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走出"青岛模式" 率先启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
“住有宜居”是中央确定的重大民生课题,近年来,青岛市高度关注城乡居民住房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市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在量变的同时也发生了质变。从住房面积上看,青岛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27.4平方米提高至2016年的31.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3.2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走出“青岛模式”。同时,出台、加码楼市新政稳定房价,落实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的要求;推动保障房建设,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努力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推动全市城乡居民住房从“有所居”向“有宜居”大步迈进。
【青岛模式】 率先启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
谈起青岛这几年居住环境的变化,市人大代表、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教授感触颇深,他明显地感受到市北老城区改造带来的变化,“以前的脏乱差被一座座楼院代替,居民的居住体验更好了。”
据了解,自2013年起市政府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托底工程”,每年列入市政府“市办实事”。2013年~2016年,全市已完成棚户区改造13.4万户。特别是2016年全市承担国家、省棚户区改造任务60522户,较2015年增加了67%,改造任务量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岛城将推进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和实物保障工作,启动棚户区改造4.8万套(户),实现回迁2.6万户。
在工作推进中,青岛市按照“先危后旧、先急后缓、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原则,探索建立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居民参与监督的“青岛模式”,在国内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启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经过4年的棚户区改造,有效缓解老城区人口拥挤现状,推动老城区腾笼换鸟加快实施,为实现全市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区域活力显著提升。
按照计划,市城乡建设委将在加快住房建设,提升住房品质上寻求棚户区改造等工程的新突破,加强住宅建筑质量提升,打造精品工程,逐步从“有所居”迈向“有宜居”。
在工程施工亮点技术方面,青岛市政协委员、国清控股集团总裁、青建集团董事长王贤茂首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他解释说:“‘十二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青岛市建筑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整体规模逐年扩大。建筑业新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其中BIM技术作为典型代表,被业内公认为是建筑业的第二次‘革命’,其在可视化、信息化等方面的特点将开创建筑业的新时代。”
【青岛房价】 楼市连续出台政策抑制投机炒房
在农村危房改造上,青岛也走出了“青岛模式”。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2万户,惠及农村人口6万余人,改造总量在全山东省17地市中位列前茅,占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总量的13%,青岛市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多次得到了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肯定表扬,农村危房改造中“五统一”(统一设置危房改造后的门牌编号;统一更换铝合金或塑钢门窗;统一铺装室内瓷砖或水泥地面;统一装吊天棚;统一内外墙粉刷)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
按照计划,岛城在建设标准上,将对标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先进标准,制定符合青岛实际、彰显地方特色、具有国际水准的城乡建设青岛标准体系。
在王贤茂看来,提高青岛建设标准,不仅需要引进来,还需要企业走出去,“青岛市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开放门户,推进企业沿着‘一带一路’更好的‘走出去’将成为岛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开放新优势的关键。因此,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既是国家的一项长远战略,也应是青岛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
建筑业历来都是青岛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本地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受制于政策限制等方面因素影响,受外来企业冲击很大。王贤茂建议,推行“央企+”模式,在地铁、机场、超高层等重大公共建筑方面,实行央企+本地企业联合体制度,培育青岛建筑品牌,提升本地企业核心能力。
住有宜居,环境问题至关重要。今年,按照国家要求,青岛市将全面调查评估城市自然环境质量,着手编制《青岛市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对城市山体自然风貌的保护建设,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启动实施郊野(山头公园)、公园、广场、小区庭院、道路、河道以及规划建成区湿地等绿化建设;统筹推进李村河中游、楼山后河、水清沟河下游等河道综合整治,全面完工黑臭水体治理。推进老城区保护与更新,改善老城区公共环境。
