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创新政府公共服务

徐州为群众“打包”送实惠

作者: 发布于:2015-09-09 16:24:04 来源:新华网

  日前,由徐州市泉山区先期打造的5家示范性“惠民小屋”启用,标志着此项民生工程拉开了新一轮序幕。


  开在各个小区的“惠民小屋”面积不大,但承载的实惠却沉甸甸。每个小屋,都拥有“打包”送服务的权利。政府部门的18项惠民、便民措施,和银行、家电、地产等企业的惠民项目融合而成的“惠民包”,让百姓办事不跑腿,在家门口就能搞定。


  “让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的便利,零距离,不跑腿,无障碍。”泉山区委书记赵兴友说,“惠民小屋”补齐了政府公共服务“短板”,是提升小区服务水平的应时之举、创新之策。现代快报记者 李伟豪 文/摄


  在“民生泉山”建设中,我们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安居”方能“乐业”,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位,是居民“安居”的最终归宿,将小区管理好,将居民服务好,是改善民生的落脚点和突破点。


  ——徐州泉山区委书记赵兴友


  “打包”的服务


  昨天,在泉山区段南新村7号楼附近,一座崭新的小屋开门迎客。这座几十平方米的房子里,除了配有电动车、手推车、残疾人小轮椅等交通工具外,还有图书展柜及一排摆放整齐的雨伞,居民随时可以来使用这些工具,查阅图书。


  这里是一处“惠民小屋”,是泉山区创新的民生服务项目试点之一。小屋最引人关注的不是这些工具和图书,而是它拥有的送服务的便利,可以将18项惠民、便民措施一起“打包”,让百姓办事不跑腿。


  这18项惠民、便民措施,涵盖了就业信息、家庭病床、文体娱乐、创业贷款、教育资源、落户手续、图书阅览等各种事项,涉及居民群众衣、食、住、行、医各个方面,针对性强,内容具体,操作简便。


  在段庄街道纺西社区党委书记王莹看来,泉山这次举全区之力打造的“惠民小屋”工程,相当于把一个个“小社区”送到了居民家门口,畅通政务便民服务“最后1公里”至“最后1米”。


  “以前有事还得往社区跑,如今服务送到了家门口。”王莹说,虽然“惠民小屋”还不能完全承载社区的功能,但可以做到:日常服务不出小区,复杂手续全程协办,甚至可以主动上门服务。


  “连跑腿都不用了,政府想得还真周到!” 家住段南新村的80岁老人叶明坤,在“惠民小屋”建设期间,就帮着张罗协调选址地点,“就在家门口,多方便。”


  在“惠民小屋”建设上,政府并不是在单兵作战。在“政府主导、街道办事处主体实施、社会参与”的原则下,银行、家电、地产等企业纷纷参与进来,各自推出实实在在的惠民项目,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融合打包,让“惠民包”愈加庞大。


  针对“惠民包”发放,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徐州分行推出,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实行购房贷款利率88折优惠;而苏宁云商也表态,家电在线上线下最低零售价的基础上,再享受5%的优惠。


  此外,各家地产企业也积极给出惠民措施:购房在享受原来各项优惠条件的基础上,再送“5000元家电优惠大礼包”。雨润农产品集团副总裁、徐州项目指挥长杨军表示,他们还将针对居民提供大约1000个就业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惠民包”中一项针对新建在建小区的措施,还解决了以往购房者“人户分离”造成的上学难问题。新建小区有配套学校的,业主子女凭购房合同和购房发票就可到6所品牌小学领办的公办学校就近就读;新建小区没有配套学校的,业主子女凭购房合同和购房发票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安排的公办小学就读,享受政府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


  泉山在变,泉山市民的生活在变。泉山区是徐州市的商贸服务区、风景旅游区、教育科研产业基地和城市生活区,近年来,其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新技术、楼宇经济等现代产业不断壮大。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委区政府谨记改善民生的重大责任,将“民生泉山”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去年以来,泉山累计投入11.3亿元,大力实施“五项惠民计划”和“5+10”民生幸福工程,仅老旧小区改造一项,就投入1亿元,基本实现了整治改造全覆盖。


  “点对点”就业服务、邻里文化节、家庭病床平价服务、散居楼平安技防、老小区综合整治等一批叫响徐州的民生工作品牌,都是泉山区打造的。在“民生泉山”的建设上,泉山人务实推进、善做善成。


  “在‘民生泉山’的建设中,我们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泉山区委书记赵兴友认为,“安居”方能“乐业”,而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位,是居民“安居”的最终归宿,将小区管理好,将居民服务好,是改善民生的落脚点和突破点。


  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很多小区存在“两硬两软”的问题,即老旧小区硬件设施不过硬、小区内违规行为处罚不够硬,对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管理监督失之于软、政府公共服务“软措施”还不到位。


  针对前三个问题,泉山区通过老小区改造、城管长效机制建设、完善大党委制下“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等,有效破解了难题。而建设“惠民小屋”、发放“惠民包”,正是解决最后一个问题——补齐小区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小区服务水平的应时之举、创新之策。


  “‘惠民小屋’的物理载体,加上18项惠民服务的具体化、清单化措施,有助于消除社区管理服务盲点,推动社区服务与居民家庭‘点对点’对接,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连通小区‘最后一米’。”在泉山区委副书记薛永看来,“惠民小屋”、“惠民包”注重补强遗漏点和不足点,在细微处突出惠民服务的“个性化”,是民生的一次深化创新。


  泉山区一共有515个小区。此次“惠民小屋”建设和“惠民包”的发放,主要针对成熟小区、老旧小区和新建在建小区。


  按照既定的目标,2015年,在部分新建在建小区建设“惠民小屋”发放“惠民包”;根据实际条件,在部分离社区服务站较远的成熟小区和老旧小区建设“惠民小屋”发放“惠民包”;在已设立社区服务站的居民小区,增设“惠民专柜”,为小区居民提供惠民便民增值服务。


  为了推进“惠民小屋”的建设,泉山区还专门成了领导小组,区委书记赵兴友任第一组长,区相关部门和各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为“惠民小屋”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每个“惠民小屋”配备专职人员及社区兼职人员。这些人员,全都要进行上岗前的强化培训,而“惠民小屋”工作人员工资、设施设备配置经费、办公经费等,由区、街道两级财力承担。


  在昨天的“惠民小屋”建设暨“惠民包”发放启动仪式上,泉山区委区政府郑重承诺,“所有政府服务事项都将全面落实到位,‘一站式’管理消除一切‘人为’障碍,以惠民措施推进干部作风的改进,以惠民服务的成效赢得群众的信赖。”


  分析人士认为,泉山区此前密集的民生措施,加上“惠民小屋”的创新之策,最终要完成“安居、宜居、乐居”的管理服务新标杆,不仅能让居民真切感受到落地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还能对区域经济起到积极有效的拉动作用。


  历经蝶变的泉山将更加从容前行。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