区南沙地区就建了雨水调节池,其中最大的一个池一次最多可存储2.5万立方米的雨水。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许直接排入下水道,必须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许直接进入下水道,因为油污除了会导致恶臭,还会腐蚀排水管道。
 
  东京下水道局倡导的解决办法是:用报纸把油污擦干净,再把沾满油污的报纸作为可燃垃圾来处理。更干脆的办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专门辟出介绍健康饮食的网页和教室,以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下水道协会统一了标准
 
  日本的下水道系统原本十分复杂。排放污水的管道粗细不同,既有10厘米直径的支管,也有5米直径的主管。
 
  日本下水道协会理事兼技术部长佐伯谨吾先生说,日本曾因为下水道系统的落后,饱受城市内涝与河道污染之苦。下水道协会成立后,统一了日本下水道建设及污水排放的标准。如今,日本厕所的废水也必须过滤至可饮用的标准才能排放入河道或再次利用。
 
  佐伯谨吾先生说:“数十年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和教训就是,一定要在排放环节上加强管理,把水净化后再排入河道,这样才能对环境产生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是提供干净饮用水。”
 
  政府补贴居民雨水贮留器
 
  1583年,大阪建城,城内开掘多条运河,故有“水城”、“桥都”之誉。1972年7月,一场暴雨袭击了这座城市,雨势并不算大,却造成严重的内涝。大阪的下水道,有的是从明治时代(1868年至1911年)开始铺设的,经过精心维护,当年的大部分下水道一直使用至今。当时的下水道主要是“合流式”下水道,即雨水和生活污水共用一个下水道。不止是大阪,当时日本的多数城市都是合流式下水道。
 
  不过,日本现在多数地区已经改用“分流式”下水道,即雨水与生活污水分别经由不同管道处理——雨水直接排入大海,污水流入污水处理厂。
 
  但大阪若是改造起来,工程浩大,花费不菲,所以政府比较慎重,主要把精力放在内部挖潜上。例如,不少大阪家庭都买了小型雨水贮留器,政府向他们提供大约1/3的补贴。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大阪市政府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用来收集从山上流下的雨水。此外,大阪还在污水处理上下功夫。
 
  日本全国现有1000多家污水处理厂,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污水经沉淀、反应、消毒等工序,最后可以排回江河湖海。其中,大阪的污水处理率高达99%。
 
  污泥经过处理做成耳环
 
  污水处理时常常会遭遇大量污泥。对污泥的处理,日本的惯常做法是燃烧。燃烧剩下的灰可转做水泥原料、陶瓷管道、砖瓦、建筑碎石,还可制造花瓶、镇尺、领带夹甚至耳环等。此外,这些不起眼的污泥还能发电,真正实现了利用最大化。雨水和污水经过层层沉淀和过滤,实现无害化。大阪人认为,将沉淀后的污泥和污物随意丢弃,是一种浪费和污染。
 
  污水处理之后,污泥还得经过浓缩设施、消化槽、脱水槽和熔融炉四道大关。
 
  浓缩是把污泥变废为宝的初级阶段,就是让污泥减轻重量,降低后面消化、脱水等阶段的压力,以利于污泥处理的高效化。
 
  消化槽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以减少污泥量。一般消化池中会大量采用厌氧细菌,因为它们的分解作用,足以消灭病原菌,提高卫生安全性。经过这两个主要步骤后,污泥就会逐渐被分解,从无用的物质变为各种可再利用的物质。污泥消化工艺产生的气体中,约60%是可燃烧的甲烷,大阪污水处理厂的部分电能和热能,就是由这部分沼气发电获得的。
 
  脱水过程主要是减少污泥的含水率,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率。污泥经过脱水就到了变废为宝的最后一步———熔融。有一个叫舞洲污泥处理中心的地方专门焚烧污泥,最后产生的泥渣可用作建筑外墙的砂石。大阪环境局网站介绍显示,舞洲污泥处理中心投产前,大阪的污泥处理率为14.7%,投产后,这一数字达到70%。
 
  环境百科
 
  日本下水道简史
 
  公元645年(大化元年),孝德天皇迁都到大阪,当时就在大阪市中心筑造了排水沟。
 
  1583年,大阪城建城,当时就有污水处理场所,并一直用到现在。
 
  18世纪60年代,这是灌溉法的鼎盛时期,即污水过滤净化后被用于灌溉耕地。
 
  1871年,横滨设置了陶制的下水道管件。这主要是受1867年伦敦泰晤士河下水道成功铺就的影响。
 
  1877年东京爆发霍乱,整个明治时代,日本有10万人死于霍乱。政府当局认识到铺设下水道的必要性。
 
  1884~1886年,东京政府采纳了荷兰籍工程师莱克的意见,在东京神田锻冶町等地开始铺设分流式下水道,这是日本近代城市下水道的雏形。同时,横滨外国人的居住地也设立了分流式下水道。
 
  1890年,日本当局开始制定下水道法的工作。
 
  1900年,日本正式颁布旧下水道法。此次的法律条文,首次允许厕所污水从下水道排放。
 
  1923年,在东京三河岛(即现在的三河岛水再生中心),成立了日本最早的下水道污水处理厂,开始水再生的运转。该厂以散水滤床法(是当废液流过被微生物覆盖的滤床的表面时,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废液中的有机物)处理生活污水。
 
