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浏览器事件回头看
自主创新 应有评判标准
今年8月,红芯国产浏览器被曝并非自主创新。事件发生后,红芯方面包括创始人陈本峰始终表示,有创新,并未抄袭。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也曾对外回应称,红芯浏览器虽然包含Chrome文件在里面,但并不算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
那么,红芯浏览器是否是真正的自主创新?使用开源代码能否保证安全可控?带着这些疑问,《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国家电子政务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李荔。
软件自主创新 标准须明确
“我们要客观的看这件事,不能片面评价它的对与错。”李荔解释道。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国际上是认可开源代码使用的。但是开源代码和自主创新没有必然的关系。“不是说用了开源代码就不叫自主创新。”她认为,红芯浏览器自身是有一些自主创新在产品里的,但是确实夸大了宣传。到底什么是自主可控?在软件开发中,使用多少开源代码或者怎样使用开源代码才算自主创新,这些问题在目前是没有相关标准的。
李荔建议,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找标准,给自主创新一个明确的定义。第二是提取客观的数据,分析出软件中哪些是使用了开源代码的部分,哪些是属于企业自己开发的部分。第三是通过第三方评估评测,梳理开源与自主开发的关系,对应用是否真正可控及整体代码的安全可控进行评估。通过权威机构来最终认定自主可控、自主创新的因素有多大,并接受监督。
“我们作为国家级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认为自主可控应该建立多维度的评测评估体系。”李荔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快推进制订相应规范,依据标准规范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结果确定你是造假的,那就要被相关主管部门追责。
抓住开源趋势 提升自主可控水平
在开源代码使用的问题上,李荔认为,事物都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开源这件事也一样。“开源当然是积极的,通过资源、知识共享,节约了开发成本,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从这个角度看,开源的公益性也要更大一些。同时,开源也带来一些挑战,比如部分开源代码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握,在使用上会因为看不懂而吃亏,但是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就放弃使用开源,闭门造车。逆流而上是不可取的,开源正在发展成为国际上的主流,我们应该抓住开源的趋势,结合客观评估评测数据,真正提升我国自主可控水平,减少争议,创造良好环境。”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