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采购工作动态•规范代理市场
四川 培育代理市场 促进政采健康发展
编者按 人才,对于微观市场主体的代理机构而言,无疑是增强竞争力的砝码;而对于宏观的市场体系来说,也是推动整个政采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为提升政采代理市场人员资质水平,四川省就在今年连续举办了两期代理机构业务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政采代理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除了注重培育人才,四川省还从另一个维度加强政府采购工作,即推动中小企业优惠政策落地实施,以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本期《政府采购信息报》就对四川省政府采购工作这两个最新动态加以报道。
四川省第二期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培训实行闭卷考试,合格率近80%。
四川 培训千余名政采代理人员 闭卷测试合格率近80%
全省1144名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其中1060人参加了测试,最终测试通过835人,合格率达78.8%,较全省第一期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测试的合格率(46.4%)提升了32.4个百分点……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从四川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以下简称“四川采购处”)获悉,2016年9月8日至9日,四川省财政厅举办了“2016年度第二期四川省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专职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班”,该省48家集中采购机构、175家社会采购代理机构、部分市县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共计1144名从业人员报名参加了培训。
参加第二期测试的学员共1060人,测试合格835人,合格率78.8%;参加第一期测试的633人中,295人测试成绩合格,338人测试成绩不合格,测试成绩合格率仅46.4%。
从46.4%到78.8%,足足增长了32.4个百分点。合格增长率为什么如此之高?采购代理机构很重视测试结果吗?带着两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四川采购处相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介绍,因为第一期培训是首次实行闭卷考试,有不少学员认为还是以前的开卷形式,因此思想上没有重视起来。结果成绩出来后,60分以上的还不足一半,不少单位甚至连一个60分以上的都没有,有的甚至得了0分,这明显是对此次培训不够重视的体现。
成绩暴露出不少采购代理机构专职人员对培训不重视,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不熟悉、甚至完全不了解,对政府采购法定程序不清楚,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省的政府采购质量。
“测试不是目的,关键是以此为手段提高采购代理机构专职人员业务代理水平,熟悉理解政府采购政策制度,从而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于是,第一期测试结果出来后,我们不仅将成绩网上公布,还对几十家规模较大、测试成绩较差的代理机构一一进行约谈,强调政府采购专职人员日常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代理机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该负责人说。
公示成绩和约谈起到了明显的督促效果,采购代理机构对公司内部的管理更加重视,效果也在第二期培训中充分体现出来了。
“测试不合格,不仅没有面子,而且采购人也不敢将政府采购项目委托给你。现在,很多采购人在选择采购代理机构时,都会将测试结果作为一个参考因素。所以,测试成绩作为代理机构的衡量标准之一,正逐渐成为不成文的规则。”该负责人介绍,“我们了解到,有一家采购代理机构,在第二期培训前,公司内部组织了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的,还有一次补考机会,如果两次考试都不及格,就会被辞退处理,原因是不适合从事这项工作。所以,在第二期培训测试中,该公司参加考试的人员全部都合格了。”
“较之于上一期,此次培训最大的变化就是学员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课上,学员专心听讲,仔细做笔记;课下,认真复习,课间休息也在看书,有不少学员晚上都在加班加点看书。所以,第二期培训近80%的合格率也在意料之中,相信代理机构以后会更加重视这样的培训。”该负责人最后说。
四川 摒弃“范本式”服务 政采代理市场走上差异化竞争轨道
“四川省21个市州、100多个县,挨个跑下去总会有机会的。”重庆一家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前段时间向四川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递交了入川备案资料,如果一切顺利,该公司在四川的招标代理业务将在1个月后启动。
从2015年开始,四川省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从2015到2016年,四川省新增了63家招标代理机构,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此前四年四川全省增加的代理机构数量总和。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31家采购代理机构在四川省正式执业。
随着市场主体增长所带来的竞争加剧,传统代理加快告别了“工作靠范本,业务靠关系”的固有生存方式。
摒弃范本模式 追求差异服务
据了解,造成代理机构数量“井喷”的原因,是四川省简政放权的措施落实到位:2015年以来,四川省进一步扫清审批障碍,清理规范省市县关于代理机构的各种“冲突”规定;放开收费标准,将代理服务费由政府指导价调整为市场调节价……这一揽子改革的刺激,使得四川省逐渐成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快速增长的沃土。
“3次提交招标文件,3次被业主打回来重做。”据一位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士透露,几个月前,他们公司拿到了某工程建设项目的代理业务,为图省事,他将过去同类项目的招标文件“复制粘贴”,再“查找替换”了项目名称后交给业主。结果,这一无法体现项目特点的招标文件令采购人方十分不满。为此,公司只得重新踏勘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周围的建筑、道路情况,还组织专家对招标文件进行评审招标文件才最终过关。
因此该从业人士感触颇深:“现在业主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若代理机构还囿于传统的‘改范本、跑跑路、盖盖章’的粗放服务模式,只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一边是在代理业务中“挖潜力”,一边是向代理业务的“前后左右”延伸,需求个性化、服务差异化、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日渐成为诸多采购代理机构在竞争中的共识。
修炼内功 打硬自身这块铁
如今,代理机构的各类资质业绩公开透明,造假无处遁身。而在四川省投诉举报渠道的畅通、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随机抽查代理机构从业活动的大背景下,“关系业务”越来越没有市场。
于是,采购代理机构自身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规范、自律,这日益成为代理机构另一重要的竞争砝码。
据了解,四川省一管理咨询公司内,其招标采购过程中一份招标文件首先要过“5关”,由编制者、校对小组、项目主管、总工程师、公司负责人多级审核之后,招标文件才能交到业主手中;四川中能消防工程公司则结合“互联网+”,准备开发一套电子招投标模拟系统,将工程项目在电子系统上先走一遍法定流程,待每个流程在内部获得批准后才能正式进行,通过电子化给自己加上一道内控装置。
“业主当然更希望与规范的代理机构合作。”四川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总站负责人表示,转型升级是未来代理行业的常态,代理机构必须转变思想、提前布局,才能更好地应对行业发展新常态。
(政采信息)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8月 家具采购规模保持高位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