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中国电梯协会任天笑:电梯采购须重视安全保护功能

作者:宋绍彩 发布于:2008-07-07 11:20:1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电梯是载人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必须将安全运行放在首位。电梯的安全首先应是对人员的保护,同时也要对电梯本身和所载货物以及电梯所在的建筑物进行保护。安全保护功能措施较好的电梯设备,在评标过程中应当给予相应的加分。” 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对电梯采购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访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

  安全要求写入标书
  
  近日,在一些电梯采购招标文件中,可以发现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这一项评分标准中,对电梯安全保护功能措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给予一定的加分。据观察,安全保护功能措施情况这一项评分标准最高分占到4分,可以看出安全电梯已逐渐受到采购人、采购中心的重视。
  
  任天笑介绍,电梯安全装置一般包括限速器、缓冲器、刹车、限位开关、安全钳等,任何一项装置安全不达标,都会给电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他还举例说到,限速器是限制电梯运行速度的装置,一般安装在机房,当轿厢上行或下行超速时,通过电气触电使电梯停止运行,当下行超速电气触点动作仍不能使电梯停止时,速度达到一定值后,限速器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夹住导轨将轿厢制停。当断绳造成轿厢(或对重)坠落时,也由限速器的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使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安全钳的作用就是接受限速器操纵,以机械动作,将轿厢强行制停在导轨上。缓冲器位于行程端部,是用来吸收轿厢动能的一种弹性缓冲安全装置,起到最后一关的保护功能,以保证乘客和电梯结构的安全。
  
  通过任理事长对电梯安全保护装置作用的解释,不难发现,安全保护措施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电梯能否正常运行,安全保护功能不强也将危害到人身安全。
  
  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执行
  
  “电梯生产技术性很强,在生产过程中就要求企业把安全要素考虑进去,这样就会排除了很多安全隐患,目前国家电梯安全的统一的标准是GB7588,与欧洲电梯安全标准是统一的,这就要求厂家生产出的产品在安全方面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否则就视为不合格产品,就不能够进入市场。”任天笑这样说到。
  
  据了解,国家强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将在本月实施。今后,新建住宅小区、写字楼安装电梯时,电梯须配备能发出呼救信号且可对讲的报警装置,同时该报警装置应与纳入小区规划的永久性消防救援服务室相连,并配备专人值班。另外,对在用电梯也建议安装可对讲报警装置,对于那些没条件安装的须做到电梯内装有报警警铃,以及有手机网络信号覆盖,且保证在电梯救援服务处所内能清晰听到警铃声。
  
  任天笑介绍,电梯安全装置不光体现在生产零部件上,对值班室人员配置以及救援服务系统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少施工单位在电梯验收前经常会临时布线,随意搭盖一个救援服务室以应付验收,通过验收后,临时布置的报警系统就被闲置,无法起到应有的救援作用,导致电梯困人时无法及时援救。从本月起电梯报警装置线路、救援服务值班室设置,将严格按施工规划统一布置,对于临时布置应付检查的,将不予通过验收。
  
  “维保”是安全的坚强后盾
  
  “电梯零部件达到安全标准只是一方面,电梯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也会偶尔出现一些故障,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么后续维保服务对电梯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任天笑强调说。
  
  去年年底,《北京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修订稿)》中规定,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单位应当至少每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30分钟内应赶到现场实施救援,否则将可能面临5000元以下罚款。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单位应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设立24小时日常维护保养值班电话,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实施救援;日常维护保养的记录须归入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档案,档案至少保存四年。另外,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须协助使用单位制定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等。除了日常保养之外,电梯还应当进行定期检验,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任天笑表示,这项办法出台,是加强落实电梯安全保护功能措施的重要补充。目前很多电梯企业中标相关项目后,维保服务都是交给物业公司来负责,但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服务水平很难到位,如果厂家能够定期参与维保服务,必将大大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电梯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造成电梯事故的原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两者互为因果。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教育或管理不够引起的,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则是长期维修保养不善造成的。引发事故的原因,人是第一位的,因为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管理等,都是人为的。比如,操作者将电梯电气安全控制回路短接起来,造成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处于不安全状态的电梯,又引发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
  
  预防电梯事故最根本的是要做好教育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采取教育措施。教育措施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电梯的发展始终围绕着高质量、低成本、节能、环保等要素,电梯更高的安全性能也是追求的目标之一,由于在用电梯还时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因此人们还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来加以预防,除了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之外,还需要增加相应的安全设施,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新的安全理念。
  
  其次,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措施贯穿在电梯制造、设计、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以及使用的过程中。从安全角度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坚持设计标准,满足安全要求;有完好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装置;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部件或电路,及时予以技术改造,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最后,加强管理。管理措施是指物业管理公司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定期组织学习有关电梯维修保养标准,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救援演练,同时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工作。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