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福州经验”

作者: 发布于:2018-08-08 15:49:25 来源:海峡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应当既浑然一体,又千姿百态,在相同标准上绽放出各自的别样姿态。


  作为福建省省会,福州既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又是国家级新区;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与福建自贸区核心区域。


  2015年8月,福州市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同年12月,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在福州调研时表示,群众的文化一定要按照群众的兴趣喜好来办。福州有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希望多做探索,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福州正是按照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以“福州特色、全国领先、东部示范”为总目标,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立足本土、开拓创新、联动协同、利民惠民的公共文化发展之路。在政策引导和典型示范上,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并举,探寻公共文化建设法制化的福州实践、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化的福州经验、共建共享全民化的福州路径、文化资源转换本土化的福州样本、五级联动协同化的福州模式,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顶层设计格局,完善了五级公共文化网络覆盖,丰富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形式,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强了公共文化队伍建设。


  以法制化引领公共文化建设的福州实践


  福州山海相连、城乡并存,公共文化均等化任务繁重、供需矛盾突出,各地认识不一。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正值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文化法律出台前后,这让创建工作有了法律依据。福州紧抓这一有利时机,不断完善组织、加大投入、建设队伍、出台政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


  强化文化法制理念 统一思想认识


  为解决创建之初各地对公共文化重视程度不同、思路不明晰等问题,福州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为契机,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邀请公共文化领域专家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文化法制培训、交流考察等,明确政府公共文化法律责任;针对各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发整改清单,督促限期整改。经过一番学习,全市上下统一了思想,凝心聚力,推进创建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福州将公共文化纳入建设新福州的整体布局,组建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县市同步参照成立,层层传导,统筹推进。创建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128次涉及文化有关议题的会议,包括十多次创建示范区的推进会和协调会等。此外,福州还制定了《福州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5—2017)》和《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逐层带动、相互联动、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


  完善财政保障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福州逐步完善了文化投入财政保障体系。2016年,全市财政拨付“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15.3亿元,2017年拨付17.7亿元,增幅15.72%,人均经费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市、县政府按照公共文化保障法要求,根据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对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经费予以保障。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福州还探索公共文化开支规范化管理。2016年,闽侯县出台《闽侯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从专项资金的性质用途、使用范围、拨付办法、监督管理等8个方面14项进行明确规定,快速补齐了乡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关键短板,完成达标提升任务。这一做法迅速在福州推广开来,收效明显。


  与此同时,福州还完善了文化人才队伍保障体系。通过引进、招聘、调剂、培训等方式配齐配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鼓楼区率先在十个街镇实施“1+1+2”基层文化管理模式,即每个街镇均指定1名分管领导,配备1名专职文化站长、2名文化专员。2016年4月,鼓楼区文化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区财政保障的编制外文化馆、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22名。尝到甜头后,鼓楼区又将这一做法延伸到社区,招聘了68名社区文化专干,每个社区分配1名。有人才队伍做保障,文化站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


  随后,台江区、仓山区、闽侯县等各区县纷纷效仿,有效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短缺问题。目前全市各区县已落实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名、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名管理员。与创建之初相比,各县区的乡镇(街)文化管理人员从442人增至579人,达标率100%;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从2219人增至2538人,达标率100%。同时还加强文化队伍培训,3年多来,全市3000多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均已接受15次以上市、县两级组织的业务培训。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在法制理念推动下,福州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公共文化资源。目前福州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14家、文化馆(群艺馆)13家、博物馆34家、电影院59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家,实现全覆盖,村(社区)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310家,占全市总数的91.02%。


  利用公共文化资源,福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仅2017年,全市开展各种演出活动1000余场、展览活动400余场,受益群众达上百万人次。福州还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政府购买公益演出886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74万场,戏曲进乡村演出1万场以上;广泛开展流动服务,拥有流动舞台车2辆,全年流动演出426场、全年流动展览178场;拥有流动图书车2辆,全年公共图书馆流动服务850次。


  出台配套政策 推动文化法律落地


  为使文化法律落地生根,福州因地制宜,结合创建示范区制度设计课题,出台了一批符合实际的公共文化实施意见和办法等。先后施行《福州市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国有房产租赁管理办法》等10多个衔接、配套政策;各县(市)区也同步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


  在政策的护航下,创建难点逐个突破。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一大创建难点,依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及配套政策,各地不搞大拆大建,采用调整置换、共建共享、资源整合、修旧利废等多种手段,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


