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撬动东北社会资本新力量
公私合营(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方式,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最终目标是达到比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其实,ppp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现阶段的大力推仅是“旧瓶装新酒”。改革开放至今,ppp在我国已经历了5个阶段和3波高潮。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1984-1993)。其中深圳沙角b电厂bot项目被认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bot项目。
第二阶段:小规模试点阶段(1994-2002)。国家计委选取了5个bot试点项目,其中来宾b电厂项目也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个ppp试点项目。
第三阶段:推广试点阶段(2003-2008)。第一个被官方广泛推广的ppp项目——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也于这一阶段诞生。
第四阶段:短暂停滞阶段(2009-2012)。
第五阶段:发展新阶段(2013年至今)。十八大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东北三省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及长子,近年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兄弟省市。自2013年7月李克强总理提出“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借此东风强劲续航。而各省市推进ppp进程的载体,均高瞻远瞩地指向了利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民生项目。
市政工程民生项目,诸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均有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生产效益增速稳定缓慢的特点。传统的信贷模式支撑不了新生事物的生长。
随着ppp模式的出现,项目资金难题迎刃而解。本着优势互补,各司其职,运营清晰,合作共赢的设计思路,基于项目收益持续且稳定的特征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共同构建项目主体,且根据项目需求设计出资架构,从而为前中后期融资需求分别匹配资金,即针对项目前中后期运行产生的资金需求,通过共同构建出资框架,逐步解决资金投入产出问题。
由此可见ppp模式必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东北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打造北方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泰诚大通(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融资业务上已经与银行、信托、基金子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建立起常态化合作关系,围绕高流动性、高价值标的资产收购、文化产业项目融资、政府平台企业融资等领域进行精耕细作。泰诚在ppp产业基金方面,目前已与多家大型国有建设施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以共同联合体的形式与各地方政府开展ppp业务及衍生的金融服务业务。涉猎关乎民生多条线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解决项目的融资需求,缓解财政压力,立足资本,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