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吉利转型成功 关注车内环保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
访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吉利转型成功 关注车内环保
■ 本报记者 葛胜征 文/摄
“汽车狂人”李书福总会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的掌舵人,李书福对刚出台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征求意见稿》)三缄其口,保持低调。另外,在今年的两会上,他只提了一个《关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防范车内环境污染的提案》,这与此前他在两会期间动辄提出五六个提案的做法大相径庭。
受惠政策扶持 自主品牌当自强
《目录征求意见稿》中的数百款车型为自主品牌,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扶持自主品牌的最给力政策。受其影响,很多上市自主品牌车企的股价上扬了。3月2日,吉利汽车股价升了2.94%、长城汽车股价升了2.075%、比亚迪汽车股价升了1.42%。
对此,李书福认为,《目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体现的是中国的自信及中国汽车工业和世界其他汽车工业平等发展观念。中国政府采购就应该买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汽车,况且,世界各国都是买自己国家的汽车。
“但也不能光靠政策,汽车企业还应该把国家的一片苦心变成动力,不断努力,使自主品牌在技术上不断领先,在品质上不断提升,在服务上不断优化,不辜负国家对自主品牌汽车工业的期望。”
车内空气质量须强制把关
与往年不同,今年,李书福只提了一个《关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防范车内环境污染的提案》。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李书福集中“火力”,向车内污染“开炮”。
他在提案中表示,对于车内环境污染,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其与高血压、艾滋病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而人们在购车时往往会忽视车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伤害。实际上,在车厢这一狭小的空间内,存在着大量的有害气体。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权威机构的调研报告显示,车内空气中所含的TVOC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相比,平均超标30%;菌落总数与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1级参照对比,平均超标77.65%;与新加坡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相比,平均超标255.30%。
2011年10月27日,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规定了车内空气中8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设定限值,自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指南从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在车内污染方面的维权有了依据,但该指南并非强制性标准,还没有法律约束力,不能从实质上对车内有害物质进行抑制。
因此,李书福建议,由国家环保部、国家质检总局牵头建立权威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发布机构,并定期对市场上的新车空气质量进行抽检、发布,对各地检测机构要求必须通过国家的资质认证,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转变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中高端定位 以企业文化塑好形象
自主品牌当年为了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先从低端的经济型车入手,当时,为了追求性价比,不得不牺牲品质,这给用户造成了自主品牌价格低、质量次的不良印象。因此,自主品牌要有更大发展,就必须改变负面形象。
对此,李书福表示,吉利当初也走过造低端车的道路,但是很快发现,造低技术、低附加值的车是没有前途和竞争力的。因此,吉利实施战略转型,确立了“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发展战略。国产汽车要面向未来,必须定位中高端市场。
“国产企业应全身心做好自主研发,同时吸收同行业发展经验,整合全球资源,全面提升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李书福说。
对于如何提升自主品牌的形象,李书福认为,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是提升品牌形象的根本,但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百年老店一样,最重要的是口碑的积累与传播,国产汽车的品牌形象提升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