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经验的不断积累,公安部门对警用车辆的要求越来越明确,车企也针对执法需求推出了不少成熟的车型。
那么,这些车辆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如何?
警用车能否满足执法需求?
警用车的"标准化"问题目前进展到了什么阶段?
对此,我们来做一期“笼统”的总结。
中国公安干警的警用车发展史,从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上开始谱写。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经济从零开始,百废待兴 公安干警的地位虽然尤为重要,但受制于条件,那时给公安干警们配备的却是自行车。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都是从战场上或者从国民党那里缴获来的战利品。用如今的话来说:那时警察们骑的可全是从老美儿那来的进口货。
50年代的警察,每天都骑着那种大大高高的美式自行车走街串巷,来往奔波。
随着时间推移,因社会发展需要,60年代起,公安部门开始配车。不过,那时候配的,也大多数是苏联老大哥提供的两轮摩托。
直到了70年代,中国才有了自己生产的摩托车——长江摩托。国宾护卫队的第一批护卫车就是国产的长江750型两轮摩托车。那时,平常的刑警单个跑案子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而技术人员到现场查案时,坐在那种东风三轮车摩托车里,与各式仪器挤作一堆。
摩托车,见证当时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80年代始,国内公安干警开始配备吉普212。北京212在全国全面开花,行驶在我国的城市、乡村、公路、矿山,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由于受生产力制约,80年代的中国,除了吉普,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汽车品牌。那时的红旗和上海牌小轿车,是国家领导的专用座驾。陈列在上海公安博物馆中这一辆上海牌交通巡逻车,是上海地区唯一的一辆用做开道车的警用车。随着世事变化,上海牌汽车已经烟消云散,只能在历史画片中寻觅芳踪。
不经意间,时间溜到了90年代。苦练内功十年,中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全面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春天。上海汽车与德国大众从86年开始的联姻,在90年代,结下了累累硕果。那时的中国大地,到处可见桑车踪影。
改革开放,也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各种刑事犯罪也不断出现。这一切,都对公安干警的机动作战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警用车的选配上,桑塔纳当仁不让。
90年代的中国警用车,形成了以桑塔纳为主,各式轻骑、摩托车、面包车、皮卡为辅的警用车体系。警用车家庭成员的不断增加,显示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勃勃生机。
进入21世纪,为了不使我们的公安干警因追捕工具的落后而痛失拘捕犯罪分子的良机,我国公安系统开始不断地给各级公安干警换车。
小巧、环保的电瓶警车,载着漂亮警花巡逻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已经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北京市公安局配置的305辆索纳塔轿车,50辆大切诺基越野车,已经开始为人民服务;
广州警方鸟枪换炮,40辆上海大众波罗在阳光下闪闪生辉……
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世人骄傲地宣布:50年,中国由贫困走向富强;50年汽车工业的历史征程,在中国警用车一轮又一轮的换代变迁中得以证明和再现。
"近年来,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中心每年都会采购警用车3万多辆,加上地方公安部门自行采购的2万多辆,全国公安部门每年需采购警车5万多辆。"公安部装备财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几年我国警用车市场需求旺盛,除了各地公安部门自筹资金采购大量警用车外,中央财政还拨出专项补助经费解决部分地区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务用车问题。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公安部门的警务工作日益繁重,对警务车的需求增加,尤其是一些边远不发达地区的公安部门对警务车的需求更大。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警用车辆制造生产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研制和生产缺乏技术依据,公安机关采购和车辆管理没有技术支撑,导致了我国警用车辆建设整体水平较低。"业内人士透露。
很多警用车企业纠结于各地警用车采购项目技术标准不一——为这个项目研发的车型,却不能参加另一个警用车项目,这大大增加了警用车厂家的研发成本。
有鉴于此,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警标委")一直在积极推动相关标准建设。目前,警标委已制修订完成行业标准200项左右,在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基础支撑作用。
根据公安部警标委官方网站公布的《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技术标准目录》,目前公安部警标委共发布了24个与警用车有关的标准。
其中,9个标准主要涉及警用车的外观、配置等,比如《警用摩托车头盔》、《警车车徽》、《警车外观制式涂装用定色漆》、《2004式警车汽车类外观制式涂装规范》、《警用车载中央控制系统》等。
