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养老添“智慧”服务更贴心 漳州打造“颐养之城”

作者: 发布于:2017-11-28 08:05:49 来源::闽南日报

  近年来,漳州市紧紧围绕2020年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的目标,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颐养之城”。统筹规划建设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行“互联网+养老”等服务;积极推进以市、县社会福利中心为重点的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推广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市场化运营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着力推动养老机构向医养结合转型。力争建成老年社会保障更加健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社会环境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漳州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6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4%,65岁以上人口4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9%,两项数据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漳州市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切实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年社会事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若干意见》……2014年以来,漳州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推动漳州市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试点先行,创新发展。按照“区域融合发展、平台小型建设、分步推进实施”的建设思路,2016年,漳州市在龙文区试点“互联网+”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龙文区特定老人群体提供为期三年的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和线下实体服务,目前龙文区政府已购买线上基础信息服务对象4165名,实体服务对象1561名。


  漳州市在推动公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市场化运营模式,鼓励企业、宗教组织、基金会等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有力推动了养老事业的发展。


  此外,漳州市还着力推动医养结合发展,利用漳州市被列入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的契机,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条件开设养老床位,引导条件成熟的养老机构,采取内设医疗机构、派医生驻点、签约服务等方式实现医养结合,同时,要求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幸福院积极与就近的医院、街道卫生院、村卫生所签订合作协议,或者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


  目前,漳州有福利院3家,已建成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7家,在建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3家;建成乡镇敬老院100所,在建9所;已建成农村幸福园180所,农村幸福院269所;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63个,实现城市社区建站全覆盖。全市共有养老床位2.1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1.47张。


  龙文:“互联网+” 把养老院搬回家


  “陪医陪行陪聊天,代办代购小体检,理发洗身剪指甲,翻晒清洗助起居……” 一部手机,几个特殊按键,一个个助老“达人”即“上线”,以上是他们必须“get”的基本技能,也是龙文区近4000名老人能享受到的“政府福利”。


  “白发浪潮”来袭,传统养老面临难题,“而‘智慧养老’服务,24小时‘不打烊’,”漳州禾康智慧养老公司运营中心经理廖亚冰介绍,去年10月,市民政局以龙文作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引进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通过968962服务热线,社区服务站点、网站等,以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为切入点,提供线上线下联动服务。


  龙文辖区内60周岁及以上特困供养人员(含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含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失独人员)、重度残疾人和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等六类对象,即可到当地村居委会免费领取手机,政府每月还“买单”送20元话费和服务时长90分钟、价值50元的养老实体服务,包括上门助洁、助餐、助浴、助残、助行等。


  “全区现有服务对象4000名左右。”龙文区民政局局长吴启明说道,2017年,龙文区委、区政府把这一项目列入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并拓展了养老实体服务范围,实现线下养老实体服务全覆盖。老人家轻点“一键呼叫”,定制服务送上门,“好似把养老院搬回家”,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时,可直接用SOS紧急呼叫按键与养老中心取得联系。


  目前,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因地制宜,组建了37人的实体服务队伍,“对于服务对象集中区域,按片区每100个服务对象配备1名实体服务人员;服务对象比较分散、位置偏僻的地区,则就近招聘养老服务员。”廖亚冰说,每月,助老服务员都要接受一次岗位技能培训,并分期分批参加省民政厅举办的初中级护理员培训。


  此外,每个村(居)配备1-2名紧急救援人员,实现紧急服务区域全覆盖,“打造15分钟救援服务圈”。


  同时,禾康中心已纳入“110联动”“120联动”体系,与漳州市第三医院、市福利院、漳州市致尚社会服务中心社工签订合作协议,区司法局在中心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区残联为残疾老人免费发放辅助器材,提供家庭无障碍适老改造。中心还与漳州市物业管理站紧密合作,推动物业公司加盟,提供“轻装修、轻维护”服务;初步整合乡村医生、理发、修锁、水电工、便利店、家电维修、代办代缴点等7种行业商家加盟;与电信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118114便民线下加盟商家5208家。


  从紧急救援到生活照料,截至今年9月1日,该中心已上门服务实体对象24142人次;线上服务平台接听来电17500多通,话务员均第一时间根据应急操作流程进行处理,并及时知会其家属;电话回访66700多人次,测评满意率达100%。其中,通过手机SOS紧急呼叫,成功拯救了3名老人的生命。


  诏安:“互助幸福园”演绎最美夕阳红


  在诏安县西潭镇潭光村幸福园内,住了大半辈子危房的吴水邦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和老伴儿还能在20多平方米的独立房间里安度晚年。


  今年64岁的吴水邦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和患有轻微精神疾病的妻子吴赛香相依为命,无亲无故无子嗣。


  “我们家原本在破寨自然村里有一处土坯房,但是时间太久了,现在已经没办法住人了。不过好在能住进这个幸福园,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还不用花钱。”吴水邦一边照看妻子,一边感慨地说道。


  潭光村幸福园是西潭镇现有的两所幸福园之一,符合条件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入住不需要交付任何费用,村里还有专人负责园内的垃圾清运、安全管理和陪聊、心理疏导等精神慰藉服务,确保老人居住安稳安乐安全。