  1930年,作为日本第一个散气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厂,名古屋市的堀留处理厂和热田处理厂开始运转。
 
  1934年,日本第一个分流式下水道在岐阜市诞生。
 
  1940年,由于二战导致物资紧张,很多污水处理厂应用低成本的酸化池法。
 
  1958年,日本颁布了战后新下水道法。
 
  20世纪60年代,随着城市化加快和化肥增产,便粪污水很少用于灌溉农村耕地。便粪污水的急剧增加,推动了便粪污水处理的工程建设。
 
  1961年9月10日,这一天被定为下水道推进日。当时全国下水道的普及率才6%。
 
  1972年,下水道事业中心(日本下水道事业团的前身)成立。
 
  1980年,日本下水道普及率超过三成。
 
  2001年,日本下水道普及率超过六成。9月10日被定为日本法定的下水道日。
 
  (《环境与生活》杂志 吴雪峰)
 
  伦敦:下水道工程全长2000公里
 
  1865年,伦敦下水道工程完工,全长2000公里。
 
  伦敦排水系统建立与霍乱肆虐有关。
 
  如果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出了问题,那么不仅是水浸街、水淹车的问题,还有可能导致流行病肆虐,这就是当年伦敦的下水道系统落后所带来的警示。伦敦如今使用的下水道系统建于150多年前。1856 年,英国的设计师开始研究设计伦敦的地下水道系统。
 
  1700年的时候,伦敦已经是一个拥有57万人口的欧洲超级大都市,但城市的排水系统极其糟糕。
 
  为将污水和雨水引入路两边的明渠或者马路两边的街沟中,泥土路面或者卵石街道都凿有迷宫般的沟沟渠渠。一英尺多深的明渠中塞满了灰烬、动物尸体,甚至粪便。糟糕的排污系统将街道变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
 
  1810年,英国人开始使用暗管排水,改变了城市的排水状况。
 
  有趣的是,英国排水管道系统的建立,与霍乱的肆虐大有关系。
 
  1831年,欧洲爆发霍乱。这次霍乱夺去约32000名英国人的生命。人们认识到,拥挤、肮脏的街道是疾病的温床。1842年,大不列颠帝国派出考察队去罗马和巴黎参观供排水系统,他们惊讶地发现,古罗马的排水系统比起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要先进得多、卫生得多。为了改善地下水道,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皇家委员会。
 
  1856年,一位叫做巴瑟杰的人承担设计伦敦新的排水系统的任务。他计划将所有的污水直接引到泰晤士河口,全部排入大海。巴瑟杰最初的设计方案是:地下排水系统全长160公里,位于地下3米的深处,需挖掘350万吨土,但这个计划连续5次被否决。1858年夏天,伦敦市内的臭味达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程度,伦敦市政当局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同意了巴瑟杰的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方案。
 
  1859年,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动工。1865年工程完工,实际长度超过设计方案,全长达到2000公里。下水道在伦敦地下纵横交错,当年伦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
 
  德国下水道:考虑细致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德国全境共有515000公里长的排水管道,可以环绕地球13圈,每年可以处理94亿立方米的污水和雨水。其中46%的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33%的为污水专用,21%的为雨水专用。
 
  德国靠近北海,北部地区经常降雨,但笔者在汉堡很少见过路面有积水。这里面,透水路面的设计功不可没。德国的设计者认为透水路面益处多多,不仅解决了积水问题,还有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比如,雨水由透水路面渗入地下,可补充地下水资源。透水路面还保证了路面的透气性,让地面冬暖夏凉。特别是透水地面的孔隙多,增大了地表面积,对粉尘有较强的吸附力,既减少了扬尘,又降低了噪音。
 
  在德国像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郊区道路等受压不大的地方,都采用透水性地砖,这种砖本身可以透水,砖与砖之间采用了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对于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的地面,德国人选择有孔的混凝土砖,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这样有利于杂草生长,从而使地面的40%具有绿化功能。
 
  德国可以说把绿化做到极致。在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他们都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会留出空隙。空隙中留有泥土,天然的草可在那里生长,这样又可以形成35%的绿化面积;而在房屋周围、居民区步行道、校园和公园的步行道上,他们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不仅地面透水性好,而且还不长杂草;使雨水顺利渗透,其地面的热反射也大大低于全硬地面。
 
  德国人从1899年开始在青岛铺设的地下管网,至1905年,青岛市欧人居住区排水管道铺设已具规模,并最早实现雨污分流。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就越少——脏物也便于清理。
 
  德式管网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好。青岛人把管道井盖称作“古力盖儿”,就是德语“Gully”的音译。雨、污水井盖不仅有符号表明,还有大小之分。直到今天,黑色的古力盖儿依然铮亮,没一点锈迹。
 
