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政府购买服务 推进改革纵深发展(上)
作者:政府采购 发布于:2014-12-15 14:07:4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明确原则 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相分离
编者按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在美国被称为购买服务合同或合同外包,在我国香港则称之为社会福利服务资助,我国内地一般称之为政府购买服务。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的社会心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利益诉求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创新社会服务方式,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本文对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特征与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对我国政府购买服务这一新型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进行研究,同时梳理了江苏省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和未来规划,为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参考。
国内外政府购买服务简要历程
◆国外:政府购买服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美国家。发达国家为解决不断扩大的社会需求、公共服务开支的急速膨胀与政府服务低效之间的矛盾,相继掀起了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浪潮。这些国家普遍将公共服务市场化纳入政府改革的实践框架之中,政府通过多种市场化措施将城市基础设施、邮电通讯、自来水供应、医院、交通、治安等各项公共事务推向市场化,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效。
例如法国政府将社会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分类,视其关系民生的重要性和关键程度来决定购买的深度和广度;英国、美国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常用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整笔拨款",用以资助非营利组织或营利机构的整体运营;一种是"分类补贴",用于政府感兴趣的特定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向服务供给方购买具体服务,一般按照公式计算或根据某一特殊计划发放财政补贴。还有一种是"契约购买",基于服务供给方的绩效成果付费。新西兰是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比较系统和彻底的国家,它以合同承包或契约的形式将公共服务供给交由私营或某些组织来完成。
虽然这些国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方式各异,但无一例外都将市场机制引入到了公共服务领域,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我国政府购买服务首先产生于2000年的上海,最初仅仅局限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2002年,卫生部《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意见的通知》中,最早提出了社区预防保健可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2006年,《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上直接对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进行指导。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政府购买服务这一新的生产方式正式被政府所认可。
2012年3月1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上提出,政府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通过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国家发改委也将"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制度"列入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2013年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问题。该会议指出,创新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惠及人民群众、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而江苏省从2005年就已开始进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2005年,无锡市出台《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这是首部指导政府购买服务的地方性政策;同年,苏州市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城市管理密切相关的绿(绿化养护管理、河道、街道、老新村保洁管理、公共卫生间的保洁维修管理)、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实施了政府采购。
2008年,无锡市、市委发布《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意味着在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方面进行创新与探索。
以合同外包形式委托市场生产公共服务
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涵的界定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的起点。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较多,众多研究者倾向于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公共服务民营化"、"公共服务社会化"等概念等同使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合同外包"概念来自萨瓦斯,他认为合同外包就是政府通过与私营企业、非营利组织签订关于服务的合同,由私营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来组织生产公众所需的服务,而政府只是服务的提供者。
国内学者贾西津、苏明等认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通过契约化的形式,将公共服务外包给非营利组织,以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尽管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不同的意见,但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核心要素仍然是一致的,它包括政府、受托者以及合同外包,其中,政府是购买主体,购买的形式是合同外包,购买者必须是外在购买主体的受托者。
根据上面的认识,我们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解为政府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与生产的公共服务,以合同外包形式,委托市场主体(机构、企业等)来生产。政府根据市场主体所生产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支付费用,是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相分离的一种形式。
中西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比较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通过合同外包形式进行的。根据合同外包是如何完成的,国内外学者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划分为不同的模式。
◆西方三种模式:西方学者德霍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划分三种模式:一是竞争性购买。这种形式的购买以可被完全界定的服务、可实施广泛宣传和邀约、可作出客观奖励决定,以及客观的成本和绩效监控过程为前提。二是谈判模式。该模式适用于供应商较少的领域,能包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三是合作模式。该模式适用于资源缺乏、政府经验不足、高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条件下的政府购买模式。这种购买往往只有一个供应商合作基于相互信任、合同灵活可变,供应商与政府间关系平等。
◆我国四种模式:我国学者根据生产者和购买者是否有独立性和竞争性的原则,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划分为"独立关系竞争性购买(又称契约性购买)、独立关系非竞争性购买(委托性购买)、依赖关系竞争性购买(又称形式性购买)、依赖关系非竞争性购买"四种模式。
公共机构提供私人生产促效率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在于公共品提供与生产的理论。所谓公共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和劳务,由于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应由政府来提供。为了保证其提供,税收是实现提供的最佳融资手段。
公共品由政府提供,并不一定意味着由政府生产。公共品的提供是谁"出钱"的问题,公共品的生产是由谁"制造"的问题。公共品的提供和生产可有如下搭配方式:即公共提供、私人生产;公共提供、公共生产;私人提供、私人生产。如果公共提供、私人生产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好的绩效,公共品就应由私人生产。公共提供、私人生产仅是公共品提供与生产的一种搭配方式。
区分公共品提供与生产这两个概念是公共品私人生产的理论基础,其搭配方式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探究购买服务更好服务公众
对于可以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相分离的公共服务,实行政府购买十分必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政府转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的需要日益迫切,从全能型的大政府向有限和有为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因此,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外包,从公共服务直接生产者和提供者转变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与监管者,为各个公共服务的生产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减轻政府,也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改善服务质量和效率 如果政府将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集于一身,由于没有竞争对手,从而无竞争压力,导致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的劣质和低效。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情况下,由于有多个市场竞争主体参与竞争,这些主体会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员工素质、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等多个方面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在确保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购买费用较低的市场主体生产公共服务。当政府自己组织公共服务的生产时,会增设机构、扩大人员、追加经费,"因事设人",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
★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突出特点是法制健全、人际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各方利益有效协调,社会稳定有序公平。通过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可以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服务领域,调动社会力量,增强创新活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编自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汇编的《2014年政府采购课题与调研报告汇编》"推进我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策研究"一文,该文由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执笔。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河南洛阳政采引入PPP模式
下一篇:黑龙江中小企业服务纳入集采目录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