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家庭签约医生“走偏”
北京市从2010年起在东城、西城试点,2011年起在全市推广“家庭医生”服务。有媒体近日走访发现,6年来,家庭医生签约率虽然报表上达到了33%,甚至超过国家卫计委提出的2017年覆盖率达到30%的要求,但不少社区居民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签约”,很多“健康档案”随着居民搬迁或者医生的调离成了“死档”。
原本属于先行先试、被寄予示范意义厚望的北京市家庭签约医生工作,在6年后出现了难聚人气、健康档案多成“死档”的尴尬局面,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相关制度在执行中落实不力、相关配套措施和资源等不到位造成的。从相关报道来看,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签约规则执行不到位。北京在推行“家庭签约医生”具体工作中明确要求要严格按照“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进行,但许多社区在推进过程中,却与家庭健康档案建设等混为一谈,甚至是很多居民在根本不知情情况下“被签约”“被服务”。这导致很多人对此要么一无所知,没有找家庭医生服务的意识;要么理解偏颇,认为家庭医生就是私人医生,可以“包办一切”,但实际却不能,反过来很伤“家庭签约医生”在群众中的形象,其“遇冷”似乎也是必然。
签约服务标准超标。北京市原本设计一个“家庭签约医生”团队(一般由1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1名防保人员3人组成)与服务家庭户数的比例为1∶600,但在实际中却达到1000多户,原本需要1万多个“家庭签约医生”团队,现在实际只有3000多个,“人少事多”让服务质量明显下降,也影响了“家庭签约医生”形象和吸引力。
日常基础签约服务不到位。如服务站的家庭医生电话宣传,要求是24小时全天候服务,但实际上要么打不通,要么工作时间才能打通,服务存在“断档”或“截留”现象。
服务待遇偏低,难招、难留人才。在北京,社区医生的收入目前大概月薪7000至8000元之间,而大医院的专科医生的收入则是社区医生的2倍甚至更多。
有关部门日前联合制定《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北京市一些社区的家庭医生“走偏”,说明推广家庭签约医生不仅仅是制定一个方案那么简单,还有更多配套工作要做。
首先,各地要严格配套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具体实施的基本工作原则,并严格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其次,抓紧家庭签约医生人才团队的培养与建设;再次,强化家庭签约医生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家庭医生服务“放羊式”管理的软肋;最后,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让家庭医生在搞好服务的同时,也有一个体面的收入,反过来促使这一工作向深度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普及家庭医生,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医疗卫生改革红利。(余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