  青岛原德国租借区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在。城建公司的员工四处寻觅配件公司,后来一家德国的相关企业给他们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根据提示,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而在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的市政排水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1年。地下总长2434公里的排水管网中,有13个地下储存水库,总容量达70.6万立方米。如果暴雨不期而至,地下储水库就可以暂时存贮雨水,再慢慢释放入地下排水管道,以确保进入地下设施的水量不会超过最大负荷量。
 
  香港排水标准200年一遇
 
  在香港,城市内涝被称为“水浸”。特区政府渠务署土地排水部高级工程师陈尚希表示,香港水浸问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为严重,有时大雨会造成齐腰深的积水。
 
  过去几十年中,香港城市发展迅速,市区高楼林立,大量土地被水泥覆盖,地表径流面积增加,造成城市“消化”雨水能力降低。此外,原有的排水系统日趋老化,再加上地势低洼,未能及时处理的垃圾和冲击物堵塞渠道等,均成为水浸问题恶化的“帮凶”。不论是商业闹市抑或新界元朗市集,每年雨季都会出现严重的水浸问题,1992年5月的一场暴雨,就曾给香港带来了超过1亿港元的经济损失。
 
  排水标准200年一遇
 
  为全面解决雨水排放问题,特区政府在1996年展开了“雨水排放系统整体计划”。先后建了元朗排水绕道、恢复蓄洪池等工程,试图通过这些主导型工程来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对于新发展区的雨水排放设施的设计,政府要求必须能抵御在“平均重现期”发生的一次严重的水浸事件。这主要包括:市区排水干渠系统200年一遇,市区支渠系统和主要乡郊集水区防洪区为50年一遇,乡村排水系统为20年一遇。
 
  该方案主要归纳了三种方式缓解水浸问题:第一,通过更换、扩充地上和地下排水管道,提升抗洪能力。陈尚希说,这种方法比较传统,对市政交通与市民出行影响较大,不易操作
 
  第二,建设雨水隧道。香港多山,特区政府决定通过兴建雨水排放隧道,将高地集水区的雨水直接引流入大海,减轻下游市区排水系统负荷。今年投入使用的港岛西雨水隧道即为一例。该隧道于2007年动工,造价30亿港元,总长约19公里,设有34个截流进水口。渠务署香港及离岛渠务部高级工程师刘永锦介绍,隧道投入使用后,可截取30%的雨水流量,使港岛防洪水平提升到50年一遇。这种方式同时也减少了在市区开掘道路和铺设渠道的麻烦。
 
  第三,设立蓄水及水泵系统。在水浸严重的“黑点”地区设立蓄水池,暂存部分雨水,待高峰期过后,利用水泵排出储存雨水。
 
  为减少水浸的损失,政府在易受水浸乡村安装了地区性洪水警告响号系统,当洪水水平达到某一个预定的发出警报水平,便会向村民示警。警报的传播方式是透过水浸警报器或通过自动电话致电村代表。
 
  统计显示,自1995年,香港防洪投入共220亿港元,目前已完成项目总值约120亿港元,全港水浸“黑点”已从16年前的90个降至目前的16个,易形成水浸土地面积也从3000公顷降至356公顷。
 
  雨季前进行防洪设施检查
 
  周详的设计,包括不断的巡查、清沙及修理在内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对保障排水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香港特区政府定期巡查有问题的路面集水沟、雨水入水口、排水渠及水道。每年,渠务署都会巡查大约1623公里的排水渠及水道,其中包括洪泛抽水站及洪水警告响号系统,以确保这些装置在暴雨期间能完全运作正常。并定期清理潮汐垫和疏浚, 比如用高压水枪来清理淤塞排水渠,使排洪能力不会受到上游地区冲下来的沉淀物影响。用于维修工程的开支约为1.09亿港元,在不能派人进入巡查的排水渠内,已大量使用闭路电视。
 
  陈尚希说,渠务署平时设立24小时值班热线,负责处理市民关于水浸等问题投诉。在清理淤塞水渠方面,基本可以保证当天派人处理在下午1点前收到的投诉;第二天12点前回应下午1点后的投诉。
 
  当遇到紧急情况,即天文台发出高级暴雨警告或挂出8号风球时,政府会立即成立紧急控制中心,由渠务署、民政署、消防处、警察部门等共同组成,负责全面协调因大雨造成的水浸、路面交通、人员疏散等问题。
 
  陈尚希说,在大雨到来时,渠务署会在全港范围内派出三十几个小分队,每队4至5人,携带清渠设备,在容易出现水浸的地区蹲守,一旦发现管道堵塞等问题,即时清理,避免问题扩大。小分队随时与中心保持联系,以便在必要时寻求支援。
 
  此外,渠务署还特别向部分水浸“黑点”地区住户提供“预警短信”服务。刘永锦介绍说,当天文台做出预警,渠务署会发短信给水浸高发区的住户和店家,通知他们将有暴雨或台风到来,让他们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水浸损失。
 
  去年,香港暴雨连连,6月已发出6个黄色暴雨警告,全月降雨量达436毫米,并出现逾50宗大树倒塌。陈尚希说,尽管大雨不断,但香港各地区并未出现特别严重的水浸情况,绝大部分市民投诉均可在消防人员与警察到场后即时得到解决,体现整套应急机制运作顺畅。
 
