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应对耐多药结核任重道远

作者: 发布于:2017-11-21 14:57:28 来源:健康报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阐明了当前全球结核病防控的现状和挑战。相较于国际形势,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面临哪些难点和痛点?又该如何破解?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新药物配伍减轻患者负担


  “相比往年,今年的报告内容变化不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主任医师刘宇红说,比如,此次发布的报告估算2016年全球有1040万例结核病新发病例,这个数字与去年持平;我国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的排名未变,仍是第三位;双感(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耐多药以及漏报漏诊依然是全球结防面临的主要挑战。


  刘宇红回忆,变化最为明显的是2015年的报告。时年,全球结核病患者一年间增加了60万人,一改人们对全球结核病“处于缓慢下降趋势”的印象,结防形势陡然严峻起来。“2015年的报告对全球结核病防控具有转折性意义。”刘宇红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患者骤然增加的原因在于诊断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传统显微镜观察痰涂片不仅费时费力且准确度较低,新技术将诊断时间由以往的数天缩短为两个小时,并可对患者是否耐药做出准确判断。而这也带来了另一个变化,翌年,即2016年的报告中,我国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的排名由第2位下降为第3位,主因就是印度尼西亚通过应用新技术发现了大量患者。“名次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可以松一口气,相反,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刘宇红表示,虽然今年发布的报告变化不多,但仍有亮点。比如,全球已有35个国家应用了耐多药短程治疗方案,通过采用新的药物配伍,将治疗期由18个月~24个月缩短为9个月,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更应关注流动人口和老年群体


  在今年的报告中,双感、漏报漏诊以及耐多药依然是全球结核病防控面临的3个主要问题。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三者中,耐多药是我国结防的“痛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黎霞告诉记者,我国是艾滋病低流行国家,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率约为1%,明显低于11%的全球水平。“当然,对于部分HIV高流行省份,双感防控仍是重点之一。”


  王黎霞认为,相比双感群体,更应关注流动人口和老年群体。结核病患者需治疗6个月~8个月,但流动人口患者往往在服药一两周症状减轻后便自行停药,并到其他省份打工,频现“失联”。这些患者一旦中断治疗,会反复发作,出现耐药。另一方面,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给了结核菌可乘之机,导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结核病发病率较高。


  此外,我国糖尿病人群快速增加,血糖升高及组织内糖含量增高时,形成的酸性环境破坏组织抵抗力,使抗体形成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白蛋白减少,这均有利于结核菌的繁殖与生长,而糖尿病患者中很多是老年人。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主动筛查工作已被纳入“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应对耐多药须多方支撑


  刘宇红说,世卫组织估算我国2016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5.8万人,但发现并经实验室确诊的仅有1万余人,其中接受治疗的只有5000多人,治疗成功率不到50%。“也就是说,层层剥洋葱后,真正治愈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很少,大部分病人或是未被发现,或是没纳入治疗。”


  相关专家表示,破题耐多药结核,多措并举方可见效。比如,及时发现患者的能力与诊断技术密切相关,推广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尤其是让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掌握这种技术至关重要;在治疗方面,虽然国际上已将耐药患者的疗程缩短至9个月,但若要在国内落地,还需食药监部门的配合,使得相关二线药尽快引入国内。


  健全结核病患者的医保政策也至关重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表示,目前各地对结核病患者住院治疗的报销比例不一,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财政投入,使住院治疗裹足难行。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传染性患者住院治疗,为传染源的管理积累经验和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如果不加以控制,每名结核病患者平均每年会传染10人~15人,由于耐多药患者的带菌时间更长,潜在传播人数也更多,更可怕的是,被这些患者传染的个体一旦发病,即为耐多药结核病。此外,探索住院治疗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控制院内感染,但目前很多传染病定点医院的条件相对简陋,如果患者均住院治疗,如何做好病床设置,也是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