  此前,福州部分县(市)区在开展旧城区改建工作时拆除了公共文化设施,各地文化部门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五章有关要求,在新的城区规划中对拆除设施予以规划、立项、重建。台江区上海街道、瀛洲街道及仓山区三叉街道等均按规定在规划中配套了文化站、综合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另外,鼓楼区还出台了《鼓楼区街镇星级综合文化站考评方案》《鼓楼区街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专干考核实施细则》等,实行“统一标准、奖优罚劣”,以星级标准助推十街镇综合文化站星级创建工作,完善服务效能。


  这些配套政策立足福州实际,解决了各级文化工作面临的具体困难与问题,使创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化的福州经验


  福州的别称是榕城,与遍布全市的榕树一样,成为这座城市标志的,还有榕树下无处不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依托本土资源 构建地域文化活动品牌群


  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福州将各项公共文化活动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闽都文化、船政文化、海洋文化等地域资源,培育了一批深受喜爱、“虾油味”十足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这些品牌呈现出创办早、有策划、地域性、集群化等特征,促进城乡不同地域之间的互动,形成多层次、分类别、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格局,构建起地域文化活动品牌群。


  在距福州马尾仅16公里的马祖岛上,全岛通行福州话。2001年两岸小三通后,“两马”海上航线成为两岸最近的通道。与这条物理通道相似,创办于2003年的“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成为连接两地文化与情感的精神纽带。马祖居民多为移居而来的福州渔民后裔,自古便有闹花灯的民间风俗。2008年6月,马尾马祖元宵节习俗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一衣带水的福州与台湾两地,文化交流层出不穷。从2008年起每年春节、元宵期间举行的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汇集闽台非遗项目,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海峡两岸原汁原味、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被国台办列为年度对台交流重点项目。


  此外,福州还培育了“一老一少一普”社区文化工程、茶亭十番音乐节、“书香榕城”全民读书月等叫得响的“福州品牌”,并实施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创建工程。同时,鼓励支持各县区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一县区一品牌、一乡(街)一特色、一村(社)一品牌”民俗文化品牌活动,长乐区“百姓舞台梦想秀”、永泰县“周周乐”、连江县三月三畲族文化旅游节、仓山区陈靖姑民俗文化节等成为响亮的文化名片,扎根群众,深入人心。


  这些活动品牌立足本土,创新服务方式,贴近群众、接地气,逐渐形成福州风格。其中,“文化惠民?六进”获评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激情广场大家唱”成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以百姓需求为导向 激活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力


  福州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中,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将群众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这些品牌活动凝聚了众多“铁粉”,积攒了良好口碑,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品牌拓展之路。


  2013年创办的长乐区“百姓舞台梦想秀——我的才艺我来秀”活动,让市民们展示才艺表达自我,形成一道亮丽的榕城风景线。永泰县每周三定期组织的“周周乐”活动,以“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为主线,开展主题文艺演出、专场戏剧表演、美术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广受群众欢迎。


  在自己的星光大道上,群众自娱自乐获得满足感。而有了舞台,提升艺术水平就迫在眉睫,各类基于群众需求的艺术普及应运而生。“相约九日台”周末音乐会在剧目选择上根据群众不同需求加强策划,每季度推出一个演出季,如小剧场精品话剧季、精品儿童剧季等,以鲜明的地域特色、上乘的艺术质量和普及惠民的特性,被市民赞誉为“高雅艺术的殿堂,福州市民的客厅”,其微信公众号粉丝人数达到近13万,每场上座率均超过95%。建成于2012年的闽清县美术馆,是全省3家公立县级美术馆之一,在办展、组织活动中,坚持以“为闽清人民办展,办闽清人民群众喜欢的展”为导向,播撒艺术种子。此外,为了满足新时代阅读需求,自2013年起,台江区创办“书香台江”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累计吸引了3万余人次读者。


  以分众化为方向 完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链


  福州不断创新形式,扩大公共文化活动品牌的辐射地域和服务对象,通过对全市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的有效整合,使各类活动广泛覆盖各年龄段人群,丰富公共文化供给链,逐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创办于2000年的“新福州人歌手赛”曾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和全国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赛事每年举办一次,丰富了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福清市通过打造激情广场、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四大平台”,运用“主题文艺下乡巡演”“高雅艺术走进大众”和“优秀传统戏剧展演”三大活动载体,实施“文化惠民乐万家”工程,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在鼓楼区河东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除了文化普及服务站,还设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少儿成长服务站,形成“一老一少一普”基层文化工程,为老年人、少年儿童与普通群众细分出了活动空间与内容。在鼓楼、台江基层文化服务中心里,家长们最惦念的是“四点半学校”,他们因故无法按时接孩子,孩子们被就近接到中心里,还可以参加文艺活动。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台江区创办了“社区文化艺术节”,吸引了上万名居民热情参与。此外,旨在提升山区学生艺术素养的“艺术扶贫”工程、保障农民工阅读权益的农家书屋“一对一”共建,以及便于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的文化艺术平台的建立等,丰富了各类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


