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三峡等水电开发:公众认知须走出“生态愚昧”误区

保护环境≠人类什么也不做

作者: 发布于:2016-10-31 11:57: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000.jpg

三峡大坝


  提起“三峡大坝”,与“三峡的危害”相关的内容林林总总,如“三峡大坝与‘5·12’地震和天气异常的关系之真相”等标题令人触目惊心。


  “实际上,由于真正的有效信息传播不通畅,致使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我国水电开发,在公众认知上被严重误导。”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6学术年会上,多位业界专家和学者在“水库大坝与公共认知论坛”中,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和解答,以廓清我国公众对水电开发存在的认知误区。


  “除害兴利”是水库大坝永恒的主题


  浙江省水利厅治水办主任朱法君表示,之所以有人对水库大坝建设提出质疑,甚至误读、误判,顾虑不只来源于一个方面。


  公众的担心在于修建水库大坝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大坝拦截了河流,形成两个高差“世界”,对水生物特别是洄游鱼类的生长繁衍产生影响;部分工程引走较大水量,对下游生态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一些工程可能形成脱水段,影响风景旅游、航运……还有可能出现的垮坝、滑坡、触发地震,以及淹没土地、移民等问题。


  其实,这些顾虑正是水库大坝工程在建设、管理和运行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需要认真对待、逐一解决,但不可无限夸大。”朱法君说。


  “除害、兴利”是水利永恒的主题,水库大坝最重要的生态作用就是调控水资源,变水害为水利。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解释说,能够抵御洪水和防止干旱的水库大坝,恰恰对生态环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洪灾是巨大的生态灾难。同样肆虐的还有干旱。


  而筑坝建库,拦蓄洪水,则从时、空两个纬度调节了径流。不仅可以长期维持河道的水面深度,避免两岸受到河水反复侵蚀,水库电站又能带走水的动能,避免河水对两岸的切割,使得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殖、旅游成为可能。


  以三峡工程为例:2003年~2015年,累计拦洪38次,其中55000m3/s及以上洪水达9次。其输送的电能使全国一半人口受益,发电总量相当于替代燃烧5.3亿吨原煤,减少排放10.7亿吨CO2、1069万吨SO2、10.7万吨CO、395万吨氮氧化合物及大量废水、废渣。


  专家指出,水库大坝建设旨在“以生态保护为目标,实施科学合理调度、修复河流生态、维护河流健康”,而水电开发是要造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兼得的生态工程,达到对我国江河的保护。


  水电开发的本质是提取和利用能量


  水电开发是否会加重地质灾害?张博庭表示,关键在于所建设的水电工程能否“消能”。水电站建成后的蓄水初期,常常会发生地质灾害增多的现象,这使很多人简单认为水电工程一定会增加地质灾害,“但事实并非如此”。


  大坝建设中,危险的滑坡体会被人工排除,或接受护坡处理,使之更加稳定。但这时的工程措施无法解决所有的地质灾害,在进入蓄水期后,还会有一个过程,使很多潜在的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短期内得以集中释放。


  “这是一个必然的新库岸再造期,是把未来若干年内遭遇暴雨、地震可能引发的随机滑坡,都提前引发出来的‘免疫’过程。”张博庭说。


  清华大学的一项地质减灾调研表明:河流沿岸的地质灾害都与河水能量巨大、不断深切河谷有关。而水电开发的本质就是提取和利用能量,有利于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因暴雨引发特大山洪,铺天而来的泥石流将所到之处夷为平地,千余人遇难。其后,有报道指出是小水电的建设干扰和破坏了当地环境,引发灾害。


  “科学合理的水电建设不仅不会造成地质灾害,还会减少其发生。”张博庭说,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恰是由于当地三眼峪一带用于治理泥石流的拦挡坝发生了问题:只能拦挡泥石流,而不能消能——致使拦挡坝在暴雨中突然垮塌,极大增加了泥石流的强度。


  在距离事发地几十公里的另一处山沟,是清华大学利用消能原理治理泥石流的试验基地。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气象条件下,这里的泥石流被消能措施完全控制住了。


  能够为这一理论提供有力佐证的,还有“5·12”汶川地震后的四川文家沟地质灾害治理。2008年地震后,因强降雨对地震滑坡堆积体的渗透侵蚀,文家沟先后发生多次泥石流灾害。刚开始的治理,采用了结构“消能”原理对能量进行化解,取得很好的效果——2009年,降雨量远远超过2008年,当地没有泥石流发生。


  消能结构在后续治理中被拆除,改由常规做法建成拦挡坝。2010年,在降雨量远不如2009年的情况下,刚刚建成的工程被全部摧毁,村庄被淹、桥梁被冲垮,10余人死亡或失踪。


  2011年,再次增加投资进行彻底治理。这一次,采用顶部平台、隧洞引水,以拦坝和引流的方式相结合,张博庭说,“又回到了类似水电开发的方式治理泥石流,其原理即是水电站建设采用的结构消能,灾害得以完全治理”。


  公众认知亟须走出“生态愚昧”误区


  “水库大坝的建设,确实可能在短期内对某些生态环境,比如鱼类的洄游产生不利影响,但相对洪涝和特大干旱灾害来说,其生态保障作用更大、更重要。”有专家透露,根据近期监测,已有洄游类鱼类在三峡大坝下方形成新的产卵地。


  “实质上,水库大坝本身就是生态工程,发达国家的良好生态环境正是得益于水电水利的充分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表示:建有水电站的水库大坝,不仅能够发电,其减排作用远大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的总合,同时,其对河水能量的消减,对保障水库大坝安全、地质减灾等方面功不可没。


  “水库的蓄水能力和水电的开发程度,代表人类对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矛盾的控制能力。”王亦楠说,这种“开发”是“储备”水资源,而不是“消耗和使用”。


  近年来,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一再呼吁“水电开发对世界可持续发展有不可替代作用”,欧美国家也并没有进入“拆坝时代”,反而在不断巩固、加强大坝的建设。王亦楠透露,在已有100多年建坝历史的美国,拥有8万余座大坝、2500个水电工程。2002年~2012年,美国拆掉400多座小型水坝,但90%以上都是年代已久、丧失功能的废弃坝。拆除废弃坝的同时,美国还在不断兴建新坝,数量远高于同期被拆除的大坝。


  在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且耕地、人口和GDP均占全国的1/3左右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水资源却只有全国的7%。水资源短缺、洪旱灾害频发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作为长期从事中国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专家,王亦楠提出,目前,“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已成全社会共识,但建设生态文明,亟须公众认知走出“生态愚昧”的误区。


  目前在国内,在认识、评价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上,存在着“生态愚昧”问题。她指出,“生态文明”的对立面不只是“生态野蛮”——不计环境后果、只顾眼前利益的掠夺性开发,还有“生态愚昧”——将人和自然完全对立、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人类什么也别做”。


  “从保障水安全、能源转型升级、治理环境污染、缓解减排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角度而言,大力发展水电水利工程都是‘不容耽搁’。”王亦楠表示。(记者 孙海华)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