  自从2007年入住幸福园以来,吴水邦和老伴不仅能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而且园内环境整洁、设备齐全,为入住老人提供了配套的生活用品、健身设备。幸福园内常住的14位孤寡老人相互照应,每户的房间相连,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的院落,其乐融融。


  而在几公里开外的美营村幸福院,72岁的钟建昌也是院里的“常客”,不过他可不是住户,而是勤勤恳恳的“服务生”。原来,老钟是村里的老党员干部,因为家离幸福院较近,便义务担负起了院内管理员的职责,负责院内的花草修剪及卫生整理,平日里更是组织活动的带头人。


  “我们村的幸福院是去年刚刚翻修的,把原先的宗祠成礼堂重新改造,还新建了活动室、卫生室、健身小场地等基础设施,我平时在院里帮忙,其实也是找些乐子,跟这些老朋友拉拉家常也挺好的。”钟建昌告诉笔者,美营村幸福院里有3位无房孤寡老人居住于此,不过村里周边的老人也常常来这里走走逛逛,很是热闹。


  放眼全县,像潭光村幸福园、美营村幸福院如此“互助式养老”已经成为新模式。目前,全县15个乡镇敬老院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基本覆盖,并加快农村幸福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健全乡邻互助机制,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接纳周边村镇散居老年人,确保今年年底入住率超过50%,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保障。(吴楠 沈柳清)


  长泰:家门口的“养老院”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11月21日,长泰县武安镇武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传出悠扬的歌声。一支话筒、一把小提琴、一架电子琴、一根笛子和一把二胡,老人们相互衔接配合,默契十足,一曲音落,到场的老少“粉丝”拍手连连称赞。


  “我们常聚在一起演练,服务站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这里还有电子琴、乐琴、二胡乐器,很方便。”三远艺术团团长黄阿山笑呵呵地说,以前团队是在车库排练,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建立了交流平台,环境干净卫生。


  武安镇武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是今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该社区积极与小区业主沟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完善提升项目,就近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护理、心理支持、社会交流等服务。


  “这里娱乐项目很丰富。”69岁的刘月龙说,他喜欢音乐、下棋、玩牌变魔术,这里可以满足他“多元化”需求,他也有自己的“万能朋友圈”。据介绍,该养老服务站有600平方米的规范化室外场所,480平方米室内场所,包含阅览室、书画室、棋牌活动室、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休息室、心理疏导室等,配套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相关服务设备,满足社区老人活动需求。


  “目前,社区正在招募助老志愿者参与服务站工作。”武胜社区主任谢致卿介绍道,社区通过汇聚社会“爱心”,定期开展人防、义诊、文体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生活。“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完成后,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间就餐、保健等服务。”谢致卿说,该项目今年7月开始建设,计划总投资250万元,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长泰县老年人人口约3.5万人,为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该县紧紧围绕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确保“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该县加快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开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工作,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立足实际,因村制宜,整合资源,现建有乡镇敬老院6家,农村幸福院23个,日间照料中心在建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2个,全县71个行政村(作业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全覆盖。今年,长泰县民政局还结合当地实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成立孝心养老服务中心,为7类特定对象老人发放手机1300多部,给老年人提供更多贴心服务。


  正兴新来福: 医养结合 安享晚年


  舒适的环境、周到的照料、融洽的氛围……近日,记者在漳州正兴新来福养护院看到,老人们看书读报、下棋聊天、唱歌散步,安详地过着晚年生活。


  新来福养护院是依托三甲标准的正兴医院而设置,实现医养结合的养护院。养护院实行“一科两制”, 临床医疗与养老照护随时转换。


  84岁的孙以忠老人哼着《红灯记》走进养护院一楼大厅,来到麻将桌前坐下,打算看看有没有老朋友一起搓上几圈。孙以忠老人今年5月来到养护院,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看看别人下象棋,打打麻将……”他觉得这里的生活既方便,又自在。他说,养护院的环境干净舒适,医生护士尊敬老人,很礼貌,他在这里还交了一些朋友。


  在养护院,老人们被分为介助和介护两类,介助老人身体基本健康,日常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而介护老人需要专人照料日常生活。蔡陆溪就属于介护老人,在这里,他得到了细致周到的照料。


  蔡陆溪老人今年7月份入住养护院。说起这里的养护条件,已经照顾他二十一年的老伴赞不绝口:“我觉得这里环境好,医生护士就在旁边,这样的‘医养一体’是我们最看重的。”蔡陆溪的老伴告诉记者,养护院的医生、护士、护工都很敬业,且制度严格。“这里2个小时就会为他翻一次身,我在家里做不到,而且有营养师在调配一天的餐饮,老人住这里吃得好,脸色都变好了。”她说。


  一开始,蔡陆溪的老伴并不放心,“我在这里陪了老蔡三四个晚上,看到他们确实做得很好,照料得很好,态度也好,我才放心。我现在晚上回去,白天才过来。”


  养护院院长陈臻告诉记者,目前新来福养护院住着160多位老人,养护院采用“医养结合” 养老新模式,制定了“治疗综合化、护理整体化、病床家庭化、管理智能化”养老新标准。除了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之外,还注重老人们的娱乐生活。养护院不仅组织老人们看电影、做手操,逢年过节还为老人们准备各式各样的活动,为他们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