  品牌集群化效应 引领美好文化生活价值观


  这些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化、常态化举办,形成了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产生了品牌集群效应,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扩大了影响力。


  仅福州市群众艺术馆,每年组织承办各类群文活动300余场,服务群众90多万人次,已经逐步打造出了以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六进”活动、新福州人歌手大赛、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相约九日台”周末音乐会、合唱音乐节、非遗校园行、文化志愿手拉手八大品牌为代表的一批人气高、影响大的群文活动。


  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与运动规律上具有集聚性、专业化与网络化特征,因此推动文化资源的集群构建也是推动文化服务集群构建的必由之路。文化服务集群的构建也有利于扩大品牌集群效应,辐射到更多群众。福州从品牌活动中确定一批有典型意义的模式样本,作为示范项目,供全市学习借鉴,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品牌集群化效应带动塑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改变了市民生活方式,让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渐充盈,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攀升。


  共建共享全民化的福州路径


  “有福之州,文化共享”,是福建省福州市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口号,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福州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的生动景象。


  呵护每个人的“舞台梦”


  如果说城市也有乡愁,那众多源自民间的、草根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典型的“都市乡愁”。福州,就是这样一片孕育城乡文化乡愁的土壤。


  在福州市中心,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开挖的晋安河南北纵向穿城而过,沿河兴建的大大小小公园,是福州市民的文化乐土。其中最中心的温泉公园,成为群众自发形成的“文化中心”。每当夜幕降临,公园里总会准时响起湖畔之声合唱团的美妙歌声。这支成立于2004年的合唱团,如今已经发展出伞技队、舞蹈队等支队,人数也从几个人发展至二三百人。


  湖畔之声的成长历程是福州激情广场文化发展的生动写照。激情广场文化活动最早由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如今福州城乡已形成100支相对稳定的队伍、100个长期固定的活动点,是福州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据统计,福州每年有1000余场次群文活动,激情广场大家唱、大家舞、大家乐等活动遍布城乡。


  耕植民间文化土壤,保护草根文化生态,福州精心呵护着每个人的“舞台梦”。


  创新服务 打通全民参与通道


  为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福州通过引导与鼓励,积极营造氛围,打通全民参与通道。


  创造便利参与的文化环境设施条件。福州各地因地制宜建立了综合性、多功能的文体公园、文化大院。福清、闽清等地改造了一批古厝、旧祠堂,将它们开辟为文化场所。全市已初步形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创新订单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开展“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互动式、订单式服务,化“单向供给”为“供需对接”。闽侯县建立“队伍节目库”,设立“周末农家戏台”点单台、“百姓公益讲坛”点将台,群众看什么节目、听什么课,都可通过“点单(将)台”自主决定。鼓楼区探索实行“问需于民”的反馈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出百场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


  创新志愿服务,实现从“主管部门单打独斗”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转变。不断健全文化志愿者的组织架构,建设文化志愿服务数据库,完善文化志愿者选拔招募、培训、服务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指导艺术院团、艺术院校等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鼓励艺术家、学者等参加志愿服务,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目前,福州共设立文化志愿服务基地382个,注册文化志愿者近1.493万人,组织“文化志愿手拉手”活动逾千次。


  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舆论氛围。通过媒体、网络、人际宣传形成联动态势,文化部门办起宣传栏、印发《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应知应会》小册子、建微信群等,提高知晓率与参与度,仅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就有10多万。晋安区鼓山镇茶会社区、浦东社区、前横社区等多个社区与福州晚报社签订了共建微信平台提升文化服务协议,以“互联网+”微信服务的方式,开启社区服务新模式。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左海讲坛”系列公益讲座活动从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73期,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的传播,在市民中备受关注。


  创新机制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


  群众既是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也是建设主体。福州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兴办”方针,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逐步形成公共文化社会化格局,促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转变与结构转型,从单一结构转型为多元组合结构。


  永泰公益图书馆是由福建省义工支教团、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共青团永泰县委员会共建的图书馆,各方捐赠了一万余册藏书,每个月的图书流通量300本到500本。这种由政府提供场所、社会力量提供支持、志愿者开展服务,三方主体合力形成的公益图书馆成为乡镇级图书馆的范本。


