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频发 维保产业链哪里出问题了
“做好电梯维保 减少不必要伤害”专题报道(中)
电梯退役时间无明确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发出两点特别提醒:2003年以后新增电梯比较多,这些集中新增的电梯将集中老化,安全风险较大;目前新电梯比较多,若不注重维修、保养等问题,老化的速度会更快,出现“未老先衰”,未来电梯风险会越来越大。
因为设计、年龄、经费、业委会构成等原因,老小区正在遭遇电梯老龄化尴尬。浙江省质监局表示,从使用运行和定期检验等情况看,使用年限较长(特别是超过15年)的电梯,由于机械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疲劳、磨损、老化等因素,其故障和安全隐患会明显增多。
浙江省电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琪冰表示,没有电梯整体使用年限这个说法的,也就是说电梯没有使用寿命之说。按照常规,一般15年至20年后,为保险起见,重大部件都需要重新更换。但现实是,电梯到了使用年限后很少会被报废,有相当一部分老旧电梯仍在带“病”运行。
质检总局近日发布的《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将于明年2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有效缓解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
原厂维保比例低
维保是确保电梯日常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然而,当前电梯维护保养行业属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现行特种设备安全法又偏重于对电梯制造、维保单位进行事前资质管理,却对日常工作没有考核机制。通过降低服务质量,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导致“质次价低”的维保公司充斥市场。
由于原厂维保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信誉度高等特点,欧美发达国家原厂维保率非常高,美国高达80%,而我国原厂维保率仅占20%,生产厂商无法成为维保市场的主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有关部门有必要将电梯维保工作纳入电梯制造单位售后服务范畴,构建以制造单位为主的维保体系。
使用管理者不重视电梯维保
电梯行业内一个公认的说法是“三分靠产品,七分靠维护”。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国家电梯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毛晓松表示,电梯能否安全运转,主要取决于生产、安装及维保三个环节。而维保是电梯全寿命周期中的关键环节,电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维保质量。
快客电梯董事长黄连永分析,电梯后期维保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质保期,一般在一年到三年,在此期间由厂家负责免费维护保养。过了质保期,电梯的使用单位就要自费保养了。
根据《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每15天就需要保养一次,一年下来会产生很大一笔费用,很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在这个需要自费的保养期里,为了节省成本,忽视了电梯维保或选择维保单位只看价格,从而引发各种问题。
对第三方维保监管不到位
“电梯维保市场与汽车维修市场类似,从某些方面看,电梯原厂商类似于4S店。”某第三方维保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举例说,如果电梯厂家对小区电梯的维保报价是每台1万元,那么,第三方正规的维保公司出价可能只有一半,一些小公司甚至更低。
一些物业公司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维保公司,对电梯维保缺乏监督动力。快客电梯董事长黄连永说,比如一些物业会找电梯经销商来进行电梯维保,为节省人工成本,本来一个工程员工维保20台电梯就饱和了,但实际名下却派了60至80个电梯名额给他,这样很容易造成维保不到位,出现各种安全漏洞。
不过,对于电梯行业第三方维保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应该公允地看待,不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第三方电梯维保公司是市场不可缺少的补充。”行业资深人士反复强调,全国360万台的电梯保有量,如果光靠原厂维保,根本不可能覆盖到所有项目,需要依靠维保企业共同支撑。
“作为专业、规范的第三方维保公司,因为长期给各种品牌的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在技术上是有专业优势的。从收费价格上讲,也比原厂维保要便宜,因此是一个性价比颇高的选择。”上述人士表示,电梯维护保养交给第三方公司,这是趋势,关键在于对其的监管要到位。
专业维保人员缺口较大
随着电梯数量快速增长,其安全管理、监管问题日益凸显,电梯专业维保人员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业内人士表示,一个电梯维保人员普遍需要维护50台以上的电梯,而质监部门推荐1人维护30台电梯。
日立电梯杭州工程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在品牌电梯厂的维保部门,一个新入行的员工要成为一个熟练的电梯维护保养技师,一般需要4年左右。熟练电梯保养技术人员的月薪在六千元以上,即便如此,电梯维保公司还是很难招到人。
“电梯维保不是一般的服务行业,它对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上述负责人介绍,这一行业涉及机械、电工等多行业知识,是一门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同时,电梯维保还需要操作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所以说这还是一门良心活。
从事电梯维保业务,准入门槛到底有多高?浙江省质监局专家表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只有电梯制造单位或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才具备电梯维护保养的资质。目前,国家对电梯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实行许可制度,并都有明确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备相应的资源条件;二是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相应的资源条件主要指专业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数量及职称、专业、持证项目,生产工作场所及生产设备设施、检测试验设备等。
监督抽检工作不到位
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是各地质监部门的法定职责。但如果电梯通过了年检却出现问题,地方质监部门就面临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尴尬。政府监管“大包大揽”也造成电梯管理单位、使用单位没有压力和动力去承担电梯安全工作,产生“政府依赖症”、“年检依赖症”。特别是随着特种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数量却明显不足,传统监管模式已渐渐走入“死胡同”。
针对政府监管职能错位问题,地方质监部门应在定期检验的基础上,建立监督抽检检验机制,工作重点从定检转向按比例实施的监督抽查,完成从“运动员”向“裁判员”的角色转变。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共安排1900万元专项抽查资金,重点安排监督抽查举报投诉较多、使用年限较长及公众聚集场所等的电梯,覆盖电梯制造、维保、使用各个环节,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并定期向社会通报。
维护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全国已有11个城市建成并运行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覆盖在用电梯53万台。这些平台统计的上半年信息显示,通过平台共处置故障23000多起,平均每天解救乘客120多人。
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称,未来将加快在全国推广建设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一旦乘客困梯,在拨打物业、维保企业电话无果的情况下,可以拨打公共服务号96333,由平台工作人员指挥就近的联合救援站实施救援。
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对电梯维护管理人员加强培训。荆州电梯事故的现场监控视频显示,事发时,有三名工作人员在电梯的顶部踏板附近。发现向柳娟被卷入电梯后,有工作人员试图将她拉出,但未能成功。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本该是一场可以避免的伤害。首先,工作人员已经提前5分钟发现了问题;其次,每个手扶电梯的下方都设有红色的紧急停止按钮,倘若商场工作人员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按下紧急停止按钮,也许被害人不必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整理/佟丹)
上一篇:三大原因致电梯事故频发
下一篇:协作联动 全力做好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