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张燕生:政府对民生痛点的关注更加务实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做客2018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索炜)5日,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做客2018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在线解读当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张燕生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感受到,我国政府对民生痛点的关注越来越务实,涉及到老百姓的内容越来越多。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主持人: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百姓非常关注的还有民生方面的问题。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您从民生角度感受最深的又是哪些呢?
张燕生:我国中长期规划,如:“十三五”规划,是把民生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意味着说到就要做到。
最综合的民生指标就是居民收入的增长率应该等于或大于同期GDP增速。过去五年,GDP增速是7.1%,居民收入的增长率是7.4%。老百姓的收入增长高于GDP,也就是老百姓创造的新价值,更多的分给了老百姓,老百姓就有获得感。
老百姓普遍感受到过去五年中,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特别是农村家乡的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了。过去五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农村老百姓的获得感是比较强的。
从今天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政府对民生很重视。老百姓关心民生,更多的是关心就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预期性指标,包括农村转移人口进城作为城市常住人口的就业状况。一个人的就业问题往往关系到一家人的生计,李克强总理给出了过去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的具体数据。
除了就业以外,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最关心的一个是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能够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教育,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学龄前教育,也包括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基础教育等,这些在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除了教育以外,李克强总理也提到了医疗。我国正在一步步建立起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这个基本医疗体系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医药跨区域、跨阶层、跨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其他的三四线城市,老百姓所获得的基本医疗保障是均等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许多关系到老百姓的内容,包括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等。
对于这一届政府,我总的感觉是他们对老百姓,对民生的痛点的关注越来越务实。具体做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还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制度上更加完善和健全,要保障、改善民生,还是希望能够在体制方面发生变化。
第二个方面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如何确保“法定责任必须为”。李克强总理讲的“放、管、服”,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政府的公共服务,这三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进步。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篇:第38期研修班在乌鲁木齐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