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建设”
为完善构建起覆盖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徐州鼓楼区司法局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深入落实,规范化、多元化、长效化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网络化。结合辖区拆迁改造,整合法援、公证等职能,推进区级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拓展“12348”公共法律服务功能,对“12348”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打造集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以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为依托,建立街道(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根据要求完善制度、拓展功能、提升质量。继续推进街道(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提升街道(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实体运作水平,形成社区十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加强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建立常态化的指导监督机制。
二是服务主体多元化。充分整合“政府、法律服务机构、社会力量”三方资源,着力打造主体多元、广泛参与的“大服务”格局。区司法局作为政府力量切实承担起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职能,重新发文明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组成人员,由区司法局分管副局长兼任服务中心主任,基层科科长兼任副主任,其他工作人员由相关科室人员兼任。工作人员配备满足一岗一人要求,充分发挥律师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街道(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行、基层治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强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和传统型调解组织建设,广泛选聘退休老干部、优秀村干部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吸纳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妇女委员、大学生村官、公道热心群众作为兼职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倾力打造调解员人才库。
三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长效化。整合力量。整合普法宣传志愿者和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吸纳离退休法官、检察官、干警等懂法律、有经验的群体,建立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挑选优秀骨干律师、公证员、司法干警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专家库,组成专业指导团队,指导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业务质量和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健全机制。深化完善区、街道两级政府行政领导“一对一”法律顾问制度,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完善法律服务机构公益服务的激励机制,加强协调,对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服务业绩突出的法律服务机构,通过表彰、培训等手段,加以激励;加强管理。进一步细化各项具体服务项目的内容和标准,规范公共法律服务行为。制定公共法律服务效果评估办法,实行等级评定制度。加强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点规范化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建设规范和指标评估体系。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
四是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规范化。建立街道(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在全区7个街道64个(社区)实现了“一街道(社区)一顾问”,覆盖率达100%。健全区域大调解模式,依托街道(社区)工作中心平台,以入驻模式建立人民、行政、司法、治安调解“四位一体”联调中心,实现司法所和派出所“二所合一”。依托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以派驻模式组织民警和专职调解员进行“24小时”坐堂工作制,实现“一站式”民事纠纷解决路径。依托街道(社区)警务工作室,以共驻模式联合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与警务室共同建立矛盾纠纷区域联调中心,负责辖区内社区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目前,全区“联调中心”各类调解室共调处劳动争议411件,调处成功361件,调处成功率达到87.8%。构筑法律援助服务完整网络,在区级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在街道(社区)、工会、妇联、共青团、法院、劳动仲裁院、人武部以上等单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街道(社区)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畅通人民群众引求法律援助渠道,实现法律援助“十分钟”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