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贵州专员办探索构建“大数据”预算监管模式

作者: 发布于:2017-06-12 10:48:16 来源::贵州专员办

  探索构建“大数据”预算监管模式,是贵州专员办在信息化时代下提升财政预算监管服务水平,实施资金、对象和流程监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贵州专员办克服困难、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大数据”预算监管方法,已在城乡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民生资金监管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近三年来核减不合规申报,节约大量财政投入,并逐步向其他预算监管领域拓展。


  一、困则思变,积极探索新路。面对专员办工作转型后日益增加的预算监管工作量,以及干部人数趋减的现实,贵州专员办不等不靠,从转变监管思维入手,积极探索“大数据”预算监管新路。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办党组将“大数据”预算监管作为重点事项,授权业务二处牵头开展试点,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布置,为推动工作落实注入强大动力。二是明确工作思路,结合贵州实际,从城乡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民生资金入手,总结经验后再逐步拓展到其他领域。三是建立协调机制,与贵州省财政、人社、卫计、民政等部门建立厅(委、办)、处(室)、经办等多层次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共同保障“大数据”预算监管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培养人才队伍,集中青年业务小组力量,群策群力解决大数据监管中碰到的难题,同时向软件公司、地方高校等借力,向全办干部灌输大数据监管理念和基本操作方法。


  二、砥砺前行,努力破解难题。开展“大数据”预算监管工作,关键是解决预算监管数据“聚、通、用”问题。贵州专员办经过三年来的渐进式实践,总结出开展大数据预算监管的“七步法”,即“数据收集-数据清洗-分析比对-疑点整理-各地核实-意见反馈-结果确定”。一是通过日常监管调研,掌握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使用情况,结合预算监管需求,确定需提取的数据,协调部门提供,并逐步实现数据收集常态化,解决预算监管数据“聚”的问题,目前已收集各类监管数据500GB。二是厘清医保、低保、就业、扶贫等民生资金受助对象及相关数据间关联性,以身份证数据为桥梁,将各部门提供的分项数据进行整合和清洗,解决“通”的问题,目前已构建全省死亡人员数据“防火墙”,并定时更新,避免民生财政资金的无效投入。三是按照预算监管相关规定,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整理出疑点数据反馈各部门进行核实,将核实后的数据再次整理,确定问题数据后二次反馈各部门进行处理和整改,解决“用”的问题,目前正对每项民生资金的数据监管操作事项进行优化和固化,形成单独的数据预算监管指南。


  三、把握主动,逐步树立权威。贵州专员办秉承“与其被动买单,不如主动请客”的工作方法,强化责任担当和底线思维,坚持“监管、服务、调研”并重,利用“大数据”预算监管结果“倒逼”管理,逐步树立监管权威。一是促进信息共享,通过联合监管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协作会议,强化合作,发挥监管合力,共同促进民生数据交换共享和监管方法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保证提供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和一致性,避免产生不合理数据、造成财政资金浪费。二是推进制度建设,2016年12月,贵州省印发《贵州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方案》(黔府办发〔2016〕52号),明确要求实现信息共享,推动相关管理系统的业务协同,杜绝重复参保。此外,各部门还利用监管数据结果,有针对性地梳理业务经办流程,逐步推进管理资料规范化、电子化。三是夯实基础管理,各部门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相关民生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功能模块,确保业务留痕;通过进一步规范业务办理,不断提高身份证等核心标识的数据准确性和数据整体质量,对无身份人员增加识别代码,基本实现全员数据化。


  四、稳中求进,全力扩展应用。三年来,贵州专员办从最初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入手,到目前已稳步拓展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就业补助、教育、低保、扶贫等民生领域;监管成效也逐年扩大,从最初单纯剔除虚报冒领、核减资金,逐步展现为部门联合监管、制度完善、提前防范、精准投入。初步统计,自2015年以来,贵州专员办先后开展民生类资金数据监管3大类共7频次,核减不合规申报,节约大量财政投入。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