  渠道维护 功在平时
 
  陈尚希指出,面对强降水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套灵活有效的紧急应对机制固然重要,日常针对排水系统的检护工作更是不可或缺。
 
  香港渠务署将平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分为监察、清理与维修三部分。工作人员会定期检查水渠,无法直接看到的部分则通过摄像设备录影观察,以确认管道内部是否出现裂痕等老化现象。一旦发现管道淤塞、破裂等问题,则着手进行清理与修复。
 
  陈尚希说,香港所有渠道排查工作大概5年可以完成一个循环。渠务署同时已开始推行“雨水排放系统资料储存和管理电脑化”,将所有渠道资源信息、曾发生过的水浸情况、做过何种维修改善工程等内容输入电脑,以便随时掌握情况,作为日后跟进、改善工程的参考。
 
  刘永锦说,一个排水工程竣工仅仅代表工作的开始,只有持续维修,并号召市民共同参与,不在河道、渠口乱堆垃圾,减少淤塞,才能确保排水系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生态环保取代混凝土排洪渠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香港年均降雨量也在不断增加,区域性暴雨周期变得更短。香港渠务署对治理方法进行了检讨,意识到必须恢复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涝治理难题。
 
  为此,渠务署在整治下水道及防洪工程中注入保育自然生态的元素。在元朗排水绕道工程范围内,进行生态恢复试验,试图通过重建湿地、水塘等方法,寻找可持续性的抗涝方式。现在香港已有不少翠绿和生物繁多的河岸、芦苇池、河曲和红树林。他们认为,这种兼顾生态需求、社区环境和公众利益的治理机制,是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的另一条可行之路。
 
  与此同时,10多年前普遍采用的全混凝土排洪渠设计,已被生态环保的设计概念所取代。这些环保设计旨在加强工程建设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及保育原地的生态环境,其中已引进到工程项目中的包括:在河岸以混凝土草格建造草坡及被草河床以美化环境及孕育自然生态;以纤维植被巩固河岸两边斜坡;保持原有河床让各类动植物免受侵害。现有香港不少翠绿和生物繁多的河岸、芦苇池、河曲和红树林,都是多年来注意保育自然生态的成果。
 
  香港将建全球最深下水道
 
  在香港北角海旁163米深的地下,铺设了一条最宽直径达3米的横跨维多利亚港的下水道,这就是港府投资37.6亿元建设的海港净化计划第二期甲工程,同时也是目前香港以及全球最深的下水道。该地下隧道将收集污水,集中送往位于昂船洲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入海。
 
  据了解,香港1994年启动了净化海港计划,目的是通过筹集和处理维港两岸的污水而改善维港水质。“净化海港计划”分两期推出行。第一期工程于1994年开始动工,2001年12月启用,一共耗资82亿元。计划实施后,每天处理140万立方米污水,占源自维港地区污水总量的75%,450万市民受惠。
 
  第二期甲工程则为香港岛其余地区兴建深层污水隧道系统,预计2014年完成,总投资37 .6亿元。工程通过建造全长约21公里、深度介乎海平面以下70至160米之间的深层污水隧道。
 
  渠务署净化海港计划总工程师周国铭介绍说,污水隧道北段东起北角,经过湾仔和中环,南段则覆盖香港仔、鸭脷洲直至数码港。两条线路汇合后,将统一输送至昂船洲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消毒处理,最后排入西部海域。污水输送系统将会收集香港岛北部及西南部的污水,然后输送至昂船洲污水处理厂。
 
  佘小萍是首位进入香港最深隧道工作的女爆破监督工程师,作为爆破督导员,佘小萍需要单独负起监督爆破的工作,至今她已经完成了50多次爆破监督工作。
 
  “由于建造地底隧道的环境比较恶劣,一般隧道工程较少有女性参与。随着社会开放,隧道工作环境有所改善,女性工程师进入隧道工作的机会也相对提高。”要进入北角163米深的排污隧道,佘小萍每日需要乘坐4分钟电梯才能抵达。安全帽、防滑靴、反光衣是隧道工作必备装备。
 
  污水隧道为何建在160米深地下,佘小萍表示,香港地下遍布楼宇地基和各种管网以及地铁过海隧道等,而将污水隧道建在深层地底,将为今后其他基建预留充足空间。(2012年07月27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康殷)
 
  北美尼亚加拉大瀑布放水渠,这是现代世界被忽视的七大奇观之一。
 
  澳大利亚地下排水渠,被热爱城市探险的人称为洞穴。
 
  澳大利亚地下排水渠,被热爱城市探险的人称为洞穴。
 
  墨西哥城:花3100万美元改造
 
  2009年4月,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第二阶段的地下排水系统工程完工。使用了尖端技术的这一工程共花费3100万美元,预计可以使用50年以上。
 
