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梯吞人”事件三大警示
“扶梯吞人”事件将维保推到风口浪尖(中)
今夏电梯行业注定不平静。沈阳华阳国际大厦电梯滑落致12人受伤事故尚未平息,湖北荆州安良百货商场“扶梯吞人”事件再次上演,一时间,电梯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电梯事故频繁上演,带给我们什么警示呢?
警示一
严把产品设计关
在电梯设计、制造、安装、维保、管理等安全链条上,任何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任意一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事故。
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表示:“此起安全事故让人诧异,也让人心痛,单从相关媒体报道来看,无法确认具体事故原因,但做好电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在每个环节把好关。”
张乐祥认为,产品设计首先要过关。产品是按照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设计有问题,就会留下安全隐患。据了解,之前就有自动扶梯因设计缺陷导致扶梯逆行事故发生。
根据相关规定,自动扶梯出入口机房盖板均采用具有防滑凸纹的不锈钢板并牢固附以耐腐蚀金属承重层,盖板支撑座也应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不锈钢制作,这些使得电梯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腐蚀能力,能够承受高峰期乘客载荷。
自动扶梯出入口地面盖板和梳齿板的设计为板与板相扣而非直缝,这样能有效阻止泥沙和雨水直接进入机房。盖板设安全开关,当地板被打开时,扶梯不能运行,只能用维修控制盒操纵。
业内专家分析,如果扶梯产品设计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且通过合格验收,一般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故。
警示二
电梯维保要科学合理
作为电梯安全的重要一环,日常维保至关重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约60%的电梯安全事故与维保不到位有关。
“不管电梯事故真正原因是什么,维保单位都有很大责任。在正常维保的情况下,不可能留下这么大的安全隐患。”国内某电梯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根据行业要求,手扶电梯两端机箱安装空间上方的踏板都有触发装置,一旦打开踏板或者踏板掉落,电梯会迅速停止,根本用不了9秒,此次事故发生很可能是维护缺失。
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发生 的“扶梯吞人”事件是因为商场在做电梯检修,电梯上到最高的时候是由一块铺板跟地面做衔接的,但检修完后,工作人员只铺了铺板,忘记上连接螺丝,这才导致人一踩上去就踩空了,并瞬间被电梯卷进去的悲惨事件。
张乐祥表示:“电梯的维保一定要科学合理,且有专业的维保队伍,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维保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很多事故都是在电梯刚维保后不久发生的,就是因为维保人员在维保时动了不该动的地方,或者没有对关键部件维护保养。”
本次事故扶梯的维保单位是否具备相关资质?维保流程是否得当?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调查。
警示三
现场管理不容忽视
从事故视频录像来看,在女子抱着孩子乘坐扶电梯时,电梯出口处已经有工作人员在等候,难道她们已经知道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如果电梯在检修中,现场为何没有警示牌?
“如果电梯处于维修中,商场应在扶梯进口处设有围挡、警示牌,禁止行人出入,从视频来看,这些都没有,现场管理令人堪忧。”张乐祥说。
视频画面显示,当女子被卷入时,工作人员都在试图拉出被困女子,但无人去按紧急停止按钮,出事前商场是否有电梯事故的相关应急处置预案?工作人员有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这些都是大大的问号。
类似的电梯事故并非第一次发生。2013年5月,湖北某市超市自动扶梯在运行时发生抖动,维修人员检查后发现需要更换配件,就没有将拆除的踏板及时安装还原,而是将空缺的踏板孔洞隐藏在底部。维修人员在将盖板盖上后,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禁止人员通行,最终导致1名乘客坠落至桁架内死亡。这些事故对现场管理的警示作用不可小觑。
(宋绍彩)
上一篇:“扶梯吞人”定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