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小辞典: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 指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这里,邓小平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邓小平于1988年5月25日在《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一文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这就不但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而且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
邓小平还于1986年9月2日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一文中提出了“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的问题。指出:“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综上所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说我们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道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不是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通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的,这里面体现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作用。
此外,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定义是两个紧密相联的概念,邓小平于1986年12月30日在《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在上述定义中,邓小平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走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及防止两极分化,看成是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五大条件。而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用五句话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对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总之,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物质基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说明了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属于人民。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 邓小平理论小辞典: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党史人物:邓小平
- NNZC2015-30140A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委员会党校学员宿舍楼及食堂维修工程监理采购信息公告
- 中国共产党邯郸县委员会党校邯郸县党校配电改造工程预中标公告
-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音视频设备公开招标公告
- 贺州市政府采购招投标中心关于中国共产党贺州市委员会党校空气能热水器采购成交公告
-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废标公告
-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计算机等办公设备中标公告
- 中国共产党北海市委员会党校智能化设备公开招标采购中标公告
- 中国共产党大连市委员会党校餐饮服务外包采购项目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