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雄安新区建设 PPP大有可为

作者:张泽明 发布于:2017-05-08 14:20:23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前段时间,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又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布局已定,如何落实是当务之急。在这个历史地位被定义为媲美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第三个新区建设中,PPP模式毫无疑问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PPP模式是新区建设理想选择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突出七大任务,其中第六项就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PPP模式恰能同时满足这两点的建设模式。
 
  据悉,雄安新区建设要“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这进一步喻示了PPP模式在新区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从新区的建设需求来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曾提出,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
 
  可见,非首都功能就是指4个“中心”之外的城市功能。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即对雄安新区“在专项规划实施、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对新区相关交通、生态、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给予支持”。上述领域都是目前正在大力推广与应用PPP模式的重点领域。新区的重大PPP项目,必然吸引大量企业。而重新设立区域与国家总部,又恰好可纾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因此建设新区与纾解非首都功能、促进PPP项目良性推进,三者之间正好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态势。无论是从政策导向还是从实践抉择考量,PPP都是新区建设的理性选择。
 
  政府重视财政挂帅,PPP新区应用有“先天”优势
 
  雄安新区所处的河北省,目前在财政部PPP项目库中的项目共计459个,在PPP项目储备与推广上,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据河北省财政厅2016年的PPP工作情况报告,全省PPP项目储备已达529个,投资额1万亿元,90%以上都在市县层面。同时,有31个项目入选全国第三批示范,入选项目数量居全国第四,投资额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河北省共46个项目入选全国PPP示范项目,居全国第一。
 
  同时,河北省也非常重视PPP模式推广的组织建设,成立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常务副秘书长、省财政厅厅长任副组长,省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PPP领导小组,由财政部门具体牵头,大力推动。
 
  可见,河北省推广PPP模式如火如荼之势,PPP没有理由不成为雄安新区崛起的重要助力。
 
  资本有现实需求,PPP落地新区有经济合理性
 
  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又有政策加持,如果采用PPP模式建设,无疑就是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优质PPP项目。如此一来,沉淀在房市、古玩字画市场等的巨额资金为了追求投资安全,可以选择投入到PPP项目中,追求稳健回报。而原本只能紧盯房地产的流动性资本,也可以选择投向PPP项目。一旦资金流从房市撤出,过热的房地产可以退烧,这也有利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关于房地产价值定位的实现。既有合理经济回报,又符合政府政策导向,该如何抉择,以逐利为首要任务的资本自然会理清这本账。
 
  政企先行,PPP新区应用前景广阔
 
  “白洋淀科技城”和“雄县产业新城”两个项目,是保定市政府和雄县政府于2015年分别与某公司按PPP模式签订的委托开发协议。据了解,目前政府尚未就相关委托合作开发协议后续合作作变动。而接受委托进行开发建设的公司,也还没有在白洋淀科技城委托区域和雄县委托区域进行任何房地产开发建设。
 
  在举国上下加紧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近490个政府部门已经进入黑名单。无论上述两个项目是否由于重大情势导致合作协议出现变动,但政府尊重契约、诚实守信、依法依合同处理PPP项目的基调不会变。此区域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运用PPP项目的良好实践,都会给相关方今后实施PPP 以良性刺激。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雄安新区的设立,不但给了PPP理论上施行的充分可行性,也将提供PPP实战的广袤舞台,要抓住机遇,摸索经验,升华理念,让PPP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大连海关)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