  如今已经在福州全市遍地筑巢的永泰公益图书馆“鸟巢书屋”,为孩子们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鸟巢书屋’里的图书就像鸟儿一样,可以‘飞’出去,也可以‘飞’回家,故取名‘鸟巢书屋’。”“带走一本书、留下一本书”这个由孩子们自己当主人的公益阅读活动,一经推出就成为乡村娃娃们的乐园。2017年福州启动“鸟巢书屋”建设推广,全市共设近600个“鸟巢书屋”,还吸引福州市邮政公司、福建城市绿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参与。


  在芍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运营,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综合、优质的社会服务。目前中心注册义工约350名,提供服务25场,受益群众2500人次。


  福州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机制,对政府主办大型文化节庆、社区文化活动等公益性活动,通过招标采购、项目外包、授权等方式,委托社会机构承办。各地每年公布拟委托承办的文化活动项目,通过公开征集、资格认定和竞争机制,选定承办机构,并规范跟踪管理,加强培育扶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五级联建协同化的福州模式


  在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福州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资源优势,串连省、市、县、乡、村资源,形成五级联动,为社区群体提供丰富的产品供给与服务。


  发挥省会资源聚合优势


  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城市,具有人文凝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产业集群功能等,这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福州近现代名人辈出,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就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目前,福州有科教场所12家,普通本科高校17家,大中专院校30家,这些为本土文化资源的内容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福州在艺术扶贫工作中,充分调动福建省艺术馆和在福州的省属艺术院团的资源优势,将面向各类群体的艺术扶贫开展得有声有色。


  文化进福州校园,充分调动福建省歌舞剧院的艺术人才优势,推动高雅艺术走进福州市100所学校,建立100个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福州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改造提升为抓手,形成比较完整的五级文化服务网络;以文化资源的整合、转换、利用为突破口,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以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为重点,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渠道。福州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补短板、促均衡,让公共文化之花更加灿烂地绽放在每一个角落。


  串连纵向资源 形成联创合力


  得益于省会城市的资源辐射力,福州在示范区创建实践中,省市共建不断深入,市有关部门与辖区内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共建联建活动,不断打通省、市、县、乡、村的资源通道,形成联创合力。


  2016年11月,福建省图书馆五四北分馆——稻田书社开馆。该馆拥有藏书4000余册,持有福建省图书馆读者证的市民能在省图总馆及其分馆通借通还。如今,福建省图分馆已在鼓楼区10个街镇全面开花,在仓山区、晋安区部分社区(村)建设分馆,实现了图书文献的通借通还和联网服务。


  以相同的联动共创模式,推动全省首个数字图书馆在福州鼓楼区建成。2001年5月,福建正式将鼓楼区确定为“数字福建”建设示范区,“数字公民”试点率先在该馆启动。


  2013年以来,连江县深挖地方文化特色,共扶持建设了103个乡村特色文体公园,占地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连江县出台了《连江县关于鼓励乡(镇)村(居)建设文体公园财政补助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将文体公园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调动省、市相关资源,构建县、镇(乡)、村三级全覆盖的文体公园体系,打造了琯头侨乡公园、小沧移民公园等一批富有连江地方特色的文体公园。


  打通横向资源边界 实现协同共享


  加强横向联系,福州各文化部门通过多种方式打通与相关部门的边界,充分挖掘、统筹利用不同部门之间现有和潜在的各种文化资源,实现开放共享。


  福州市晋安区连翔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福州市光荣院开展联建活动,两家共驻共用光荣院与周边场地,既解决文化中心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又弥补了光荣院“五老”人员缺少文化内容的缺憾,双方互利共赢,相得益彰,成为共享服务的范例。福州市总工会文化宫还将部分场馆辟为公益文化服务设施,供市民开展广场舞、健身、游泳、球赛等活动。


  通过资源整合共享,有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2013年,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推出“左海讲坛”系列公益讲座,深受市民喜爱,听众累计达4000多人次。讲坛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资源对接共享,其与省图书馆“东南周末讲坛”、省发改委“湖东讲坛”、鼓楼区博物馆“闽都乡学讲习所”等讲坛建立长期合作,还与邻近社区、学校、部队等20多家单位共享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名家。


  连江县东方红文化艺术中心同样通过共建共享,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它与福州市妇联、福州市群众艺术馆、连江县文化馆等共建基地,开展军民共建,组建了以社区、农村群众为主体的业余文化团队。


  通过多种资源配置模式,用活文化资源。破解场馆使用效率低下是很多文化场所面临的难题。闽侯县文化馆里的排练厅及小剧场经常冷冷清清,甚至一度沦为馆办文艺团队自娱自乐的地方,效能低下。为此,闽侯县出台《闽侯县乡镇(街道)基层文化场所建设开放管理及活动开展指导办法》等文件,实行场所换服务。经过严格遴选,闽侯县文化馆与蒲公英少儿舞蹈艺术中心签订场所换服务协议,在规定时间段免费使用场馆开展有偿艺术培训,其他时间担负免费辅导、培训、教学等公共文化服务任务。


