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聚焦新能源车补退坡(下)

政府应成为新能源车发展的清道夫

作者: 发布于:2016-06-20 14:27:4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15.1.jpg

 

   在我国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先后日常消费品、轻工业、家电纷纷占领全球市场,手机等消费电子正迅猛发展,十五年后,国产电动汽车或许有可能占据全球产业主导,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以国家长远利益为基本立场,为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好指引发展方向的指路灯,解决系统问题的清道夫,维护健康发展的守夜人。

 
  多快好省建设充电网络
 
  解决充电难、解决里程焦虑是首先要解决的事,我们知道,国家也很重视,但并不是多花钱、大干快上、百花齐放就能圆满解决的。建充电桩必须要多快好省,采用最优化、最具性价比的投资方案,一切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以最便捷的方式充电,用可持续的最低价格充电,是解决问题的原则。
 
  第一层要发展的是住宅小区慢充桩。夜间停车充电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平抑电网波谷,慢充勤充有利于电池寿命,民用电价使用成本最低,慢充桩建设成本最低,这些都决定了慢充是充电第一选择。有固定车位的车主鼓励安装低成本的3.3KW慢充桩,多数没有固定车位的小区,可以考虑按六比一的比例建设小区公共慢充网络,适当收取服务费,分步推进,并逐渐发展到路边划线停车位、办公场所停车位。按照这样的方式建设,可以彻底解决日常充电难,即使逐渐全国普及,费用也至多相当于建设一条省际高铁。
 
  第二层要建设市内快充及高速快充。市内快充站应当作为应急补电使用,因其建设费用和使用费用高,服务能力有限,而且经常快充减少电池寿命,绝不可以作为日常充电形式而大规模建设,高速快充国家已经在大规模建设,应当以功率大充电快为原则。
 
  第三层要建设300公里充电圈,解决旅游与商务出行的里程焦虑。要研究驾车出行时最集中的停车地点,以中心城市放射出去,在周边旅游点停车场,以三比一的比例,根据停车旅游时间建设20KW或7KW公共收费充电桩,在周边城市宾馆酒店分步按三比一的比例,建设7KW慢充桩。根据停留充电时间,选择合适的充电桩,最大程度地降低建设成本,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投资成本、降低充电费用,使消费者使用成本最低。所有的公共收费充电桩都要颜色醒目的设置,同时搭载广告位,以电动汽车广告为主,更早收回投资,同时促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与销售。
 
  适当调整合资政策
 
  汽车合资三十年来,核心技术没有掌握,而市场却被合资品牌牢牢占据,每年巨额利润多半被外资拿走,大家都想改变这一局面,而电动汽车的发展或许会为此提供一个“抄近道超车”的机会。部分外资巨头早已先知先觉,提早布局电动汽车,但还有部分或留恋传统燃油车的巨大市场,或拿不准技术走向,并未大举投入,而国内主要的民企和国企自主品牌,均已推出或正在推出电动车型,趁着他们还没准备好掉头,我们应该集体快速抄近道领先。
 
  对于民企来说,传统燃油车时代被压在最底端,发展电动汽车是一个翻身革命搏上位的重要机遇。对合资国企来说,在过渡阶段拿合资利润,现在重点发展自主品牌电动汽车,以期未来取代合资品牌,将利润全部放进自己的口袋,应当是每一个有抱负的企业的理想。
 
  我国电动汽车起步并不迟,技术差距不大,政府应当帮助车企抓住取代合资的机遇。五到十年之内,是国内车企实现技术成熟,初步扩张市场的阶段,而在如今国内发展方向逐渐明朗,外资车企必然加速进入,这样具有品牌技术优势,同时也没有明显价格劣势的合资车,是自主品牌最大的对手,对于这样的对手,我们不能完全拒绝,但在贸易竞争中,暗中设限也是通常的做法。政府应当在车企引进车型上,引导其考虑未来市场利益,消极引进,同时在不违反大的贸易准则的基础上,积极研究税收优惠、量身定做技术指标等各种措施,以期延缓减少近期内合资电动汽车对的市场压力。
 
