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徐建一:由“大”变“强” 自主创新是核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徐建一 摄影/修霄云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 修霄云) 2010年年底,57岁的徐建一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升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位一汽集团的掌门人除了考虑如何带领一汽集团领跑“十二五”外,也在关注着我国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建言献策。有了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企业才能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本土车企强则产业强
“中国是一个汽车大国,但远不是一个汽车强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说,“十一五”期间,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年产量由571万辆上升到1826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由2365万辆上升到6539万辆,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但还只能说是“大而不强”。
从产业贡献看,整个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2%;从创新能力看,中国专利以外观设计为主,涉及核心技术的屈指可数;从品牌影响看,自主品牌汽车尚不具备海外规模发展能力,品牌影响力弱于合资品牌。
徐建一认为,面向“十二五”,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一汽将勇于担起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即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世界汽车品牌,以研发、产品、制造、营销、管理五大体系为重点,打造“品质承载责任、技术创造优势、创新引领未来”的品牌内涵。
“十二五”锁定自主研发和新能源
推动我国汽车行业自主发展,应该以科学发展为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徐建一认为:“最根本的还是靠科技,大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他说:“对于一汽集团来说,首先应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用足、用好研发资源,打造国内最优、世界一流的自主研发体系。”
徐建一介绍,“十二五”期间,一汽将围绕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核心技术掌控能力,利用掌控的资源和成熟品牌,重点发展汽油机的节能环保技术、柴油机的节能环保技术、变速器的节能技术、电动转向轻量化技术等,实现轿车开发的全面自主化和商用车自主研发的国际化,使一汽的自主乘用车国内领先、商用车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政采助力自主品牌200万辆目标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一汽最能感受到政府采购的重要性,中国最早的公务车采购就是从一汽开始的。当听到《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问“如何看待自主品牌和政府采购之间的关系”时,徐建一冲口而出的一句“政府采购好”表达了他最直观的想法。
根据一汽集团“十二五”规划,2015年产销目标为5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据200万辆。业内人士认为,一汽要实现200万辆自主品牌的销量,不能缺少政府采购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如果一汽高端品牌红旗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上市,依照目前高端公务车市场主要被奥迪把控的局面,红旗要占据一定的市场,必须首先在公务车市场被认可,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在个人消费市场打开局面。从一汽角度来看,国人对红旗厚重的“国车”情结,也使得即将面世的红旗把开拓公车市场作为主要的销售目标。
据了解,目前一汽轿车奔腾B70在政府市场的销量不错,中央国家机关也曾经采购了一批一汽奔腾车给中央各部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