  墨西哥城排水系统管道从1975年便开始使用,由于年久失修,该市曾频繁发生水淹道路的情况。
 
  “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青岛下水道探秘
 
  近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为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最大降水量。截至22日17时,在北京市境内共发现因灾死亡37人。每次北京积水,大家就会拿它与青岛比,北京的排水能力处于什么水平?北京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我们城市的雨水系统都是建在平地上的,下水慢。而这些建筑结构都是建设在高地的。而青岛的雨水系统设计标准是德国人设计的,能应对至少100毫米以上的降水量,当时也花了很多钱,设计标准肯定是比北京高很多。但是,北京市的城市排水系统包括道路和桥的都是依照国家标准来建设的,我们排水部门则是依据市政府的要求进行建设。从目前来看,北京市虽然符合国家的标准,但是一些重点地段也有提升标准的必要。编辑特编发本组图片探秘“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青岛的下水道。图为有备而来的记者穿着雨衣和水鞋。
 
  1898年,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据青岛市市政排水档案记载,这一年10月起,德国殖民当局将青岛市前海一带青岛村的居民强行拆迁,然后把中山路南端以东,自德县路过观象山、信号山之太平山一线以南至海边区域划定欧人居住区,即今天市南区沿海一带,在这里开始城市建设。
 
  在地下排水系统方面,德国人在主要街道下按照雨污分流的方式,铺设地下排水管道、修暗渠,雨水则由雨水专用收集管道汇入暗渠后流入青岛前海。德占时期主要修建了12条暗渠,总长5464米。中山路暗渠出口,即是12条暗渠之一。
 
  青岛由此成为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雨污分离”的城市。到1905年,欧人居住区铺设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在华人居住区,则铺设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
 
  在青岛市博物馆,记者看到了2008年改造市政工程时出土的一段德式排水管道。
 
  这种管道呈上宽平下窄的鹅蛋形,而非当今国内城市市政排水管道常用的圆形。排水管上部以水泥抹面,下半部分则贴上了白色陶瓷,横断面高约80公分。
 
  专业人士介绍说,上宽下窄的“V”形设计,不仅减少管道受力,还可使雨水在流量较小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流速,减少泥沙污物的沉淀,减轻日后养护的压力。而光滑陶瓷内壁则是出于减少污物垃圾被挂的考虑。
 
  巧妙的设计,颇富盛名的德式严谨,加上殖民当局严厉的威权统治,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高质量,使得这些100多年前的地下排水管道,至今仍可在暴雨中发挥良好的排水作用。
 
  德式地下雨水管道最集中的青岛市排水管理处第一工区主任刘鲁峰告诉记者,在该辖区,原装德式管道尚能较好发挥排水作用的管道所占里程比重接近1/4。
 
  当地文史专家鲁海回忆说,就在他童年时期,从栈桥暗渠口钻进去,再从肥城路和中山路路口钻出来,成了那个年代孩子们常玩的游戏。上世纪70年代“备战备荒”时期,排水管道沿线还开了许多口,当作防空洞使用。
 
  青岛在后来的城市发展中,吸取和承袭了德式排水系统科学的设计理念,广泛采用雨污分流理念新建管道,并大规模改造、提升旧有管道。
 
  市政资料显示,1981~1990年间,青岛在市区新辟山东路、南京路等十多条道路时,道路建设前就首先铺设了雨、污水分流的排水管道。
 
  一份截至1990年底的青岛市排水管道统计资料显示,当时青岛市共有排水管道596公里,其中污水管道310公里,雨水管道256公里,雨、污水混合管道30公里。
 
  据了解,这一水平至今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前列。
 
  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处长安宝月告诉记者,根据城市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青岛市用于地下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投资分别为10亿、7亿,2011年预计投入将达到20亿元。高起点实现雨污分流的青岛,雨水排水能力优势显而易见。
 
  安宝月指出的第三点,是行之有效、有力的排水维护运行与防汛应急机制。(2011年07月06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许未来)
 
  主管道向前50米左右,一座阶梯型的下水道出现了,仿佛地下宫殿一般。
 
  此处是最窄的地方,需要蹲下通过,不小心还是会碰到头。
 
  记者在典型的德国蛋形的下水道口前观察。
 
  天井。
 
  隧道最高处可以达到2.5米以上,宽度3米。
 
  下水道内的环境很差,没有灯光,记者除了用闪光灯偶尔看看前方,就只有依靠蜡烛。
 
  编辑:刘珊珊 摄影:李隽辉 来源:燕赵都市网
 
  故宫为什么不积水?
 
  太和门前内金水河涵洞
 
  东筒子排水滴子
 
  三大殿台基排水龙头
 
  排水沟槽及“钱眼”
 
  ▲ 故宫排水系统简介:故宫三大殿三重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瞬间将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这些被排出的水,通过北高南低的地势泻入内金水河流出。故宫的排水,正是综合了各种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面明沟,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纵横一气的排水设施,能够使宫内90多个院落、72万平方米面积的雨水通畅排出。
 
  - 故宫排水系统经受600年考验
 
  - 专家称依据地形而建、明暗两套排水、纵横沟渠等特点加快排水
 
  据《法制晚报》报道,7月21日的北京大雨,故宫没有出现积水。这座600年的系统建筑为何能够在61年不遇的大暴雨中不现积水?它的排水系统中又有哪些特点?
 
