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定规则 企业搭平台

作者: 发布于:2016-07-20 10:08:3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3.7.jpg

 

   张松伟:上海市对电子产品采用“电子集市”的采购模式,进入“集市”内的产品,政府部门自行选择采购,具体是怎么做的,让我们听听上海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俞雅娣对上海市“电子集市”的介绍。

 

3.4.jpg

 
  俞雅娣:有部分省市在试点政采云平台建设,由政府制定规则,市场提供平台,企业专业化运营,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上海市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启动较早,自2007年就开始探索,至2014年全部完成交付使用,共用了8年时间,建成了全市一体化,集信息服务、电子交易、监督管理三位一体,有通用产品电子集市交易、有法定采购方式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全流程执行平台,全面实现无纸化操作。目前,市与区的政府采购项目除了涉密项目经报批线下采购外,其余采购项目全部在政府采购平台上实施,基本实现了“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的工作要求。
 
  平台建设初期没有先例,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秉承“三公”原则,在政府采购平台的开发过程中,力求流程中的每一步都留痕,通过规范化操作,明确政府采购各当事人的职责。
 
  2013年财政部《全国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和《政府采购业务基础数据规范》出台,为上海市政府采购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回顾这8年的开发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虽然艰苦,但深感政府采购平台对提高采购效益、提升监管水平,以及对完善政府采购工作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是推进了各采购当事人依法规范实施政府采购,提高了采购效率。市区两级政府采购项目通过规范化操作,有效杜绝了人工操作情况下政策理解不一致,执行标准不统一、人为疏漏较多等问题,而且全流程无纸化,有效节约采购时间,降低采购成本。
 
  二是推进了监管工作重点环节转变,强化事中事后监管。2013年刘昆副部长发表了关于政府采购监管方向要进行“四个转变”的重要讲话。依托政府采购平台,我们得以将更多的监管精力放在了预算和需求的标准化建设和合同履约验收等环节。
 
  三是推进了政府采购的信息公开,提高了采购人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公开意识。政府采购平台根据政府采购信息公开要求,把各环节信息全部自动在本市政府采购网站公开,并同时向中国政府采购网主动推送,既达到了信息公开的要求又简化了操作程序。
 
  四是推进了“互联网+政府采购”的改革实践,促进上海市政府采购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目前,本市政府采购平台电子集市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了五家主流电商,丰富了采购人的比选范围,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电子集市的采购效率。
 
  五是推进了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奠定了系统整合的基础。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设有形市场,在已有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四大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集政策宣传、信息公开、专家资源、结果监督为一体的统一服务平台,并实现与公共信用平台信息自动交互、资源共享。
 
  八年来,我们一路攻坚克难,造就了上海市政府采购平台,推进了全市电子化政府采购发展,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知和认可,也使全市的政府采购监管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确保各项管理目标、政策制度和工作要求全面落实。
 
  下一步,上海市政府采购平台将不断优化与完善。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新技术飞速发展,已有部分省市在试点利用企业云技术开发建设“政采云平台”,由政府制定规则,市场提供平台,企业专业化运营。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与发展方向,我们将密切关注其建设进程,也希望能够将上海市的政府采购信息化平台与各地“政采云平台”进行有效对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带来更多的共享资源和服务,为采购人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优化采购过程与体验,不断创新政府采购监管工作思路和模式。
 
  在政府采购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上海市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较大的困难有两方面:一是大规模的操作培训。由于所有采购当事人,包括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及评审专家,都要上平台操作,培训规模非常之大。特别是采购人,既有市级单位又有区县单位,还有乡镇单位,需要分层次培训。而且现在人员流动性非常大,这也给培训工作带来了压力。所以我们不断完善培训方式方法,除了集中面授外,还推出了网上视频培训。二是转变各采购当事人的观念。大家都觉得上平台操作要求确实非常高,每一步都必须规范操作,在运行初期确实遇到了阻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宣传和配套服务工作,逐步转变思想观念。同时,我们还发文通过制度手段来支撑政府采购平台的正式运行。
 
3.7.jpg
 
  张松伟:自2013年开始,青岛市对部分品目实行“网上超市”采购,采用了二次竞价、网上竞价、商场供货、定点采购等措施。接下来,请青岛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林惠介绍一下青岛市政府采购信息化的情况。
 
3.5.jpg
 
  林惠:一些地方的电子商城建设耗时费力,未形成规模效应,还增加了供应商的负担,个人比较赞成打造企业运营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
 
  青岛市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起步不算晚,2010年开始第一轮建设,2011年信息系统上线。政府采购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且要不断完善提升。青岛第一轮信息化建设受当时环境制约较大,从去年开始进入第二轮建设,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打造区市一体化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平台重点解决采购系统与预算支付脱节、区市采购规则不统一、财政监管手段薄弱及大数据分析功能缺失等现实问题。
 
  目前,青岛市正在根据财政部《全国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和《政府采购业务基础数据规范》,按照一个标准化体系、两个业务平台、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个功能子系统来打造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预期目标如下:一是打破采购监管业务自成体系和封闭操作的现状,实现采购管理、预算管理和支付管理的有效衔接,实现预算控制采购、采购规则内置、重点环节预警、合同网上备案、支付结果反馈的政府采购信息化监管模式。二是改变区市政府采购管理参差不齐、各自为政、信息不通的情况,建成覆盖市、区两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预算单位、代理机构的一体化平台,实现市、区两级政府采购监管规则明确、信息发布规范、信息互通共享的新局面。三是打通信息孤岛,强化大数据分析和预测预警功能,为全面掌握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有的放矢地制定采购政策、进一步提升财政监管水平、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化保障。
 
  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青岛市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首先,原来的政府采购系统独立运行,而预算管理系统与资金支付系统已成体系且构架复杂,从安全性角度来讲,对接难度较大。我们采取在预算管理系统中增加政府采购预算编审模块的方式,与政府采购系统进行衔接,业务处和资产处对采购预算审核全部在系统中操作,与部门预算一并批复。交易过程的全过程留痕和重要节点控制,使采购合同网上备案成为可能,并为资金支付系统提供依据。
 
  其次,青岛各区市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全部在该平台上运行,对各区市的预算管理水平和监管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体化平台有利于大数据分析和预测预警功能的实现,大量减轻政采购监管的事务性工作量,也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的目标。
 
  最后,关于电子商城,个人有一些思考。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构建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既费时又费力,因形不成规模效应,还额外增加了供应商的负担。个人很赞同上海俞雅娣处长提到的打造企业运营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如果浙江及上海等“先行军”省市在电子商城的建设方面做出成效,完全可以在全国推广。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各地政府各个企业闭门打造电子商城,从而推动全国的政府采购电子商城也实现一体化运作,并朝着“互联网+”的目标前行。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