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全国GPA谈判应对工作暨政府采购工作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
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政府采购工作,分析了当前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另外,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结合GPA谈判进程,逐步建立涵盖各类预算体系资金、各类政府采购主体和各类采购对象,符合公共管理要求和GPA规则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
立意高、观点新、内容实是代表们对讲话最为普遍和精炼的评价。其中,王保安有关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节约财政资金与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以及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等关系的论述,让参会代表产生了高度共鸣。[详细]
参加“全国GPA谈判应对工作暨政府采购工作会议”的集采机构负责人围绕上午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王保安的讲话及本次会议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并就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日常的思考作了充分的讨论与沟通。 [详细]
“十二五”时期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主要任务:即积极构建配套衔接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构建调控有力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积极构建分工制衡的政府采购监管体系、积极构建规范完善的政府采购基础工作体系。[详细]
王保安指出,当前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路径、目标与任务已经明确,各级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以8项工作为着力点,努力实现政府采购规模上台阶。[详细]
“十一五”期间,全国采购规模由2005年的292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422亿元,年均增长23.5%,累计节约财政资金4000多亿元。“十一五”时期,我国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工程类、服务类采购扩展。[详细]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各地积极完善集中采购目录管理,纳入目录的采购品目和采购项目不断增加。集采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采购效率和服务意识,有效发挥了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详细]
目前,列入清单的节能产品已有28类、3.1万种,环境标志产品已有24类、1.5万种。“十一五”时期,全国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金额达2726亿元,约占同类所有产品政府采购金额的65%左右。[详细]
“十一五”时期,全国累计受理政府采购投诉3262起,处理2033起。各地还积极探索建立违法违纪黑名单制度,并将其定期进行公开曝光。5年间,财政部先后公开处罚了4名评审专家、14家供应商和1家代理机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