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质量监控提升后勤装备质量
编者按 我军后勤装备建设近年来发展迅猛,后勤保障能力得到显着提高。为继续做好后勤装备的研发、改型及生产工作,突破制约后勤装备发展的质量"瓶颈",实现后勤装备建设实现跨跃式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后勤装备质量管理研究,探索提高后勤装备质量的有效途径,实现后勤装备全程质量监控。这既是加快后勤装备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目前后勤装备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建立全程质量监控的构想,从总部、科研单位、采购机构、使用部队四个方面探讨了各自在装备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落实总部机关监管作用
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是指按照装备建设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起对装备设计、研制、生产、维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一系列质量标准、规范、程序以及配套的质量管理制度。
该体系的建立应立足现行体制编制,遵循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平等合作、协调一致、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装备的全过程、全要素处于管控状态。
后勤装备质量管理工作,由总后勤部归口负责,实行总部与科研单位、采购机构、使用部队二级管理体制。
总部后勤装备管理部门及各事业部门处于体系管理层,全面负责装备质量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包括六方面的职能。
一是制定装备质量目标和方针政策。编制《后勤装备质量监控管理办法》,明确总部管理部门、事业部门、相关科研单位、采购机构、使用部队的职责、任务。建立健全后勤装备全程监控的法规、制度,明确装备质量标准、监管程序及相关制度,规范质量监控行为。
二是指导科研单位、采购机构、使用部队做好装备质量监控工作,充实完善使用部队后勤装备编制。
三是协调体系实施层各机构间的关系。在科研单位、采购机构、使用部队间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关系,在任务分配上统筹安排,注重装备科研与采购工作间的协调性、连续性。
四是对全程质量监控体系进行评审、考核。建立考评制度,定期分析体系的完整性与有效性,检查体系的运转绩效。
五是建立专业人才培训机制。建立形式多样、途径广泛、方法灵活的人才培训机制,如在院校、科研单位、采购机构、使用部队间建立起长效合作关系,将采购机构、使用部队作为院校的实践基地,将院校、科研单位作为采购机构、使用部队的培训基地。
六是接受、处理装备重大质量问题。从质量标准上界定质量问题的等级,明确各类质量问题的处理权限及处理程序。
体现科研单位基础作用
设计质量是装备质量的基础,其质量监控信息是其他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必须予以重视。科研单位的职能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审查装备设计方案。新装备研发要充分调研论证,合理确定质量目标,制定设计、试验规范,严格审定设计方案。设计以满足部队需求为宜,防止标准过高造成资源浪费。
二是负责样车试制过程质量监控。样车承制单位应纳入供应商库统一管理,科研单位应从供应商库选取样车承制单位。在样车试制期间,科研单位应派员驻厂实施质量监控,保证制造质量符合研制设计任务书要求。
三是负责定型试验过程质量监控。严格制定装备定型试验条件,设计人员要全程参与各项定型试验,确保试验结论真实可靠。
四是制定产品规范。产品规范是装备生产制造与技术验收的标准,科研单位须认真编制并报审,评审委员会可邀请采购机构相关人员参加。产品规范要对装备主要原材料、关键配套件进行统型,对出厂检验项目作出明确要求,并就检验方法、检验设备予以描述,为下一阶段的质量监控工作奠定基础。
发挥采购机构主导作用
采购、生产阶段是装备质量形成的关键性阶段,涉及原材料、外协(购)件、工艺水平等诸多质量要素,是全程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采购机构既是科研单位与承制单位的纽带,也是使用部队与承制单位的纽带。在全程质量监控体系中,采购机构职能设计上要注重前伸后延,有利于发挥其主导作用。采购机构的职能相对较多。
一是健全质量监控制度。从采购机构层面上,建立全面的质量标准、规范、程序以及配套的质量管理制度,如驻厂监控制度、质量问题处理程序、生产过程检验标准、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等。
二是参与样车试制、定型试验以及装备定型评审。
三是负责供应商库管理。从装备设计、样车试制、装备采购到使用维修,所有装备承制供应商、配套设备供应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都应纳入供应商库统一管理,并协助科研单位从供应商库选定样车承制单位及配套设备供应商。
四是参与招标文件货物技术部分的编写。
五是实施检验验收,即生产过程的监督检验和成品出厂检验验收。抓好关键质量要素的监控,如原材料、外协(购)件、自制零部件、关键(重要)工序、特种工艺、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等,保证各项检验记录的可追溯性。
