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PPP模式,是指在基础设施、公共工程与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合作共赢式的供给机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PPP模式除了能够化解政府债务问题、促进政府强化预算改革之外,通过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获取相应的收益,政府补贴的方式达成公私合作的长期契约关系,还可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了促进PPP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其推行过程当中,需要清楚认识并妥善处理好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几大关系。
处理好融资与管理的关系。政府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融入资金,通过对资金的管理和运用,通过企业配套相应的生产与技术,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通过整合资源融入资金,通过对资金的运用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对过程的监管排除不利因素,对基础设施的维护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这一系列的过程整合在一起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而融资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途径、一个手段、一个目的。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在依法合规、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长期合作关系,政府和市场是作为一个共同的利益主体来发挥作用的,一方的行为要受到另一方的制约与监督,双方要切实担当好各自的职责而不能推脱,只有政府与市场协力,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处理好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在PPP模式中,参与者所承担的风险与获得的收益往往与他们的付出相匹配,面临的风险越大,为应对风险做出的努力就越多,获得的收益也该越多;反之,承受的风险越小,付出的努力小,获得的收益就相对少一些。因此,在PPP模式的运行过程中,应公平分配风险与收益。
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国外PPP模式的发展经验为我国PPP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PPP模式的发展需因地制宜,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选择合适的项目和评估方法。
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随着技术与人才的创新,PPP模式作为一个热点被重新提出、重点发展,追求的是高层次长期合作,是通过长期合作推进经济实力的提升,注重效率提升与创新发展。因此,在开展PPP模式时要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项目,理性的开展PPP模式。
处理好进入渠道与退出机制的关系。通过严格的进入渠道,保证合作伙伴、合作项目的稳定性。严格的进入渠道并不能放松对退出机制的设立,对于已经采取PPP模式的项目,在确定其确已失去基本的运作能力并面临亏损风险的基础上,应当做好对这个项目的交接工作,在保证工作交接完成后,允许其退出PPP模式。
处理好效益与公益的关系。作为一项公共项目,政府还必须保证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因此,政府必须根据企业的绩效,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合理确定社会资本的回报率,在保证公益的同时兼顾效益,在推进公益的同时获得效益。
上一篇:发展PPP撬动民间投资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打造PPP新引擎 助力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上)
- 新常态下PPP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新常态下PPP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廊坊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竞争性磋商公告
- 云科采字2016-5-2丘北县保障性住房配套商业项目PPP合作方案编制项目成交公告
- 蕉岭县PPP模式整县推进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前工作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的废标/终止公告
- 沙河复航平顶山段工程PPP项目社会资本采购资格预审结果公告
- 浙江省成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关于省海洋与渔业局(本级)《浙江省海洋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十三五”规划》编制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
- 肇庆市公路局国道321线新区富廊至端州前村段城市化改造二期工程PPP项目资格预审补充公告(一)
- 关于“泰安市财政局新建工程造价、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拍卖等中介机构备选库(第七标段)”澄清说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