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 甲醇应用难题基本解决
国家八部委联合下发的甲醇汽车推广政策近日起业界广泛关注。那么,甲醇有哪些优缺点?推广应用要注意哪些问题?就此,《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了业内知名专家、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春德。
甲醇“三难一腐”已解决
事实上,我国研究甲醇及相关技术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基本与国外同步。在早期,甲醇作为燃料具有“三难一腐”的缺点,所以较难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姚春德解释,甲醇“三难一腐”问题主要表现为,甲醇着火温度为450℃,柴油仅为230℃左右,简称着火性不良;甲醇饱和蒸气压仅为柴油在同样温度下的一半,不容易蒸发;甲醇是极性分子,柴油为非极性,所以相互不溶。另外甲醇对注入铜材、铝合金和橡胶有腐蚀性。
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姚春德团队基本解决了甲醇的上述缺点,从甲醇燃料的混合气形成方法上解决了蒸发性不良,主要方式是依靠高压喷射雾化并结合强气流掺混。形成的混合气在气缸中用柴油引燃实现一起燃烧,解决着火性不良。甲醇的混合气与柴油分开形成,采用气缸外分开供应,缸内两者一起燃烧方式,解决不溶的问题。至于腐蚀性问题,主要采用耐醇的新材料,如陶瓷类来解决。
姚春德强调,以当前的技术,甲醇在气缸外形成混合气,在气缸内与柴油一起燃烧,自然柴油消耗量减少了。减少的量称为替代率,现在可以达到45%。可以说,目前甲醇在柴油机上应用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甲醇生产成本低廉
甲醇作为燃料具有燃烧清洁,无烟碳排放等优点。但是,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种类选择较少等问题,也使得甲醇汽车推广困难重重。
姚春德介绍,甲醇在我国发展和应用大概有40年左右的历史,目前在很多方面已经领先世界,之前没有国家补贴之类的鼓励措施,能取得现在的成绩说明其生命力强大。主要原因还在于甲醇具有原料丰富、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好用的优势。
姚春德认为,《指导意见》解决了甲醇汽车的合法性问题,将大大有利于甲醇汽车的推广。当然,目前甲醇在运输、加注和基本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甲醇汽车逐步推广,加注站也会逐步建立。另外甲醇常温常压下是液体,不存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和汽柴油相似,只要社会需要,甲醇汽车一定可以发展起来。
关于甲醇推广应用,姚春德建议,一是加强科普和宣传,让公众增加对甲醇的认识和理解;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宽容,认真理解《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在有条件的地区给予鼓励;三是甲醇使用的有关标准建设要跟上。
最后姚春德强调,甲醇不易蒸发,溶于水,使用安全;甲醇含氧,燃烧清洁。推广应用甲醇,特别是在柴油机上应用,可以减少炭烟和氮氧化物排放,会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出一份力量。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篇:甲醇汽车迎来政策利好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