六是负责技术培训。建立技术培训考核制度,加强培训质量监控,为部队输送高素质的装备使用管理专业人才。
七是收集部队质量反馈信息。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协助部队完成装备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对使用部队进行巡访。
八是负责装备质量信息管理。在采购信息网中建立质量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总部机关、科研单位、采购单位、承制单位、使用部队间的信息畅通。
九是建立质量管理激励机制。把装备质量与供应商准入、供应商年检、承制单位选定、采购价格挂钩,加强承制单位间的质量竞争,促进装备质量的提升。
强化使用部队管理作用
部分后勤装备在使用或保管过程中,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变化,对装备质量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使用部队做好后勤装备质量监控是装备管理的主要任务,使用部队在全程质量监控中的职能不可或缺。
一是及时准确掌握装备的技术状况。建立质量监控管理制度,掌握装备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分析影响技术状况的因素,合理确定监控时机和内容,规范装备监测活动。
二是健全后勤装备编制。目前,部分后勤装备编制没有落实,无专人管理,缺少库房和维修经费,要尽快健全编制,实行岗位责任制,装备管理责任到人。
三是建立保养维修制度。制定保养维修标准,规范后勤装备保养维修时机和内容,确定每日、每周、每月维护维修和每年检测监控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延缓装备质量下降的速度或恢复其质量特性,保持装备的完好率。
四是建立装备定期轮换制。确保战略、战役储备的后勤装备定期轮换,以两至三年一个周期为宜。
五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结合后勤装备质量技术状况,适时或定期向承制单位以及采购机构反馈后勤装备质量信息。
六是健全后勤装备质量档案。建立一物一档,记录装备的基本情况和使用、保养、故障及维修等情况;七是组织岗位培训。适时对后勤装备管理人员、操作手、驾驶员等进行集中培训,提高爱装管装以及正确用装备的能力素质,建立起稳定的后勤装备管理、使用人才队伍。
防止职能交叉权责不清
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不能有悖于现行的法规制度。后勤装备质量监督工作开展了几十年,已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应该认识到生产全程监控体系的建立是对整个质量监督系统的补充和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
后勤装备不同于普通民用产品,其研制开发到定型经过了反复论证与试验,执行了严格的装备定型审批程序,一旦定型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工艺要求等都具有权威性,变更必须履行审批程序,在设计技术改进程序上,要考虑相关法规,防止越权处置。因此,建立生产全程监控体系要求严格遵循与之相关联的法规制度,做好总体设计,完成好本系统与其它系统间的友好对接,避免冲突。
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要与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的监督对象是各种程序、方法、条件、人员、过程、记录、装备等实体,实质就是监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它的任务是对装备进行连续的监视、验证和控制,发现偏离管理标准或技术标准的问题,及时反馈,以便采取纠正措施,从而使各项质量活动和装备质量均符合规定的要求。实施装备过程质量控制就必须建立与目前的管理体系相适应的全程监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有效运作和控制这些过程的准则及方法,否则监控就成了空谈,是无的放矢。
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要防止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管理职责是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的一大整体要素,需要正确把握管理职责与上级赋予的职责的关系,防止出现"脱节"现象。在管理职责设计上,如果职责不清或职能交叉必然造成质量监控体系低效运转,甚至做无用功。
管理职责实施是通过组织机构的运作来实现的,因此管理职责的设计分配要通过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把上级赋予的各级职责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划分最高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有效分配控制职责和权限,防止出现职能交叉或职责不清,造成质量责任无法落实,装备质量难以保证。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