  据沈阳一位古城建筑专家介绍,紫禁城的排水有明暗两套系统。明排水是通过铺地做出泛水,通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中,暗排是通过地下排水道将水排到河里,而这条河就是内外金水河。据其介绍,承德避暑山庄也是这样建设的排水系统。归纳起来,一句话,整个系统,通过明暗等手段,到达一个目的:汇总往外排。
 
  排水系统经历600年
 
  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七月己未,“雨坏都城,发兵二万人筑之”,57年后的至正八年五月,“京师大霖雨,京城崩圯”。
 
  而后,水灾不绝。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师霖雨,九门城垣塌决者甚多。万历三十五年(1607)闰六月,顺天府大雨如注,昼夜不止,经二旬。雨潦浸贯城,长安街水深五尺,洼者深至丈余,各衙门皆成巨浸。
 
  上述史料显示,在明朝英宗时期,虽九门城垣塌决,但是紫禁城显然比元大都岿然淡定,没有出现“雨坏”局面。而万历年间的20天连续大雨,长安街出现积水,但故宫没有大面积积水情况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的紫禁城的排水系统经受了考验,原因到底何在?
 
  城外三道防线预防洪水
 
  据专家介绍,从地势上看,北京北依燕山,东临渤海,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水向东南流。从紫禁城来看,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差约2米。其排水设施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形特点而建。
 
  专家称,这套排水系统的总特点,是将东西方向的雨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流入内金水河。
 
  疏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支线,有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经过精心测量、规划设计和施工,每年固定时间淘挖养护。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外安排了完整的排水系统,减轻了城内的负担。
 
  紫禁城外至少有三道防线:一是明内城护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二是西苑太液池和后海;三是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护城河)。这些河渠一方面可用于城市供水,另一方面汛情之下亦可用于排水,先在外围保证不至于大量雨水和山洪流入紫禁城。
 
  排水主干道内金水河
 
  内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内河。在紫禁城西北角楼偏东的南河帮上,有一石砌券洞,便是内金水河流入宫内的进水口,设有控水闸,可以控制水位高低,遇汛则可以关闭。
 
  按照专家的说法,内金水河所引为西郊玉泉山水,因西在五行中属金,“金生丽水”,故名金水河,“由神武门西地沟引护城河水流入宫内,沿西一带经武英殿前,至太和门前金水桥下,复流经文渊阁前至三座门,从銮驾库东南出紫禁城。”
 
  内金水河全长2000多米,河帮、河底通用白石铺砌。河道曲折蜿蜒,或隐或现,传流整座紫禁城。不止用于美化环境、欣赏鱼藻,在兴建施工时,它是建筑用水的来源,而平时也是作为城内井水之外,消防用水的来源。
 
  紫禁城内大小90多个院落,通过本院的排水沟道,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就近排入地下暗沟,最后都汇流于内金水河,再至东华门南隅的水闸流出,与外金水河汇合。
 
  御路甬道加暗沟
 
  汇总内金水河
 
  紫禁城占地面积72公顷,庭院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遇雨首先流入四周房基下的石水槽,亦即明沟。台阶或建筑物之类的障碍物则都开有券洞,亦即沟眼,方便地面水穿过障碍物。地面或明沟的水再通过入水口流入地下。入水口多为方石板镂雕成明清铜币(大钱)形,即外圆中方镂成5个空洞,可以进水,称作钱眼。
 
  以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例,前三殿建在8.13米高的三层台基上,台基四周栏杆的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名曰“螭首”,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辅助排水的孔道。每逢雨天,雨水从1142个排水孔喷出,呈现“千龙喷水”景观,逐层下落,流到院内,使得台面无积水。台基四周设有石槽排水沟。
 
  前三殿、后三宫都有一条南北向的御路。东西六宫等院落也都有南北向的甬道。御路、甬道均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顺其地势,雨水能够直接从中间向两边排水。
 
  如当太和殿的御路确定后,为使排水流畅,在铺砌地面前还要确定水流方向并找好坡度,将雨水汇集到东西两侧的排水明沟,又称荷叶沟内,引入院东南角的水沟门,经泊岸下的暗沟流入内金水河。
 
  东西六宫诸院落基本为前后两进,院落之间有长街相间隔。甬道把院落分成两个排水区域,后院向前院排水,为使排水顺畅,预先需要确定前后院的水流落差坡度,俗称泛水。雨水自前院东西两侧水沟门经明沟,流入长街的暗沟内,再经支线汇入干线总汇于内金水河。
 
  因为殿宇楼阁、假山亭台、鱼池花木的存在,御花园是故宫排水最复杂的地方。具体做法是先以御路将御花园分为东西两个排水渠,其间再细分若干小排水渠。以每个小区域的最低点作为暗沟的入水口。暗沟相互连通,再与园外干沟贯通,形成地下排水网络。
 
  多条纵横沟渠内外排水
 
  在故宫北城墙内、红宫墙外,即东西联房前,有一条东西向的大干沟,深约1.5米,宽约六七十厘米。上盖长方形石板,每隔20多块石板就有4块石板,两边凿出四个豁口,对在一起则是16个小洞,以便雨水漏入。沟西端与城隍庙内的金水河相通,雨水则泄入该处。东端则沿宫墙向南延伸,成为南北纵向干沟,雨水流入清史馆的金水河段。
 