  在先行带动下,县乡两级文化场馆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场所换服务,共与20多支团队签约。上街综合文化站引进西乡书画社、上街喜娘协会等,白沙镇引进心梦艺术中心、白沙瀛山诗社,青口镇引进咏春拳团队、金色年华乐器队等,不仅帮助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常态性文化服务,还培养了大批农村文艺人才。如今,场所换服务已成为福州市解决公共文化场所与服务问题的示范举措,在全市遍地开花。


  本土文化资源转化利用的福州样本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福州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突出优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与当代社会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文化产品,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动力,是福州创建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转换固态文化资源 文化遗产化身美丽文化场所


  福州保留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厝,各地通过保护、修复等方式,对古厝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将其打造成集展览、培训等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在保护古厝的同时使其重焕生机,成为群众享受文化大餐的乐土。


  长乐市营前街道长安村大齐书院就是这种创新模式的范例。通过重新规划,大齐书院成了一家特色图书馆,具备阅览、培训、演出等功能。此外,仓山林森公馆将名人故居改造为绘本图书馆,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也纷纷将老街区盘活改造,助推固态文化华丽转身。


  在闽清县,有各类历史名人纪念祠和宗氏祠堂156座,近年来,一些祠堂逐步实行新的管理方式,设立农家书屋、健身室、多功能室等,村里老艺人口传心授,发动年轻人在祠堂里办起文艺团队,在重大节日、庙会香会中表演,使古老的祠堂文化焕发新姿。


  转化活态文化资源 将传统文化融入美好生活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是一个活态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的典范,它向人们展现了“文化、民俗、艺术”三种活态资源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


  三坊七巷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保留着唐宋坊巷格局,存有159处明清古建筑和大量古民居建筑群,街区内留存民俗、宗教、手工艺等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生态的载体和基底。福州成立了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编制《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三坊七巷涉及的六大类、44项小类、近百种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并对名人史迹、老照片、民间戏曲、老字号、传统手工艺等开展历史资料的收集、挖掘和抢救。


  在此基础上,作为国家首批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于2010年底启动,其核心功能主要包括文物和非遗展示、社区建设,未来,博物馆将被打造成为全方位展示本社区历史渊源、传统建筑、民间文物、民俗文化等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基地。博物馆由1个中心馆、37个专题馆和24个展示点组成,将传统博物馆的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和宣传等功能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代社区的发展融为一体,同时引进民间资本,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开放式主题文化公园闽都民俗园通过展示、多媒体运用、互动体验等形式,着重展示明清时代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间信仰等。罗源县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传承丰富的畲族传统习俗。国家级非遗陈靖姑信俗,在福州有1000多座临水夫人宫观,仓山区连续十几年举办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及相关活动,受到百姓称赞。


  礼乐文化因其独有的传承根基和历史积淀,在福州备受推崇。2006年,闽清县以陈祥道陈旸纪念堂为依托,成立了闽清县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并开设“闽清礼乐文化网”,编辑了《礼乐同辉》专著3辑,打造传承礼乐文化的名片。


  架起资源整合利用的“立体连接线”


  福州市将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志愿者服务,以高效、灵活的方式串联起来,形成“连接线”,把固态、活态两种文化资源转换的“平面点”立体连接起来。


  打通体制内资源,有机整合不同部门之间资源,形成合力。鼓楼区的“一老一少一普”社区文化工程,把三类各自为政的公共服务整合在一起,既便利了群众,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福州市群艺馆、闽侯县探索“开门办文化、场所换服务”机制,以免费场所吸引社会力量,交换服务项目。文化单位出场所,社会力量利用文化场所开展培训、排练,并以提供公益服务的方式顶替场租。文化单位丰富了服务内容、服务项目,经营性单位节省了场租支出,老百姓得到了更为多样的文化服务,三方共赢。这对于现有的政府单向输出免费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正是这些机制的创新与转换,提升了城乡之间、社会群体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建成于2008年的福清市新厝镇硋灶村的新厝文化大院,利用资源转化创新机制,构建非遗传承平台,挖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省级非遗“伡鼓舞”、福州市级非遗“海族舞”“五瑞兽”“九鲤龙灯舞”等项目,集中展现了新厝镇优秀的传统文化。


  福州以科学的机制架起了合理开发和保护传承的桥梁,推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依托公共文化服务来传承文化血脉;同时,文化资源项目的建设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