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内蒙古昆都仑区群众“点菜” 政府埋单

作者: 发布于:2015-08-28 16:11:12 来源:内蒙古日报

  
  8月27日一大早,包头市昆都仑区黄河西路街道友谊19号三社区8栋的尚爷爷来到社区的“人民调解超市”道谢。80多岁的尚爷爷本就睡眠不好,可楼上房屋被一家饭店租给服务员住。十几个服务员下班晚,回来动静大,弄得尚爷爷整晚睡不着觉。社区“人民调解超市”的工作人员多次找饭店老板协调,双方最终签订了“再扰民,将不准在社区租房”的协议。


  友谊19号三社区是个老旧小区,居委会主任赵晓丽曾经很苦恼:5408户、1万多人,基础设施差,困难群体多,老人多,矛盾多,光靠办事处和居委会很难满足需要。“如今,各类社会组织进社区,让问题迎刃而解。”赵晓丽感叹道。在“人民调解超市”,记者看到,20多名来自司法战线调解员的照片和特长被公布出来,居民可根据自己意愿挑选。资料显示,该“超市”去年调解矛盾83起,成功率100%。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昆都仑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张利军认为,政府购买服务,没有增加人力、物力,而社会组织的承接,使公共服务更加专业化,群众的满意度更高。


  继2014年被评为“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地区”和“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后,这一创新之举标志着昆都仑区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又迈出新步伐。


  现在,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心理卫生服务队、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敲门唠嗑服务队、和事老协会等社会组织提供的各种服务遍布各社区,深深融入百姓生活。前进街道办事处主任纪杰深有感触:“社会组织把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负责起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回归了本位,可以全心全意地做好分内事。”


  2013年,该区在自治区率先实施注册登记与备案登记双轨制: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可直接申请登记,无须经过审批;活跃在社区或农村的暂不具备法人条件的“草根组织”全部纳入备案管理范畴。昆都仑区政协副主席、民政局局长李长茂说,低门槛、零门槛政策让很多公益慈善社会组织获得“名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该区社会组织就由137家增长到514家,这意味着该区每万人就拥有社会组织近7家。


  在改革中,该区形成两级登记、三级联动、分层培养的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机制。区、街道两级登记更为便捷;区级孵化园、街道级服务中心、社区级促进会分层联动,提供了孵化培育、能力建设、信息交流、政策咨询和项目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而区级孵化园重点培养骨干类公共服务组织,社区促进会则重点发展矛盾化解、家庭服务、精神慰藉、老专家服务、社区文体类5类社会组织,依托社区就近服务。


  2014年,该区在自治区率先投入100万元购买社会组织的7项服务,涉及银龄虚拟养老院、社区卫生整治、社区老年群体能力评估和需求调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等,都是事关民生、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项目。


  政府花钱购买,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昆都仑区逐渐形成了“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新模式——根据公共服务需求,利用现有社会组织及服务平台,嫁接社会治理各方面,使政府管理、服务更加精准、更加智慧,百姓生活更加便利。


  如今,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文化惠民活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在昆都仑区已具雏形。7月30日上午,白云路街道第一社区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演出进行得十分热闹。56岁的乌兰,一首《乳香飘》震撼全场。乌兰说,从小喜欢唱歌却没机会接受专业训练,现在每周都跟着来社区辅导的专业老师学习。该区政府购买的“社区城乡文化宣传”项目带动社会组织+文化惠民活动,将以往集中展演化整为零送到群众身边,全年开展了近230场次文化体育活动,培养文体队伍239支,志愿者900多人。


  在昆都仑区,就业培训、法律援助、残疾人服务、物业管理、青少年心理、婚姻家庭等公共服务项目,逐步“上架”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并通过“社会组织+”的新模式,激发着社会组织的活力,为百姓提供着越来越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到今年末,力争实现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20家,全区拥有社会组织上千家。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