【青岛标准】 对标德国、新加坡先进标准建房子
如今的青岛,房地产版图不断扩大,向西、向北、向东是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东李、西海岸、红岛、蓝色硅谷……这些热点片区也成了近年来青岛商品房销售的高地。“前些年建设的小区,当时缺乏学校、医院、商圈,后来几乎都补上了,随着城区的扩展,这些地方也逐渐聚起人气。”刘文俭表示,这些年青岛的住房建有量增速很快。
2016年,在“去库存”的基调下,种种楼市利好促使刚需型和改善型购房者纷纷出手置业,去库存效果显著。2017年,为了稳房价,除了继续加大土地供给力度,相关部门也已采取政策。3月份,多部门联合两次发布通知。业内人士分析,3月15日,岛城出台的限外地居民购房和差别化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投机购房需求。3月30日,岛城楼市再度出手,限制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上市交易,强调“认贷又认房”,进一步明确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适用范围,聚焦于打击炒房行为,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市场回归理性。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合理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发展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整顿房地产交易秩序,努力保持房价稳定。
【青岛保障】 五年间岛城建成7.6万套保障房
近年来,岛城加快推进了保障房的建设和供应。其中,为了保证保障房建设,自2008年开始,岛城全面推行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凡是规划为住宅的项目都要按照规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6.3万套,2012年至2016年,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约7.2万套,基本建成约7.6万套,五年间,岛城共配租配售保障房4.4万余套,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对此,刘文俭给予了极高评价:“保障房建设按比例配建制度很好的保证了保障房建设,有利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在坚持配建制度的同时,岛城又根据住房需求和土地资源分布情况,选择部分地块,进行了集中建设,从而确保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目前,岛城已建立起完善的住房保障工作体系。实现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并轨运行,并通过适度扩大租赁补贴发放范围,逐步将保障方式从实物保障为主转向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并举。进一步扩大了保障范围,降低租赁补贴保障家庭的准入门槛,并适当提高租赁补贴保障标准。岛城将新就业职工、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非户籍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鼓励园区集中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配租。
衣食住行当中,住是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也是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有了住,就没有了家,也就没有了魂。近年来,青岛在“住”上下足了功夫,从廉租房、公租房,到人才公寓,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到老旧小区整治,从稳房价,到城区规划升级,从有房子住,到住房环境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市民,从岛城住房政策中感受到了“住有宜居”的切身体会。
从大水漫灌的“洪水村”,搬进了高楼大厦
村里的变化太大了,最近两年的经历,对于57岁的孟秀玲来说,就像做梦一样。不久之前,她还住在破旧不堪的城中村里,由于村庄地势低洼,只要一下大雨整个村就成了一个“洪水村”,家中积水最深的时候能淹没膝盖,村民苦不堪言;现在,村民用四间泥瓦房换回了两套楼房,幼儿园、医疗中心、商场、农贸市场、健身室、图书馆等配套齐全,将来集体资源盈利还将享受分红。
57岁的孟秀玲家住黄岛区孟家滩村,“我们是个典型的城中村,其他村存在的环境差、居住条件差、出行不便的问题,我们村有,其他村没有的问题,我们村也有,真的是住得够够的了。”孟家滩村主任孟宪国告诉记者:“我们村的地势太低了,只要一下大雨,我们村肯定有积水,雨下得越大,积水越多,深的地方甚至能淹过膝盖。”“就跟发了洪水一样,家里床也泡了、家具也烂了,整个村全是水,有时候粪坑的臭水说不定也能漂出来,只能等着晴天,积水退了才能收拾房子,真是想想就头疼。”孟秀玲说。
“孟家滩村共有1650户,6011口人,可以说是三个大村加起来的规模。改造之前,村里一半是老人,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孟宪国告诉记者。据介绍,孟家滩安置区于2011年7月份开工建设。“大家都是积极响应的,按照拆迁补偿政策,一套四间标准的旧房,就能换来两套楼房,一套是高层,一套是多层,如果愿意,村民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购买更大面积的住房。”孟宪国告诉记者,去年1月,孟家滩安置区完成房屋分配,4月交付房屋钥匙,村民回迁入住。
“现在小区里面不光有高层、多层楼房,还有幼儿园、医疗中心、商场、农贸市场、健身室、乒乓球室、图书馆、棋牌室、电脑室等多种配套和娱乐设施,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利用集体经济发展用房获得的收益,未来还将以分红的方式,发放给居民。”孟宪国说。
“现在条件真是比之前好太多了,我们老两口住在130多平的房子里,儿子儿媳住在买的商品房里,另一套房子租了出去,生活肯定是越来越好。”孟秀玲畅想说。
黄岛城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计划,2017年,全区棚改工作计划新开工5496户(套),涉及12个项目,7个镇街、18个村居(片区)。目前,该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上一篇:厦门市民政局成立社会工作专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