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机制明标准 提高政采绩效评价水平
作者:赵长宝 发布于:2017-08-09 14:13:3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新《预算法》明确将“讲求绩效”作为预算编制的五大原则之一,规定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对执行结果负责,同时进一步指出,支出预算编制要参考绩效评价结果。可见,突出绩效理念、强化资金使用的追踪问效,将成为未来财政管理的趋势。对于政府采购来说,这意味着,一方面,绩效将成为贯穿采购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理念;另一方面,各部门在编制采购预算时,钱花得怎样、效果如何,将成为重要指标。采购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就是对预算绩效进行评价的制度安排,通过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客观公正地揭示各部门使用预算资金的绩效,为下一个预算周期的预算决策与编制提供可靠依据。笔者以为,政府采购预算绩效评价应包括三方面,在此加以简要分析。
合理确定政采绩效评价对象
政府采购预算绩效评价的对象应包括预算资金配置、管理及使用部门,即党委、人大、政府、财政及其他各使用财政支出资金的党、政、军、机关及事业单位等。
党委部门
党的政策以及各级党委的具体指示精神对政府预算资源配置决策及预算的编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即所谓的“数字里面体现着政策”。因此,如果党的政策及党委对预算的具体指示精神体现了最大多数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偏好要求,则党委在预算资源配置决策上的绩效是高的,反之则是低的。
政府部门
预算资源配置决策还取决于各级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对预算资金的需求。同样的,如果各级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对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安排体现了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偏好,则政府在预算资源配置决策上的绩效是高的,反之则是低的。
人大部门
资源配置预算最终是由人大审议批准通过后才予以执行的,政府提供给人大的预算草案只是表明了政府对未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资金需求的预测,预算草案是否体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偏好,要看人大的审议程序对预算草案的审议结果。
因此,如果人大的审议程序能够纠正政府预算草案中不合理之处,使预算计划最终能够体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偏好,则人大在预算资源配置决策上的绩效是高的,反之则是低的。
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是各级政府预算的具体管理部门。
因此,如果财政部门在具体管理活动中,能保证各政府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及政府预算计划总体要求合理编制预算草案,同时又能根据人大批准的预算计划,合法、合理、高效地为各部门提供资金并监督各部门高效地使用资金,则财政部门的绩效是高的,反之则是低的。
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
预算资金最终都由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在各自行使职能的过程中消耗掉的。因此,如果政府部门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能的同时能够以最低成本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则预算资金使用绩效是高的,反之则是低的。
建立高效政采绩效评价机构
政府采购预算绩效评价是对各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的评价,需要投入大量的复杂劳动,必须建立高效的预算绩效评价机构,并且预算绩效评价机构要具有高度权威性。
预算绩效评价实际上是对各单位工作成果的评价,包含着对各个单位工作成果的肯定与否定,并且预算资金使用单位性质有很大不同。因此,对预算绩效评价需要投入大量的、艰辛的、复杂的劳动,必须建立高效的预算绩效评价机构才能胜任评价工作的需要。
同时,预算绩效评价机构必须是具有高度权威性的,作出的绩效评价报告必须是公正、客观、令各单位和社会公众都信服的。根据以上要求,结合我国现实情况,预算绩效评价机构应该包括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社会中介部门。
财政部门在预算绩效评价中可以发挥以下两点作用。
一是对政府各具体部门提出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事先评价,使不符合预算绩效要求的预算项目能够被事先否定。
二是对政府各个具体部门的具体预算项目进行事中和事后评价。
审计部门的评价很有权威性,但是审计部门只能对使用预算资金的各个单位使用预算资金的情况进行事后评价,而无法把各部门不合理的预算项目事先加以否决,因此审计部门在政府采购预算绩效评价中起着事后审计、事后评价的作用。
社会中介机构则是接受财政部门委托、根据财政部门授权对某些预算项目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绩效评价。当然,事关国家机密的项目不宜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
科学设置政采绩效评价体系
良好的政府采购绩效指标必须符合五个标准,结合这五个标准,根据预算绩效评价对象的不同性质,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三大类。
政采绩效评价指标五个标准
一是清晰性。绩效指标必须精确,但不一定要量化。
二是相关性。绩效指标对于实现预算目标而言,必须适当。
三是经济性。绩效指标应保证能以合理的成本获得需要的资料信息。
四是充分性。绩效指标必须能为评估绩效提供一个充分的基础。
五是可监督性。绩效指标必须经得起独立而详细的检查。
政采绩效评价指标三大维度
宏观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于从宏观方面评价预算绩效,通常可设置以下几个具体指标:预算支出的GDP贡献率;预算支出的GDP弹性系数;预算支出规模(预算支出/GDP);就业率;预算支出就业弹性系数;预算支出结构优化率(用不同政府部门预算支出占预算支出总额的比重表示)。宏观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评价党委、政府及人大的预算绩效。
中观评价指标体系
这是预算绩效的部门评价指标,是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中的难点。关键在于政府各部门的性质不同,各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所要实现的目标不同,而且预算资金使用后产生的效果难以计量。
因此,预算绩效的部门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设置统一的指标,只能根据政府各部门的性质、所要实现的目标,尽可能选择相关性高的某一方面设置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
比如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是依法征税,因此绩效指标可选择税收收入与税收征收成本比率、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工作的满意率等;公安部门可选择案件侦破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等指标。
微观评价指标体系
这是对预算资金具体用途的绩效评价,由于预算资金具体用途是多方面的。因此,应根据不同用途的预算资金,分别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比如可考虑优先建立基本建设支出、支农支出、教育支出、卫生支出、科技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评价指标体系,在探索有益的经验、总结出一般规律后,逐步扩大预算资金用途绩效的评价范围。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在公共财政下主要是非竞争性、非盈利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出,不能再按竞争性、盈利性基本建设支出来评价其绩效,可考虑设置项目按期竣工率、优良工程率、投资硬环境改善程度等指标。
支农支出可以考虑设置农民收入增长率、农业产值增长率、农业新优品种增长率等指标。教育支出可以考虑设置学生素质合格率、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科技支出可以考虑设置科技投入产出率、项目成功率等指标。
最后,在预算绩效评价的具体操作运用上,应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评价相结合、定期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当前绩效与长远绩效评价相结合、局部绩效与整体绩效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空调批采成交总金额约513万
下一篇:空净过滤器行业标准有望年底发布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