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区域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将跨入“带状发展”新格局

作者:曲晓燕 发布于:2018-03-14 14:17: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城市群建设、自贸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近年来,随着发展方略的基本单位越来越从行政区划升级为带、群等人为划定的地理概念,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大势”日渐明朗。


  善弈者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广、各地发展条件千差万别的大国来说,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建立将影响各行各业的走向,文化产业也概莫能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断升级的新格局无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而文化产业能否随之顺利转换升级,不仅关乎产业发展的未来,也是促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的一个重要力量。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部分,首次将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事实上,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广和人口多的大国,我国历来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等发展战略都在此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东中西部不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推动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于是,近年来,城市群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以城市群建设为例,自2015年3月至记者发稿时,国务院已经先后批复同意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9个城市群并发布相关规划。


  区域协调发展的精髓在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后产生的协同叠加效应。“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体现了党和国家重塑优化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创新思路。从实施效果来看,区域间合作联动不断加强,行政边界逐步打破,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区域一体化、同城化趋势不断加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缩小,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迅速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叠加效应不断显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博士后蒋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一方面,自贸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乃至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打破行政区划、实现协同发展的要义。在这些不断谋划的区域发展蓝图上,正有待各种产业充实其内容。


  大格局下的文化产业


  随着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质量的提升,在推动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选项,体现为在各种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都有文化产业的相关内容。


  记者查阅发改委发布的8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发现,其中都有文化建设和融合发展的内容。比如,在今年2月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要“融汇秦风唐韵等历史文脉,打造精品项目、精品线路,提升国际化旅游服务品质,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旅游文化黄金走廊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加快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强化金融服务和创新,加大金融支持科技文化创新和能源产业发展的力度”。再如,在今年3月发布的《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旅游业,“树立绿色发展和全域旅游理念,整合优质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黄河华夏文明、草原生态观光、大漠风情体验、陕北特色文化四大旅游带,积极开发文化体验游、民族民俗游、健康养生游、工业观光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体育赛事游等项目。”


  不仅城市群建设如此,在其他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中,文化产业也占据了重要位置。比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机制就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今年文化部将推动制定并实施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使文化产业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此外,在自贸区推出的多项政策中,文化、娱乐相关行业也一直占据着较高比例。比如,在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调整自贸区有关行政法规、文件和部门规章规定的相关决定中,16项调整内容中就有营业性演出等多项内容与文化产业、市场直接相关。而在今年2月由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文化的部分也令人注目,不仅提出202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6%,还提出了实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等多个具体项目和工程。


  区域化发展将成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引擎


  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区域协调发展所带来的协同叠加优势也能成为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引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区域协调发展是立体化、全方位发展的大格局,在文化产业的区域化发展以及区域间和区域内部联动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将打破传统格局,逐步实现‘带状发展’,发掘区域间文化产业的协同效应,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质升级。同时,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从根本上实现高层次的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跨界发展。”蒋海军对记者表示。


  而在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范建华看来,文化产业“带状发展”的定义正与区域协调发展息息相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突破传统区域环状分布而代之以线性带状分布,将文化产业的诸多要素进行有机的市场化配置与整合,从而突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和产业门类的分割,最终实现文化产业国际化生产、交换与消费的整体共赢发展大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体现了相近区域的城市之间彼此竞争但更注重合作的导向,比如通过探索搭建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等提升相近城市的产业关联度,形成既差异化发展又优势互补的格局,”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也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对于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他以北京市举办的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为例,“该赛事开始仅在北京市举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下,2017年拓展到京津冀三地;为适应大运河沿线城市协调发展,今年还计划拓展到大运河沿线的省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发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也特别提出要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互惠共赢。不难看出,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建立,“带状发展”的区域融合战略将有效提升文化产业空间配置效率,也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