  除此之外,还有3条南北纵横直接进入内金水河的沟渠。一条在东六宫冬眠和宁寿宫的夹道里,北通神武门内的纬沟,往南绕过御茶膳房往东,再往南注入文华殿东面的内金水河。其中又经分叉,西穿奉先殿南群房。由西南墙角穿出。自箭亭东侧往南,由文华殿西墙外注入内金水河。
 
  第四条南北沟渠自乾清门院内的西南角穿出,横过内右门穿入养心殿南库,然后由南库穿出隆宗门外,往南折,至武英殿东面的断虹桥处注入内金水河。
 
  另外,东一、东二、西一、西二长街等小巷内都有短距离的南北向纵沟,分别接通乾清门内和乾清宫后向东、西泄水的纬沟和各宫廷院落的纬沟,利用中央高、四周低、北部高、南部低和某些小沟的中间高、两端低的自然跌落,迅速将雨水汇总,排入内河,流出宫外。
 
  【资料来源】 原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处李宏伟《故宫为什么不积水》、中国国家图书馆王铭珍《紫禁城的防汛》、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蒋博光《紫禁城排水与北京城沟渠述略》、故宫博物院展览宣教部桑颖新《紫禁城的排水》、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萧正文《紫禁城内雨水如何排出》。
 
  宋代最牛水利部副部长 建下水道使赣州千年免被淹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2010年7月14日刊,作者:蒋昕捷,原题:《千年古城不涝之谜》
 
  光绪年间福寿沟图(来源:中青报)
 
  当洪峰到达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赣州时,遭遇的是这样一幕情景:儿童在城门口水滩里嬉戏钓鱼,买卖人在滔滔洪水边安然地做着生意。看起来,他们丝毫没有把“洪涝”当做“灾害”。
 
  6月21日,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却没有出现明显内涝,甚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此时,离赣州不远的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城市却惨遭水浸,有的还被市民冠上“东方威尼斯”的绰号。一时间,效率低下、吞吐不灵的城市排水系统成了众矢之的。
 
  这一切的不同,都源于赣州市至今发挥作用的,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
 
  包括广东省一位城管局局长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都承认,城市排水系统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赣州。不过,他略显不服气地强调,“这个系统也是古人留下的”。
 
  不会被淹没的城市
 
  古人留下的福寿沟呈砖拱结构,沟顶分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据测量,现存排水孔最大处宽1米、高1.6米;最小处宽、深各0.6米,与志书上记载基本一致。
 
  经过3小时通风换气,再穿上有点儿像孕妇装的连体雨衣,顺着2米多高的竹梯往下,终于见到了900多年前的下水道——福寿沟。借着安全帽的灯光,前方是一条不见尽头的砖砌通道。空气很难闻,就像那种多年未经疏浚的死水塘搅拌着垃圾的混合气息。
 
  (足+尚)着齐膝的地下水和淤泥,人只能猫着腰往前走。好在没碰见目击者所述的“吐着信子的水蛇和成群结队的老鼠”,当然也未能如一位市政工人师傅那般幸运,她曾经在砖缝中发现了古人藏匿的金首饰。偶尔有几块刻着同心圆或井字形的青砖,经专家鉴定,都是唐代的花纹砖。
 
  地面上对应的这片区域是一条叫姚衙前的古巷,这里大体保留着宋代的格局,散落着历朝历代的房子。在被问及“老城为啥不淹水”时,老人们都说,赣州是座“浮城”,而且是乌龟形,龟首在城南,龟尾在城北,所以不管江水怎样涨,赣州城都能跟着浮起来。
 
  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明初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军师刘伯温欲破赣州城,久攻不下。最后刘伯温派人用铁钉将“龟”的四只脚钉住,才得以水淹赣州,破城而入。
 
  在赣州市博物馆文博专家万幼楠眼中,这些民间传说都不大靠谱。“不发生洪涝完全得益于一套现在看来都相当先进而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他说。
 
  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
 
  万幼楠分析说,在现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够,一般都要用抽水机,而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
 
  不过,每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
 
  在万幼楠看来,水窗是一项最具科技含量的设计。原理很简单,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
 
  同时,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刘彝采取了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方法。有专家曾以度龙桥处水窗为例计算,该水窗断面尺寸宽1.15米、高1.65米,而度龙桥宽4米、高2.5米,于是通过度龙桥的水进入水窗时,流速陡然增加了2~3倍。同时,该水窗沟道的坡度为4.25%(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4.25米),这是正常下水道采用坡度的4倍。这样确保水窗内能形成强大的水流,足以带走泥沙,排入江中。
 
  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
 
  消失的水塘
 
  不过,古人的前瞻性往往赶不上后人的破坏性。
 
  相对而言,深埋地下的福寿沟是保存完好的,现存约1公里的“寿沟”从姚衙前一直延伸到涌金门。雨水伴着污水从城楼下的排水口喷薄而出,同时带着福寿沟里特有的气味。站在船上才会发现,在排水口有一扇铁质的圆形水窗,这是替换了旧时的木质水窗。
 
  问题是,如果江水水位超过排水口,水窗紧闭,江水是进不了城,可城内的积水又从何处排出呢?
 
