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机关采购中心高志刚:眼睛向内 反思操作机制
在政府采购电器论坛上,当某些集采机构在抱怨制度缺失、预算缺失、标准缺失、计划性不强之时,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综合处处长高志刚强调的是“眼睛向内”,他建议集采机构应该转变思路,反思自身,多从实际工作中找出切实改进工作的方法。
目前,多数省市都对电器的协议供货价格进行了动态管理,但基本上都是要求入围供应商根据市场变化来更改协议供货价格,一些不诚信的供应商不按要求及时更新产品价格,使协议供货价格背离市场变成了可能。
高志刚认为,这样一种制度设计常常使采购中心陷入被动。这就需要集采机构同时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与“惩罚机制”,双管其下,才能使协议供货回归实施的初衷,解决协议供货出现的价格高问题。他认为,集采机构充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对需求量较大的入围机型安排经常性的网上竞价,就是主动发现价格的有效方式。委托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也不失为一种途径。
不少预算单位在采购过程中存在着求精、求全、求洋的倾向,尽量花光预算资金,片面追求高标准配置,并且缺乏计划性,采购中心只能来一单做一单。高志刚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产品采购配置标准的缺失。采购中心完全可以组织采购人、有关专家和供应商,建立科学专业的采购配置“参照”标准,定期更新,引导用户采购,同时也为实施化零为整集中打包采购创造了条件。总之,采购中心不能“等、靠、要”,指望外部环境的改善是没有出路的,要想方设法将被动的工作化为主动,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和价格优势才能得以显现,这也是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目前存在的协议供货的功能被无限放大的现象,高志刚也表示了担忧。他认为,只能局限在零星、小批量且急需的采购,才可以执行协议供货;否则,应当委托采购中心实施批量招标采购,还协议供货本来面目,同时也还政府集中采购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