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PPP投资盛宴再启 德州公布首批41个PPP项目
作为时下投融资领域热词,PPP投资盛宴再启。日前,德州市公布了全市首批 41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总投资 215.14亿元。上月山东刚向社会推出首批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涉及能源、市政工程等多领域的PPP项目。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去年 11月 30日,财政部下发《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了 30个 PPP示范项目名单,其中包括胶州湾海底隧道一期项目、青岛体育中心项目。
“力推 PPP项目是为了创新投资运营机制,扩大社会资本投资途径,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中投顾问研究员侯宇轩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
导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德州市公布 PPP项目,均已明确项目所在地、所属行业、建设内容及规模、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 PPP模式等信息。从该市发改委了解到,为推广 PPP和特许经营模式,该市已决定从今年的 48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预留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地方 PPP项目建设。
继推出首批 1000亿元 PPP项目后,山东日前公布《关于运用财政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意见》,将进一步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投入方式,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
环保领域更需开放
导报记者梳理发现,德州市此次公布的41个 PPP项目中,3个水利项目、13个公共服务类和 4个其他项目、21个市政设施。在市政设施中,涉及垃圾发电、污水处理等行业的环保项目占有相当份额,如武城县总投资 9亿元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和总投资 4.2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 7200万元的第二水厂及智能化供水管网建设项目、总投资 8.2亿元的水务一体化项目,平原县总投资 8508万元的垃圾处理厂垃圾衍生燃料建设项目,德州市陵城区总投资 5亿元的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宁津县总投资 4000余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等。
“在环保领域推进 PPP有利于开放环保市场,推进环境金融创新。”侯宇轩说,该领域中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治理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至少需要十几万亿元资金的投入,单靠财政支持无法承担。
来自美国环保部门估算,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本,私营企业要比公共部门低 10%-20%。同时,根据国际经验,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达2%-3%时,环境质量才可得到明显改善。过去 10年,我国这个比例始终低于2%,其中有 8年低于1.5%。
“环保项目的建设具有公益性,私营企业的运营成本要比公共部门低,因此在环保领域更需开放市场,让社会资本进入。”侯宇轩说。
力保示范项目质量
随着 PPP模式在各地上演投资盛宴,其实施进程也广受关注。
日前,财政部正在对 10个省市的 23个PPP示范项目进行督导,督导对象为财政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PPP项目实施机构、项目社会资本参与方、中介机构和融资提供方等。这次财政部的督导小组由 14个司局组成,共设立 4个督导小组,进行分省督导。
此前,财政部还发布通知明确规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期限原则上不低于 10年,对采用建设 -移交(BT)方式的项目,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的项目,财政部将不予受理。这无疑是为防止 PPP在实施过程中“变味”,关闭了 BT模式通道。
为力推 PPP项目落地,财政部还放出“狠话”:示范项目不能采用 PPP模式或一年后仍未进入采购阶段,将被踢出示范项目名单。
在业内人士看来,BT模式在国际上也属于 PPP模式,但这种模式由于忽略了后期的运营,被排除出此次 PPP总动员之列。政府力保PPP示范项目质量、形成可复制实施范例的决心可见一斑。
“在 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加强对项目的识别,筛选出对社会资本有吸引力,真正适合走 PPP模式的项目,并且要进一步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避免政府违约出现;企业则应加强自身的融资能力、项目策划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运营能力。”侯宇轩说。
在 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避免政府违约出现;企业则应加强自身的融资能力、项目策划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