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采中心打造协议供货“精品店”
摄影/罗瞻
5月上旬,国采中心2010年信息类产品协议供货项目分批接受了供应商投标。《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国采中心本次协议供货不仅对招标品目进行了调整,在协议供货招投标的组织形式上也有所改变,加强了协议供货对供应商的管理功能。对于协议供货发生的变化,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要把协议供货平台打造成政府采购的“精品店”。
企业编号 提高投标效率
国采中心2010年信息类产品协议供货不仅对招标的产品品目进行了调整,还利用电子化手段对供应商进行了分类、分批,在5月4日、6日和10日三天接受供应商投标。
从整体看,此次IT协议供货保留了以往对产品的分类,并按照办公外设和软件、信息化基础硬件、信息安全产品进行分批招标,只是对个别产品品目进行了微调。上期协议供货“网络安全产品”包中的主机入侵检测产品和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就没有纳入本期协议供货。国采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尽管协议供货的整体采购规模很大,但也有些入围产品的实际采购量小、竞争不充分,因此本期协议供货中没有继续对这些产品进行招标。
比起协议供货招标品目的变化,协议供货组织工作的有序性无疑更令人惊讶。尽管国采中心协议供货的投标厂商众多,但投标现场却并没有出现大量供应商等待的现象。国采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投标现场组织有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事先对供应商进行分类。
该工作人员介绍说:“在供应商投标前,国采中心对每家拟参与投标的供应商按照产品线进行了分类,并应用电子投标系统给供应商分配了投标编号。另一方面,在投标现场设置了多个接受投标的工作台,每个工作台只接受对应编号的供应商投标。这样供应商投标时只需要按照引导标志在对应的工作台进行投标,避免了无序拥挤的情况发生,维护了现场秩序,也提高了投标效率。”
积极管理 确保采购效果
协议供货作为政府采购重要的组织形式,入围供应商和产品的数量大越大,给采购人提供的产品选择空间就越大,但协议供货也经常被人们看作是汇集主流供应商和主流产品的大卖场,采购人面对海量的产品信息很容易就“挑花了眼”。在不少协议供货项目中,虽然有大量供应商参与投标并入围,但却很少有供应商能真正因此取得不错的业绩。
此次国采中心协议供货用行动表明,集采机构不仅仅是组织供应商来参与协议供货的,还要用多种手段积极管理供应商,提高采购效果,确保更好地实现政采目标。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这次协议供货中,国采中心对过去几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协议供货的特点主动调整对供应商的招标要求,力争用积极的管理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据介绍,国采中心对参与此次协议供货的供应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严格限制每位供应商投标的产品数量,增强入围产品的竞争性;另一方面,要求投标供应商主动申报所投产品中符合《中央国家机关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标准(试行)》的产品数量,用标准进一步约束供应商,确保入围产品的配置符合采购人需求,提高采购效率。
精品入围 让采购人放心
采购人通过协议供货选择所需产品时,往往要经过挑选配置、比较价格和服务等多道工序才能确定要采购的产品。
尽管采购人在选择产品时小心谨慎,但由于种种原因,产品不适用、不好用、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仍不时出现。为了解决协议供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让采购人高效、顺利地购买到所需产品,国采中心提高了协议供货的入围门槛。
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协议供货的招标、评标环节要为政府采购的效果负起责任,为采购人把好关,确保入围产品都是质量好、服务到位的。国采中心要把协议供货打造成政府采购的‘精品店’,使采购人通过协议供货平台选择的每一款产品都货真价实,可以放心购买,绝不用采购人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服务操心。”
为了把协议供货平台打造成“精品店”,国采中心不仅提高了对供应商的要求,确保供应商的投标产品质量过硬,在评标环节也提高了门槛。据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本期协议供货的招标要求严格,评标环节的淘汰率也有所提高,以确保入围产品的品质可靠。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