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3年拟投9亿扶持308个村庄发展
为全面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在2012年至2014年,用3年左右时间,以省市411个重点贫困行政村为主战场,实施农村扶贫攻坚行动。其中,市级财政每年将新增3亿元,3年共9亿元,集中投入两区两县的308个重点村,专项用于民房建设和村内道路硬化建设补助。
按照新近下发的《昆明市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我市将重点支持东川区、倘甸扶贫开发综合试验示范区、禄劝县、寻甸县(以下简称“两区两县”)308个重点村建设;盘龙、晋宁、富民、宜良、嵩明、石林、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其他七县区”)103个重点村建设,由各地按照市定目标和政策,自行筹集资金组织实施。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到2014年底,实现重点村基本实现通公路、有房住、有产业、有水喝、有学上、有病能就医、有活动场所的“一通六有”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达3630元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市将全面实施宜居住房、道路建设、基础配套、产业培育、就业促进、保障构建“六大工程”。
完成2.5万户宜居房建设
累计完成2.5万户以上宜居房建设任务。宜居住房工程即依据村庄布点、形态、功能规划,结合文化传统、自然风光、产业特色等特点,大力建设宜居民房;同时进行村庄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开展“一池三改”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使贫困户能住上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宜居住房。
解决245个自然村出行难
道路建设工程即完成117个行政村1125公里硬化任务,解决“晴通雨阻”问题。加大自然村简易公路建设力度,完成245个自然村1269公里简易公路建设任务,解决出行难问题。
建5万件“五小”水利工程
基础配套工程主要是完成24.2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确保重点村旱涝保收;完成“五小”水利工程建设5万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件,解决工程性和资源性缺水问题,实现重点村人畜安全饮水保障率达95%,农田水利灌溉水利化程度大幅提高。同时,持续进行农网升级改造,消除重点村无电农户。建设农家书屋140个,解决贫困群众看书难和学习难;实施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户户通”;完成400个村民小组多功能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新建、重建和改建工程,做到村民小组有议事场所、多功能活动场所(文体活动小广场);新建、改造、提升农村综合服务社(万村千乡农家店)212个,解决贫困群众购销难问题;规划建设通讯基站160座,确保贫困村通讯信号全覆盖。
培育406家乡村旅游经营户
到2014年底,重点村累计发展核桃34万亩以上。此外,到2014年底,“两区两县”累计完成山区特色小果种种植4.8万亩以上,乡村旅游经营户达406家以上;累计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7万亩以上;建成烟水配套工程226件;308个重点村累计种植烤烟14.2万亩,烟农总收入达4.87亿元。在“两区两县”大力发展以猪、牛、羊、家禽为主的山区畜牧业,到2014年底,累计发展牛8.6万头、生猪75万头、羊12.5万只、家禽336万羽;建设140个以上标准化养殖场(小区)。
每年扶持1000多人创业
就业促进工程主要是以农村“4050”群体和“两后”生为重点,开展贫困地区农民转移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创业性收入。完成重点村农村劳动力培训9.3万人,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新增劳务收入10亿元左右;在“两区两县”建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17个,优先对重点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每年扶持1000人以上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
后年实现重点村社保全覆盖
保障构建工程以健全以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制度为重点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到2014年底,实现重点村社会保障全面覆盖。保证重点村适龄儿童有学上、能上学,使“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职业技能教育比例大幅提高。
李丹丹(昆明日报)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