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传统文化进校园”:热潮里的冷思考

作者:刘 佳 赵 强 发布于:2017-10-09 08:13: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普及的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提升到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学校教育首先发力。传统文化应该走入校园,这已成为共识,但是,应该以什么方式进入校园,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牢牢嵌入到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首先,辨清良莠,避免传统文化传播误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自提出到全面推广,时间相对较短,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理解模糊化的现实困境。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出现了庸俗化、市场化、商业化的倾向。为迎合青年学生的偏好,越来越多的文化教育以“个性、青春”为标签,通俗化、简单化日益冲击着传统文化阳春白雪的经典光环,各种旧习俗、新事物也趁势纷纷扯上“国学”“传统”的旗号以壮声威,传统文化的内涵被扭曲和误解。经典著作被束之高阁,宏大叙事无人问津,真正的传统文化难以进入校园和学生的视野。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无知误解,这主要体现在教育系统内;另一方面是恶意曲解,借弘扬国学之名敛财,这主要体现在培训机构。“汉服传统成人礼”“春节六拜”“国学诵读”……被包装、生产、营销、消费的传统文化变得日益娱乐化、商业化。这样热闹的所谓“传统文化”离我们的校园不是近了,而是远了。因此,面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热潮,面对学生的渴望和热情,要保持冷静的思考,特别注意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鉴别筛选,甄别出那些真正有资格进入校园的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那些纯粹的、美好的、健康的、积极的,能代表民族文化精髓、反映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容。


  其次,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避免浮光掠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唯有青少年最能让传统文化之美在当代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目前,我国不同层次的学校基本都已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但不少学校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的“走过场”现象,导致活动实效性弱、教育内容肤浅等问题,难以进入学生的内心。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两次进校园活动即便再声势浩大,影响力和渗透力毕竟是有限的。学校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应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利用本校师资和本土传统文化等资源优势,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学的长效机制;鼓励学生通过国学兴趣小组或者社团等组织形式,共学共享传统文化;鼓励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积极筹建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机构,形成传统文化研究氛围,让传统文化的火种在校园生生不息,而不要让“传统文化进校园”成为昙花一现的浮光掠影。


  再次,大学生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辨和思考能力,传统文化的传播目标应该为他们量身打造。在校园里讲过多少次、演过多少场、来了多少观众,都不是衡量传播效果的标准,传播的价值更在于学生们在欣赏、体验之后的持续讨论、思考和独立判断。只有如此,学习传统文化才不仅仅局限于认得几个京剧脸谱、学会几句唱词、试穿过几套民族服装,才会演变成富含情感和文化内蕴的深层知识构架,才会转化为根植于学生内心的广阔情怀。正如某位老师所言,当饮食文化、书法绘画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上的中国”,而成了“心尖上的中国”时,一定能唤起更多共鸣。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之瑰宝,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进校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即要使被教育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的自然行为准则,让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美德蔚然成风。“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从现实的、自己身边的伦理关系做起的行为,才能真正让走进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接地气”,才能让文化教育走出书本进入生活,才能最终做到“润物细无声”。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