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号令框架下联合体质疑和处罚之探讨(下)
联合体属于行政处罚的对象吗?
作者:倪剑龙 发布于:2018-01-29 14:51:2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背景案例
A公司和B公司组成联合体参与某工程投标,后经查证,联合体成员A公司存在提供虚假资料的违法行为。那么对于联合体成员A公司的这一行为,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如何实施处罚?联合体一方违法,能处罚联合体吗?能否同时处罚A公司和B公司?对联合体的行政处罚适用“责任连带”吗?在此对这一系列问题作以探讨。
行政处罚对象有哪些?——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要探讨联合体能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对象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明确:行政处罚的对象有哪些?其次,我们还应当明确联合体的法律属性,即其是不是行政处罚规定对象的范畴。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一款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可见,要探讨联合体是否是行政处罚的对象,关键要看联合体是否属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一。联合体不是公民,这点没有任何争议,那它是不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呢?
联合体是“法人”吗?——不是
联合体不是法人,理由有4个。
①联合体无独立的责任能力
联合体没有独立的人格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组成联合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才是合法的法律主体,联合体仅是在具体的采购项目中被视为一个投标人,它没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没有经过登记注册,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对外责任和义务由组成联合体的成员承担。
②联合体无独立的缔约能力
联合体的本质是“一个身份,三个共同,协议分工、连带责任”,其中的三个共同(共同签订联合体协议、共同委托授权、共同签订合同、)决定了联合体本身不具备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
③联合体无诉讼能力
联合体既不能当原告,也不能做被告。
④联合体无执行能力
联合体无自己独立的财产来承担民事责任,即不能当执行申请人,也不能当执行被申请人。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
第五十七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五十八条 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六十条 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联合体是“其他组织”吗?——不是
我们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五十二条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
(一)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独资企业;
(二)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企业;
(三)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四)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五)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的分支机构;
(六)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
(七)经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企业、街道企业;
(八)其他符合本条规定条件的组织。
无论是法人还是其他组织均要求其具备独立的组织机构和财产,而联合体无法具备,因此联合体既不是法人,也不是其他组织更不是公民,当然也就不是《行政处罚法》所要处罚的对象。
联合体成员能同时受处罚吗?——视情况而定
从现有的《行政处罚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看,想同时处罚A公司和B公司确实很难,只能是谁生病谁打针。A公司虚假投标了,只能处罚A公司,不能处罚B公司,看起来很合理。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从法理的角度来做一下推理和分析。
情形一 假设联合体成员A公司虚假投标,B公司知情,甚至有可能提供相关的帮助或者B公司通过教唆手段最终让A公司虚假投标。
从刑法的角度看,如果虚假投标构成犯罪,比如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那么联合体成员A公司是实行犯,B公司是帮助犯或者是教唆犯。两者均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不构成犯罪,仅从行政处罚的角度看,无论是《招标投标法》还是《政府采购法》,均没有规定这种情况下对于B公司应当如何实施处罚。从诚实信用的角度讲,从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的角度讲,放过违法的B公司于法于理于情均不容,也不利于达到对B公司教育和警示作用。
情形二 假设联合体成员A公司虚假投标,B公司不知情,更谈不上提供帮助或教唆。
即使从刑法的角度,联合体成员A公司虚假投标,联合体成员B公司不知情,从B公司的角度出发,其主观上既没有虚假投标的故意,客观上也没有虚假投标的行为(包括作为与应作为而不作为),因此B公司无刑事责任。同样的道理,从行政法学的角度,B公司不应当受到处罚,因为既无共同违法的主观故意,也无共同违法的客观行为。
联合体成员的行政处罚适用“责任连带”吗?——不适用
连带责任只能双方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从行政处罚的当事人来说,行政监督部门处罚的对象是法定的,因此不可能约定连带责任。而现有的法律也没有哪一条规定行政处罚有连带的。目前的连带责任主要限于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
第一百七十八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所以,在联合体成员的行政处罚责任方面不适用“连带”原则。
关于联合体 六点要知道
1.联合体的组合形式
可以是两个以上法人组成、两个以上非法人组织组成,也可以由法人与其他组织组成。
2.联合体是临时性组织
联合体是1个临时性的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组成联合体的目的是增强投标竞争力,减少联合体各方因支付履约保证金而带来的资金负担,分散联合体各方的投标风险,弥补各方技术力量的相对不足,提高共同承担项目完工的可靠性。
3.联合体组成无强制性
联合体“可以组成”,也可以不组成。是否组成联合体,是由联合体各方自愿决定的。对此,《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一条第四款也有相应的规定,并进一步说明了联合体组成属于政府采购供应商自愿的行为。
4.联合体对外是1个身份
联合体对外是1个投标人的身份。也就是说,联合体虽然不是一个法人组织,但是对外投标应以所有组成联合体各方的共同名义进行,不能以其中一个主体或者两个(多个)主体的名义进行,即“联合体各方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联合体内部之间权利、义务、责任的承担等问题,要依据联合体各方订立的合同来明确。
5.各方都应具备条件
比如,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联合体各方均应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
6.联合体多见于大型工程
联合体投标一般多见于大型建设项目和结构较为复杂的建设项目。对此《建筑法》第二十七条也有类似的规定:“大型建筑工程或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