  据万幼楠介绍,按照刘彝当初的设计理念,福寿沟仅是整个赣州排水防洪体系中的一环。修建于宋代的坚固城墙是最好的防洪堤坝,还有城内的数百口水塘。刘彝曾差人将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以发挥重要的调蓄作用。
 
  “就像长江流域有鄱阳湖、太湖、巢湖,这些湖也都起了类似的作用。”万幼楠说,水塘增加了城市暴雨时的雨水调节容量,以此减少街道淹没的面积和时间。
 
  然而,让古人想不到的是后人竟会填塘建房。
 
  “这几十年,我们天天呼吁保护水塘,可建国初哪里管这些东西啊?”赣州市一位文保专家说,“现在人更直接,都钻进钱眼里了,城里有地方还不开发卖房子?”
 
  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冯长春是最早意识到赣州水塘重要意义的人之一。1984年,在详细考察了赣州的水塘之后,他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试论水塘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利用途径——以赣州市为例》。当时,赣州城的水塘面积约0.6平方公里,占整个城市用地的4.3%。
 
  冯长春从赣州园艺场得到的资料显示,1958年该单位拥有400多亩水塘,到1981年初仅剩130余亩。市区其他几个公社所管理的水塘有很多被填平。
 
  一旦破坏了原有的排水系统,在城市排水上出现困境几乎是立竿见影的。冯长春了解到,靠近厚德路附近的水塘填掉后,盖起一幢五层住宅楼,致使周围地区排水无出路,附近的土坯房屋被水浸泡后倒塌。填掉赣江餐厅后面的水塘后,下大雨时,餐厅厨房内积水一尺多深,根本无法正常营业。
 
  在当年的那篇论文里,冯长春建议,今后应该坚决停止向水塘“进军”。同时,他建议将水塘与护城河连成水系。在冯长春看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远大于填塘建房。
 
  26年过去了,在听说“水塘只剩下两口,护城河早已被填平”之后,冯长春仍然觉得非常惋惜。当年北大师生历经数月为赣州作了一份规划,希望新城在外围发展,最终未被采纳。“城市没有水就失去了灵动和活力。”冯长春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塘被填平后,连接着它们的福寿沟也已经死了。
 
  现在,后来者只能通过荷包塘、蕻菜塘、清水塘这些残留的地名,去遥想当年那座被水环抱的江城了。
 
  如果“唱凯堤”有赣州城墙一半坚固也不至于决堤
 
  直到2007年之前,在赣州市城区的一些地方,也会出现积水淹没到汽车顶的景象。赣州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办公室主任王荣洪并不否认这一点。
 
  有同事问他,“是不是福寿沟不管用了”?对福寿沟如数家珍的王荣洪不同意,因为古老的福寿沟毕竟只能辐射到“宋城”那2.7平方公里。而被淹的地方大多是后建的新区。比如一条814大道,就是因为最初设计标准过低,改了几次,都没能改善内涝的问题。直到赣州市政府发布《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委托某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科研工作者,参照天气、人口密度、环境等诸多因素,才最终确定了排水管线等技术参数。王荣洪认为,如今赣州基本解决内涝问题得益于此。
 
  与古人倡导的因势利导不同,今人看上去更加崇尚用现代科学的力量去改造大自然。在赣州,古城门里装上了密封性更好的防洪铁门,新城区埋下了更粗的排水管,泵站里装配了马力更强劲的抽水机。即使没有水塘,也不过是多消耗点电就能把水送出去。
 
  不过,一位市政工作人员也感叹,“幸好八境台公园的那口蓄水塘还在。”今年的几场暴雨中,雨水总是先汇集到水塘,然后泵站才能直接从水塘里往江里抽水。“否则,根本来不及排水。”
 
  无论如何,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赣州的排水系统总算是合格的。
 
  6月26日那天,洪峰到达赣州,一位网名叫“好的很0303”的赣州市民,拿着相机在城墙上拍下了开头的一幕。他的镜头里既有3600多米长的宋代城墙,也有古城楼里放下的新式防水闸门。有人在后面跟帖问道:“这究竟是古代城市管理者的余荫,还是今人借助高科技的伟力?”
 
  “好的很0303”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经常看报道说,某城市被洪水侵袭,被水泡了,我想管理者在城市建设中也应该学习古人。”他质问道,“如果‘唱凯堤’有赣州城墙一半坚固也不至于决堤啊!”
 
  “那些地方官员为什么不能利用现在的科技条件建一些流芳千古的利民工程?”“好的很0303”写道。
 
  的确,赣州人不会忘记那位数百年前的城市管理者。他的铜像如今坐落在赣州城北的宋城公园,左边的石碑上刻着光绪年间勘测绘制的“福寿二沟图”。
 
  据史书记载,公元1087年,刘彝因为“善治水”,被召还京师任“都水丞”,这一职位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副部长。他还曾给后人留下一句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人据此评价,刘彝属于那种“不是光练嘴或纸上谈兵的实干派官员”。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