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色交通”破解大城市出行难题
新华网广州9月8日电(记者赵东辉、叶前)早高峰时段,同在广州中心城区的天河路上,快速公交通道上的公交车嗖嗖地从私家车旁“划过”,令人羡慕。
要让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就要有舒适便捷的乘坐体验。广州的公交出行率高达62%,在这座大都市里,人们正在实现有尊严地公交出行。
公交优先 城市有限空间里做“道场”
对于在广州城区西边的越秀区工作而住在东边天河区的肖天来说,BRT就是一辆“时间快车”:以前,这15公里路可谓“山长水远”,至少换乘一次,单程一个半小时,拥堵时两小时以上。如今,时间缩短到50分钟。
像他这样的上班族,每天多达几十万人。“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感觉公交比自己开车还方便,有的人就是有车也不开。”他说。
广州BRT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源子君说,目前BRT日均客流量逾80万人次,占广州公交全部运力的1/9,平均时速24公里,比开通前提速80%。
不止BRT,广州城区的公交专用道已近400公里,覆盖约400条公交线路,沿线公交站点1200多个。
“建设大规模的公交专用道,使公交出行效率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广州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处长苏奎说。
地铁是分流地面人群的“抽水机”。据介绍,广州地铁里程超260公里,日均客运量约650万人次,每公里客运量居全国前列。到2017年,里程将翻番。
据交通部门统计,到2014年底,广州公交系统日出行1700万人次,公交出行率为62%,居大城市第一位。根据规划,到2017年,公交出行率将提高到70%,实现“公交都市”的目标。
精细化的管理“挤”出通行效率。如针对个别站点上客特别集中、等三四趟车未必能上车的情况,采取“灵活线路+摆渡线”的混合运营模式,防止人流过度拥挤;在城区辟出潮汐车道,结合上下班人群流向的规律,尽可能增加道路界面流量;对道路开挖实施统一管理和规划,减少人为制造的拥堵。
优先还得优质 实现“有尊严地出行”
“优先还得优质,只有提高出行的舒适度,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目标是实现‘有尊严地公交出行’。”广州市交委主任陈小钢说。
夏季的公交候车环境一直为人诟病。记者在广州BRT体育中心车站候车时感到阵阵凉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站采取喷雾风扇降温,解决了开放空间中空调使用效果差又不环保的难题。
站台的液晶屏上,显示着过站每一条线路的车辆的位置和到站时间,以便乘客选择最优乘车方案,尽可能减少等候时间。
一款名为“行讯通”的APP用户已超400万。广州市交委宣传处处长林驰说,等待的公交车距离多远、路上堵不堵、约出租车,这些都可以在指尖上实现。
记者在广卫路和汇侨新城公交车站看到,每每总排着好几米长的队伍,一路车一条队。在昌岗和公园前地铁站,乘客按照屏蔽门外的箭头指示排队。记者多次乘车基本看不到老人和孕妇在车厢站着。
司机黎远华说,排队和让座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习惯。当乘客能清楚知道下一趟车的等待时间,知道人流量大时会有特殊调度,也就不着急抢上抢下。
“您好,欢迎乘坐”“下车请慢走,注意安全”这是527路公交车司机米志锋每天要重复无数次的简单问候。他说,公司每月进行“微笑之星”“服务之星”评选,虽然开车辛苦,但简单的言语和微笑能给乘客带去友善,自己也心安理得。
今年刚刚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广州二汽公司党委书记祁慧说,微笑服务其实很朴实,就是要做到用“心”服务,即便有点堵,心情也会好一点。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优质舒适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公共交通服务,是广州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说。
公交服务产品成为“城市景观”
广州的公交优先正在沉淀出独特的“公交文化”,许多公交产品和服务成为一道道“城市景观”。
与很多地方采用大块玻璃和钢材装饰天桥不同,广州的人行天桥可称之为“花桥”。据广州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城区的天桥都采用盆栽的勒杜鹃等花草装饰两侧,开花时就如同一道道彩虹。
位于广州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附近的一个小酒吧已成为城中文艺青年的好去处。门口挂着一块老的公交线路牌,写着“22路”和每一个站名。走进酒吧,一扇老公交车后门用作了洗手间的门,室内营造一种在公交车上品酒、喝咖啡的氛围。
从外地来广州旅游和商务活动的人们在登上广州地标——广州塔时,多半会被塔底沿江而建的有轨电车所吸引。这条7。7公里长的有轨电车承担了旅游观光和城市景观的角色,电车两侧和顶部全透明,置身其中可尽览珠江两岸景观,还可停下来探秘珠江啤酒的历史,在江边小酌一杯,尽享珠江风韵。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说,建设市民满意的公交出行体系事关民生大计,要着力把公共交通打造成公共服务的示范产品,让广大群众拥有城市发展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