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 “青岛西海岸模式”可借鉴
作者:胡全福 发布于:2018-06-11 16:28:2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如何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如何让公共资源交易在“多、快、好、省”的同时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青岛西海岸新区牢牢牵住这个“牛鼻子”,按照“管办分离、阳光运行、网上交易、廉洁高效”总思路,先行先试,运用新模式、新标准、新技术统领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再完善、制度流程再优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良好政商环境,实现公共资源高效公平配置,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青岛西海岸模式”为行业深化改革树立了风向标。
简政放权 这里交易门槛一低再低
在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率上首先自我“瘦身”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深化改革的锦囊之一。“简政放权,精减手续、提升效率”就是从群众反映的最突出问题入手,让各项举措落实落细。
“仅进场交易项目全部实现免交易服务费一项,每年即可为企业减负约800万元。对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该中心财务负责人薛君表示。
从点滴入手,全面梳理规范交易办事指南、操作流程、招标文件、招标公告等,实施招标文件编制标准化、模板化,统一CA证书认证,推进通用共认。实行极限容缺受理,项目立项后即可启动勘察、设计、监理的招标、开标;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即可启动施工招标;取得施工图纸技术审查意见、招标控制价备案后,即可安排施工开标。简化招标受理流程,采取承诺书形式代替现场勘查。实行一次性受理备案制,坚决杜绝人为设置各类解释性、需二次提供证明性材料等现象,提高了申报和受理效率。招标文件实现电子审核,反馈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审核、反馈率100%。
“手续少了,效率高了,来新区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主体大幅增加,进场交易量迅速提升,交易金额逐年递增,瘦身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了新区公共资源配置良性竞争。”该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智星感慨的说。
为加快推进落实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将更多的公共资源交由市场配置,减少政府行政审批决定资源配置范围,推动政府简政放权。他们还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对接沟通,通过整合现有交易平台,创新监管机制,大胆试水,创新采用“军队办法、地方平台”的模式,积极主动服务国防建设,将涉及军民融合发展等特殊单位建设工程项目纳入场内进行交易,不断拓展优化平台服务效能。
“推动平台升级和改革向纵深发展,用改革成果推动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表示。
公正监管 这里交易竞争阳光透明
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大厅,前台鲜见办事群众。“如今很多事项都在网上办理,现场办事的人少了许多。”大厅工作人员张丽丽解释。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怀揣着这颗初心,青岛西海岸新区在2016年初,就先行先试,全省率先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开展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创新试点工作。跑深圳、去昆明、到合肥,他们不断“取经”,在一轮又一轮的研究论证,一次又一次的平台联调测试和加班熬夜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隔一年之后的2017年10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率先通过国家检测认证,成为山东省首家通过国家最高级别检测认证的电子交易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了全程电子化、网络化、标准化。
现场专家组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平台模式合理、理念先进、流程科学、运行稳定,实现了监、管、办分离,提高了招投标效率,强化了安全保密,降低了招投标成本,尤其是引入社会资本的运营模式有效减轻了财政压力,实现了平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该中心开评标科长赵磊表示:“现在我们新区交易项目从受理登记、信息发布、投标报名、专家抽取、评标评审、现场监督、中标公示、保证金收退、资料存档备查等环节都实现了全程电子化封闭运行,交易效率可以说由‘绿皮小火车’升级到‘和谐号动车’啦。”
为使交易全程透明阳光,该中心在硬件配套上更加用心。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记录机制,出台业务受理备案、开评标现场全程留痕、质疑投诉处置和档案资料管理等4个方面30余项系列制度办法,有效实现了交易监管记录的科学化设置、无缝化对接、绩效化提升;在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开标室、评标室、专家通道等主要交易场所专门增设了视频音频实时监控设备,对交易过程实施无死角监督;率先实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员机制,对纳入新区重点项目或敏感度、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民生项目,邀请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组建了公共资源交易咨询委员会,邀请其参与招标文件评审,帮助处理交易中的疑难杂症;全市率先对采用合理标价(合理范围低价)评标法的建设工程施工、监理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的同类工程、业绩进行网上公示。同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查询投标单位是否有失信信息,凡列入失信名单的投标人,一律取消其投标资格;全省率先建成了投标主体、评审专家、中介服务机构等“1+4”诚信考评体系,近年来先后对4名专家、118家投标人和6个代理机构的失信行为进行了相应处理。
优质服务 这里交易环境赏心悦目
如何提高办事效率?如何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如何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一班人面前的一道道时代考题。
交易进场“零门槛”、交易过程“零拖延”、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服务“零距离”,该中心很快就找到解题的方程式。结合新区“项目落实年”三大战役挂图作战精神,及时出台《青岛西海岸新区应急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全力高效规范推进项目交易,研究制定了《项目落实年挂图作战实施意见》,在交易大厅公示“挂图作战推进保障进度图”。
该中心开标科工作人员王勇是一名转业军人,他介绍到:“现在,我们是以打仗的姿态开展工作,实行专人专办、销号管理,挂图作战项目都是提前预约开标,优先保障,节假日一样加班加点全力推进。所有重点项目一律当日开、当日结,连夜评审也要完成任务,不能让重点项目在我们这个环节耽误时间。”
全面实行业务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制,11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事项目录》进一步优化了交易流程、精减手续、压减办事环节及资料,缩短办理时限,实现了让服务对象少跑腿、快办事。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民利民的优质服务的同时,更为新区重点项目落地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里工作人员业务娴熟,不仅办事速度快,而且服务态度非常的好。”正在大厅咨询办理业务的青岛信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安丰艳表示。
在该中心会议室醒目位置有一面荣誉墙,“2016年度全国优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7年度全国优秀公共资源交易机构”、“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等奖牌星罗其间。
变标准服务向优质服务跨越是该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锦囊。该中心在窗口形象、业务水平、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梳理制定办事流程,增强办事引导,提高服务水平,将耐心与细心贯穿服务全过程;在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业务流程基础上,该中心分类建立发布了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受理等9个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及其配套服务指南,确保服务对象知情权,提升了交易业务透明度;该中心出台了《关于开展服务对象评议中心工作人员活动的实施方案》,每月邀请服务对象对一线每名工作人员的态度作风、效率质量、专业水平、廉洁自律等方面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自我加压,强调人性化,让窗口服务更有“温度”。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真情服务一次次赢得了招标人和投标人的认可,并为其点赞。
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放管服”改革的大潮中,相信政通人和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定能趁势扬帆,勇立潮头。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