  鼓励扶持内资生产企业
 
  电动汽车不能自主的壳、外资的芯,如果核心技术不掌握,最终也只是伪胜利。技术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和投资,要对关键技术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给予国家补贴,用补到个人这样最具性价比的方式,快速提高国内技术水平。
 
  提高市场技术准入标准,使企业致力于提高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使得先进企业赢家多吃,赢得大部分市场。
 
  鼓励整车企业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内资产品部件。
 
  严控秩序
 
  做好守夜人,严守高要求质量标准,严查各种舍弃质量低价换市场的违规短期投机行为,推出新车型不能太激进,要严谨对待技术可靠性,对待每一个产品不要急忙进市场,要严格对待质量可靠性。
 
  踏实用心走好每一步,走的稳,才会真正走的好。在2020年补贴取消后,真正的考验才开始,而在此时用心耕耘者,彼时才会历经波折、脱颖而出,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春天。(新华)
 
面对补贴下滑 国内车企应如何应对
 
  如果新能源车补贴下降,那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汽车生产企业。面对这个不可变现实,新能源车企业还应该做点什么?技术的研发精进自不必说,还有几个重要的方面也需要注意。
 
  保证产品质量
 
  大多数自主品牌的市场形象是质次价低。这个时代,我国有一大通病,就是浮躁,飞速发展的市场面前,大多数人不肯沉下心来,踏实严谨的开发车型,一丝不苟的严卡质量。如果燃油车都做不好,仓促跟风推出电动车,消费者凭什么相信你,如果技术不吃透,上市抢时间,消费者体验差,怎么为以后赢得好口碑。要知道,现在的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小喇叭,面对周围好奇的人群,随时都会或主动或被动宣传,你想让他说些什么呢?现在装在口袋里的利润只是一个种子,或许种下的是摇钱树,也或许是恶果,并且需要在未来市场十倍百倍的偿还。电动汽车高额的补贴不是唐僧肉,推出电动车型绝不是短期投机的盛宴,而是车企战略转型、扩大未来市场份额大机遇的开端,如果第一步走偏,后面的大机会或许就会无缘。
 
  规划合理的产品路线
 
  尽管随着电动汽车逐渐轻量化,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各零部件批量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但这只是趋势,只是时间表,谁也没有把握说,五年后我们的电动汽车没有补贴也具有成本优势。此时,规划好合理的产品路线,赢得一定的比较优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端不高估。有技术有实力的车企,应当开发少量的高端车型,以提升品牌形象,显示技术实力。高端车型设计应当专注于提供出众的性能,驾乘舒适的体验,高档次的外观内饰,对于智能互联网等功能,在目前市场阶段,可以适当加入,但不需刻意追求。中端不中庸。中端车型是比较尴尬的,购买群体以城市中产为主,消费心理主要看重能撑面子,质量好,兼顾性价比,然而这几点却都是自主品牌电动汽车的弱项,同时这也是市场中最大的一部分,现在基本上以合资车为主,怎样才能弥补这些短板呢?可以从续航里程、外观设计、品牌建设,提高质量、使用成本几方面着手考虑。
 
  做厚道的售后
 
  电动汽车是新产品,必然会有各种问题出现,但消费者需要的是一辆性能可靠的汽车,而不是买概念,当他们的问题超过容忍的限度,那么就会对品牌的信任、对电动汽车产业的信任减分。装在口袋里的利润并不都是你的,它包含了消费者预付的信任,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不必为短期利润的提升而沾沾自喜,不要为落在口袋里的钱吝啬小气,会舍才能得,这样才能做得了长久的大生意。
 
  为了自己品牌的未来,和这个新产业的未来,对售后的问题,一定要超出一般的厚道,即使有暂时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也要给消费者一张诚恳的笑脸,并且做出适当的补偿。让消费者使用的安心,并且在无法圆满解决时,得到足够的心理安慰。这样才能给电动汽车这个幼嫩的产业以充分的保护,当技术与市场成熟了,他才能发展壮大、一跃而起。(新华)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