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委书记回应千亿元造新城:确实需这样做_首页标讯_项目信息-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采购_政府采购信息_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开封市委书记回应千亿元造新城:确实需这样做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12-08-15 08:59:00 来源:北京晨报
  近日,一则“举债千亿造新城”的消息,使古都开封再次成为新闻热点。新华社记者对此事进行采访时,开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债千亿造新城”是对开封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的误读。而14日下午,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连发三条微博,非常明显地表明了态度:“尽管记者的报道不是我们的准确表述,但开封确实需要这样做!”
  
  那么,这项“确实要做”的工程是不是又一项政绩工程?开封年财政收入不足50亿元,千亿元改造资金从何而来?
  
  是不是政绩工程?
  
  开封市“举债千亿造新城”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也引来一片质疑和批判,一些网友认为这又是一个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开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兼开封市“两改一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孔祥成说:“开封无意举债千亿推倒一个老城,再造一个新城,更不是建设一个大宋皇城。我们是在推行‘两改一建’的过程当中,不断去改变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
  
  记者采访了解到,开封市的棚户区面积占河南全省棚户区改造任务近一半,达580万平方米。这对经济实力在河南尚且排名落后的开封而言,是一笔巨大的民生欠账,也是一个“想碰不敢碰”的难题。尤其在老城区内,这些多半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房,大部分面积都在50平方米以内,许多只有10多平方米,“排队上厕所”在一些棚户区仍然是正常现象,而且安全隐患突出。孔祥成说,市委市政府在年初做了一个总体规划,决定用4年时间基本把58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完成,并在实施中把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居民住房户数约8万户。
  
  会不会破坏古城风貌?
  
  客观而言,古都老城区内大面积的棚户区确实急需改造,但大规模的改造会不会对既有的历史遗迹和古城风貌造成影响?是否尊重城市总体规划?涉及10多万居民的搬迁问题,能否保证群众利益?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虑。孔祥成告诉记者,这次的“两改一建”绝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推倒老城建新城。改造中必然有拆有建,同时开封又是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改造和建设中既要尊重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又要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开封市政府副秘书长梁东雁介绍说,开封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经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同时在老城区内的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也被国家文化部授为示范园区,这次的棚户区改造,是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及宋都古城产业园示范区等批准的规模和内容进行实施。
  
  目前,开封市城区人口总数刚过100万人,在老城区内即古城墙内的居民有近30万人,这次“两改一建”将有近半居民从古城墙内搬出。顺河回族区二道街棚户区居民范铁山说:“本来在城墙里住,如果被弄到外边,再给的条件不合理,那谁愿意去啊?改造完后,能留下来当然好,如果给的条件好,大部分人也都愿意走。”
  
  会不会背上财政包袱?
  
  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一个财政收入不到50亿元的城市,搞大规模的拆迁建设,仅拆迁费用至少就要支付上千亿元,如此沉重的财政负担如何背得起?孔祥成解释说,首先“千亿”的概念是外界的一个推测数,其次,政府举债千亿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他介绍说,开封市的棚户区改造点多、量大、面广,肯定需要一大笔资金的支撑,单凭财政资金来做是不可能的。具体需要多少的资金量,政府尚没有做过这个测算,目前也无法进行测算,因为这个需要根据一个一个项目的改造实施才能清晰,可能是几百亿,也可能超过千亿。
  
  孔祥成介绍说,开封准备通过采取财政补贴、银行贷款、企业支持和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来解决资金问题,形成政府与民间资金的互动和合力,把“两改一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资金运作,在改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募集。
  
  据新华社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