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路在何方之下篇:两种模式可尝试

作者:黎娴 万玉涛 张斌伟 发布于:2015-06-30 13:49:22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定位是构建综合交易服务体系,主要是为各方交易主体和职能监管部门提供必要场所、电子化交易信息系统、交易制度规则、运行管理等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约有集中的公共交易市场120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各类单项交易市场近3000个。


  构建平台,立足于现有资源去高效整合是最佳路径选择。这一点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整合建立"四个字可以得到最好的诠释。


  做到高效整合,自然要立足相对优质的资源。通过以上分析,集中采购机构无疑是构建公共资源平台可以立足的优质资源。


  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新事物,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难以实现以集中采购机构为主导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地方,也可以尝试集中采购机构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并存的路径选择。


  鉴于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超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转让的交易方向不同,一个遵循低价原则,一个追求高价转让,机构分设有利于专业化水平提升和发展,再加上担负的职能不同,分设政府采购中心(把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纳入其中,这在国际上是通行做法)和公共资源转让中心(把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纳入其中)两个平台,也是可行的路径选择。


  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四大观点


  观点1:经过十多年的规范运作,各级政府采购中心的硬件设施领先于其他交易平台--建设有专门的开标评标场所,监控设备齐全,操作手段从手工升级到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借助各级政府采购中心现有的设施和硬件,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事半功倍。特别是目前正在开发的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可以实现全国联网、统一管理,通过一定的技术改造就能升级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观点2:历经十多年发展,各级政府采购中心都建立起分工细致、责任明确、联系紧密、相互制衡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按照监督与执行工作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来规范相关人员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以各级政府采购中心为主导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其"四段式"操作流程、各环节环环相扣和分工制衡的先进运行机制、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规范开展。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