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建投资加速 PPP模式成重点
地下基建异军突起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步地下基建将异军突起。
7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近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抓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经验成熟后有效推开。
中金公司分析师廖明兵表示,地下管廊建设将成为基建投资新方向,未来政策支持力度将加大。
廖明兵称,部分传统领域的投资逐步趋于饱和,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的地下综合管廊将成为稳增长的新着力点。
继2013年国务院和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后,2015年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地方政府均已积极行动,政策出台频率和推动力度显著加大。初步估算年均投资达4000亿-6000亿元。根据首批10个试点城市的规划进行估算,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年均投资额可达3900亿元。根据吉林省的规划进行估算,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年均投资额可达6200亿元。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日前表示,如果每年能建8000公里的管廊,每公里1.2亿元,就是1万亿投资。这还没包括间接拉动的投资,如果加上拉动的钢材、水泥、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以及大量的人力投入,拉动经济的作用就更大了。
PPP模式成重点
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已完成交通基建投资超万亿元,而今年已批复基建项目总投资约为8956亿元,其中大多数项目资本金比例为40%-50%。受地方债清理以及“土地财政”收入下滑等因素影响,地方面临较大融资压力,仍有较多项目受制于资本金不足而未能及时开工。
业内人士认为,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振经济。在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举债弹性受限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有望带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基建投资,对冲经济下滑风险。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等共发布十余项PPP相关政策,在规范PPP项目发展的同时给予各种投融资便利,以推动PPP模式落地。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在其门户网站开辟了PPP项目库专栏,合计发布拟推广项目1041个,总投资额高达1.97万亿元。
-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2015年基建项目第二批设备采购中标公告
- 绥化市安澜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诺敏河阁山水库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项目(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青岛水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白马河调水(泵站、水厂、管线)扩建工程购置水泵等相关设备及服务中标公告
- 青岛水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白马河调水(泵站、水厂、管线)扩建工程购置水泵等相关设备及服务中标公告
- 潍坊峡山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潍坊市峡山区山水原著一期样板区景观工程及水中央公园灯具采购及安装工程中标公告
- 福建讯诚招标有限公司关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民生保障局医疗设备及安装服务采购招标公告
- 福建省闽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关于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安保服务项目的招标公告
- 广西科文招标有限公司投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升级项目编制、监理服务采购项目(KWAZ5G2015588)招标公告
- 潍坊峡山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关于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企业总部和金融中心开发项目监理的中标公告
- 厦门公物、公物投资-竞争性谈判-GW2015-743C-厦门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竹坝农场科研基地围墙项目-结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