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光学给投影机装上“中国芯”
中光学正以全产业链为后盾,挑战日系品牌在光学领域的主流地位,为国内光电产业破局
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中光学的名字十分陌生。而作为索尼、爱普生、蔡司和佳能等世界级光电公司的长期协作企业,中光学在光电行业的名头非常响亮。消费者在使用这些国际名牌产品的时候,中光学一直充当着“幕后英雄”。
从幕后走到台前
如今,幕后英雄已不满足于默默无闻的角色。
9月16日,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在总部南阳正式推出了其光电产业自主品牌--“中光学·COSTAR”,发布会现场中光学旗下包括投影机、大屏幕、微投等在内的全线产品一同亮相。至此,这个“潜水”四十余年的国内光电行业巨头正式浮出水面,开始“扬帆起航”。
在我国光电领域市场,日系品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以政采市场投影机为例,爱普生、索尼、NEC、日立等日系品牌一直占据着销量排行前几名。国产品牌联想、雅图、海尔等虽在文化信息共享等项目中有所斩获,但比起日系品牌仍有很大的差距,难以挑战日系品牌的主流地位。在光电领域,除了技术作为先决条件外,制造工艺能力也是市场竞争的主要焦点,而两者都具备的国内企业几乎寥寥。
与其他国内品牌相比,有着光电航母之称的中光学更具先天优势。“中光学已经拥有雄厚的技术资金实力和强大的光学产品及元件制造能力,今天中光学推出COSTAR品牌可谓水到渠成,我们有信心与市场上任何一个国内外品牌一较高下,更有信心与行业内先进的企业和产品掰掰手腕,彰显中国民族产业实力。”中光学品牌发布会上,中光学集团总经理张守启这样阐述了中光学的责任和使命。河南南阳,从这里走出去的诸葛亮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张守启的这番话,也被认为是中光学的“出师表”。
构建光学领域完整产业链
在品牌层面,中光学是个新来者,而在产品和技术层面,中光学可称得上是行业“巨擘”。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直属公司,中光学集团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拥有国内领先的光学薄膜核心技术和最大的生产能力。
据张守启介绍,中光学是国内一流的光电企业,光学元件研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能力位居国内前列,年产能达1亿件,合色棱镜、TIR空气隙棱镜和投影系统透视等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光学薄膜装备水平与产业化水平国内领先,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在投影显示产业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已形成了年产150万套投影系统光学元件、23万台光学引擎、10万台投影机、3000单元大屏幕投影拼接系统产品的能力。中光学同时具有较强的光学设备、改装车和电梯等产品研发生产能力。此外,中光学拥有一流的加工设备和一流的制造工艺,形成了国内着名的光学冷加工基地。中光学已全面构建起从研发、生产、营销、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投影及大屏显示产品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先进的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制造能力,让中光学全线产品亮相显得“星光熠熠”。在大屏幕领域,中光学拥有DLP大屏幕拼接系统、DID视频显示系统、图像融合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四大系列产品以及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指挥调度解决方案、多媒体显示解决方案、视频会议显示解决方案等四大方案产品。在投影机领域,中光学拥有3D投影机、短焦投影机、全能投影机、6A硕士液晶投影机、工程高亮液晶投影机等系列产品,娱乐应用、教学应用、大屏幕图像融合、军用多功能播放系统等四大投影应用解决方案,为差异化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此外,中光学自主研发设计的微型投影机是全球首款集DLP技术、1080P硬解码、蓝牙文件传输、WinCE6.0操作系统等四大世界先进技术为一体的高端微型投影机。
光学之星冉冉升起
“COSTAR中的C代表中国,O代表光学,STAR代表星,COSTAR表示中国光学之星,中光学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光学领域的明星。”在发布会现场,中光学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顾岩这样解释了COSTAR的品牌含义。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内光电产业中,拥有投影机、大屏幕以及微投等全线光电产品的企业几乎全是国外企业和品牌,民族品牌则更多地在某一领域拥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像中光学拥有全线产品的企业寥寥无几。
中光学此前已完成了技术与制造能力的双重积累,凭借着光学元组件、光学部件、高性价比的投影系列整机制造等国内最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强力支持,中光学一登场便展现出一种巨人姿态,这让我们对中光学的未来有更多憧憬。COSTAR这颗光学领域的新星,很可能搅动国内光电市场,并带来光电市场产品的重新洗牌。从幕后走向台前后的中光学,能否顺利开启其“扬帆起航”之旅,还要看日后市场的反应。
下一篇:地源热泵国产品牌“设计”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