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 验收人员验收对象均随机抽取
如何做好履约验收•地方做法
编者按 履约验收是整个政府采购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采购各方尤其是采购人和代理机构,往往在这个环节放松警惕,这种重采购轻验收的做法,导致供应商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等行为时有发生,既损害了采购人的合法权益,又使得财政资金得不到有效使用,影响到了政府采购的社会公信力。
对此,《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将管理链条向两头延伸,加强了对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的管理。各地也都逐步认识到履约验收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
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要大力推广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就在近日,四川省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在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环节,采取了验收人员和检验对象“双随机”的抽取方法,为政府采购再上一道“紧箍咒”。
验收人员随机抽取
某一天的一大早,刘柯佚驱车来到资阳市某单位,参加该单位采购的专业检测设备的验收活动。但这一工作,本不在他的本职工作范畴之内。“我是交易中心工程科科长,这次验收被随机抽到了。”
据了解,交易中心对参加验收的工作人员,均采取随机抽取的形式,从而避免传统验收方式中因检查人员相对固定而引发的一些“任性检查”现象。刘柯佚说:“交易中心工程科、综合科多位同事都参加过货物验收,这种随机抽取的方法,使供应商想私下‘勾兑’也没法。”
不过,刘柯佚只是验收的第一道关卡。
验收开始后,他对货物的数量、外观、供货公司等客观条件一一进行核对,待他的工作完成后,第二道关卡的把关人--通过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紧接着上场。
据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政府采购货物涵盖万千种类,小到图钉、打印纸,大到汽车、大型精密仪器,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很难全面了解这些货物的性能。所以,对于此类货物,交易中心会从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对货物的综合性能进行检测。
对此,成都大学副教授李桂玲认为:“交易中心根据政府采购操作实际,在‘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环节上作了创新,在维护公平的同时也保障了验收质量。”
验收对象随机抽取
这次验收活动,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库专家丁鸣,专门从成都赶赴资阳。
面对30多台专业检测设备,交易中心要求他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其中的6台进行测试。“验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所有货物进行编号并依次随机抽取,如第1台先从全部编号中随机抽取,第2台再从剩余编号中随机抽取……以此类推,直至全部编号抽取完毕。”丁鸣说。据了解,交易中心将随机抽样的比例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20%,扩大了随机抽取的覆盖面。
两个多小时后,验收工作结束,由交易中心、采购人代表和评标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共查出4台不符合采购文件要求的机器,责令供应商立刻返工。
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验收不合格,肯定直接返工。对于验收合格的货物,交易中心还准备了一道‘随机’关卡。”
据介绍,验收合格后,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还会随机抽取社会关注度高、资金量大的采购项目,复核该项目的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响应程度、技术参数等,若发现不一致,将拒绝打印付款通知。“下一步,交易中心还准备随机向社会公布抽查情况及处理结果,并建立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制度。”交易中心该负责人如此说道。
(政采信息)
黑龙江 “分段式”验收堵塞各环节漏洞
本报讯 履约验收是政府采购活动的末端环节,也是保证采购质量的关键。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继续加大合同履约验收力度,按照《黑龙江省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合同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项目依法组织实施履约验收工作。截至6月末,采购中心共完成了28个项目的履约验收工作。
为防止供应商在前期生产环节出现“以次充好、抽条缩水”的现象,给正常的验收工作带来难度,采购中心采取“分段式”的履约验收方法,如对家具类的采购项目,对成品下料、制作过程、上漆组装等各个加工环节,都进行阶段式验收,堵塞了以往家具项目最终履约验收时可能出现问题的漏洞,确保了合同履约的质量。
实践证明,这种验收方法既能全过程监督供应商履约,也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大大降低了不必要的损失。这种“分段式”的合同履约验收方法,有力震慑了供应商的违约行为,维护了合同履约的公正性,确保了采购产品的质量。
合同履约验收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有效保护采购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需求,又可以有效保护供应商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今后,采购中心将加大合同履约验收力度,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验收办法,堵塞合同履约环节出现各类问题的漏洞,维护合同履约的公正性与严肃性。
(政采信息)
安徽合肥 验收小组须为三人以上单数
本报讯 安徽省合肥市通过明确履约验收方式、严格履约验收时间,加强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管理。在履约验收方式方面,合肥市明确,政府采购货物的履约验收由采购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可选择自行验收、邀请专家参与验收或者委托第三方验收。除技术要求不高或金额较小的货物类采购项目,验收小组均要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并明确验收的责任人。
在履约验收的时间方面,要求采购人在收到货物后的7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活动,大型或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还要按照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执行。如在规定时间内采购人无故不组织项目验收,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将由采购人承担。验收小组完成验收后要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的3个工作日内,采购人要将验收报告报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备案;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约定进行处理。
(财文)
广西 采购人是履约验收责任主体
本报讯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明确采购各方在履约验收中的职责、验收结果公开等方面对政府采购履约验收进行规范。
强化主体责任,保障采购质量。《办法》指出,采购人是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工作的责任主体,应依照政府采购合同规定组织好验收工作,及时处理履约验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采购人可以根据实际自行组织验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信息公开透明,公告验收结果。《办法》明确,采购人可邀请本项目的其他投标人参与验收,其意见也作为验收书的参考资料一并存档。属于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采购人还应将验收结果在广西政府采购网上向社会公告,公告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项目,采购人应将验收结果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告,公告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明晰各方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采购人、验收小组成员、供应商、代理机构以及监管部门的职责;明确了对履约过程出现变更、追加、中止或者终止等情况的处理方法;进一步规范了验收程序和要求、验收过程发生争议解决、采购资金的结算等事宜。采购人在履约验收活动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办法》旨在规范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行为,保护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合法权益。(桂采处)
下一篇:前期需求要明确 后期沟通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