剩余的15个标准则主要涉及警用特种技术用车,如《警用防爆水炮车》、《警用攀登突击车》、《警用液压自动路障车》、《警用越野突击车》,大都涉及特殊技术相关要求。
在所有的标准中,一些通用类警用车型的标准也占了一定比例,如《警用交通事故勘察车》、《警用警犬输送车》、《警力输送车》、《警用巡逻车》、《警用移动式治安检查车》等,这些标准涉及的警用车各公安系统基本上都需要。
顾名思义,警用车辆是警察工作专用的车辆,是重要的警用交通工具。我国警用车主要包括巡逻车、警卫开道车、警用摩托车、防暴车、囚车、装甲运兵车、清障车、刑事技术现场勘查车、通讯指挥车等车型。
各省的警务用车采购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由各市(区、县)公安局根据采购中心的招标结果进行自行采购。以往采购中心跟汽车企业谈的价格很优惠,服务也很好,产品深得各地公安系统的信赖。二是利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由省公安厅汇总,然后在省采购中心进行集中采购。自从2011年在全国上下开始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后,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车辆必须有编制,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符合编制要求是购车的前提。
汽车企业要了解警用车的采购途径,这样才能对需要与哪些部门沟通做到心中有数,也才能有针对性地研发实用性强的警务用车。
采购中心在与企业的沟通方面起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服务不能只针对采购人,也应该为企业做好服务,这样他们才能以更大的热情参与政府采购,进而更好地满足采购人的需求。
警用车不是简单地装个警灯、喷绘一下就可以的,在公安系统成立专门的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中心是有理由的。其实,警用车的"内涵"很丰富、很复杂,每个警种所需警用车的内部设备都不一样。
例如,刑警巡逻车里面需要专门配备GPS中心控制系统。在整个厅局的指挥调度网络中,网内所有警车的分布位置和实时运行状况,控制中心能尽收眼底,利用短消息或语音对网内车辆进行合理调度,并可随时通过控制中心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再如交通巡逻车,针对交通管理的工作特点,该类车需专门配备交通事故勘察箱和酒精测试仪等先进仪器设备。
因地制车,避免统一规格车进入特殊战线,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警用车辆通常对机动性与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改装自民用汽车的车辆,可能具备较高的动力性与防护性,但整车系统不一定获得良好的匹配性;未经改装的民用汽车可以满足需求,但难以拥有较强的战斗力。应用在公安系统的军用车辆,则因使用环境、使用对象的改变而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
就目前来看,警用车辆品牌多、车型杂、通用性差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车辆底盘差异性大,同种类型的警用车辆,其底盘可能来自于越野底盘、客车改装底盘等多种情况;第二,相似功能的上装系统所装备的车辆型号差异性大,相似型号警用车辆的上装系统互换性差;第三,车辆与拖车或装备的电路、油路等接口标准化程度低、兼容性差,造成同一装备在不同车型间难以互换使用的局面。
在警用车辆管理层面,改革开放以来,装备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警用车辆的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公安行业内仍存在着标准不健全、命名不统一、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以车辆命名规范不统一为例,按照有关标准,勘察车是多以皮卡、轻客等为原型,装备有勘察设施,用于交通事故、刑事现场或野外勘察等工作的厢式汽车。但不同厂家生产的相似车辆有不同的称谓,警用勘察车又有"现场刑事勘察车"、"公安刑事勘察车"等命名;而现场通讯指挥车的名称则有"交通指挥车"、"公安指挥车"、"公安现场指挥车"、"刑警现场勘察指挥车"、"交通现场勘察指挥车"、"通讯指挥车"、"反恐指挥车"、"反恐照明指挥车"、"卫星通讯指挥车"、"多功能指挥车"等十余种称谓。
GB/T 17350-1998《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和代号》和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对部分警用车辆车型给出了定义,但仍未穷及不断出现的新车型和新技术。从上述车辆的命名现状可以看出,这些车辆本质上属同种类型,厂家多因配置装备的不同而加入了不同的定语,形成了诸多名称指向同一种车的情况。
警用车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遂行任务。随着反恐、冲突等社会问题的日益严峻,警车自身的安全问题也变得越发突出。因此,加强警用防护技术的研究,提高车辆的作战能力与防护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传统的车辆防护主要依靠钢板装甲与防弹玻璃来防弹防爆,虽然有不错的效果,但在同等条件下极大地削弱了车辆的动力性,降低了车辆的承载能力,也影响了车辆的经济性。
研究表明,车辆的重量每增加10%,经济性便会降低7%。因而,本研究可以着眼于新型防护技术研究,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来提高车辆的防护能力,在保证防护等级的同时,满足车辆的轻量化需求,提高车辆的机动性与经济性。
警用车辆及其底盘来源广泛、样型众多,这一方面会造成警用车辆的性能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会给部分车辆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坚持兼顾先进性和实用性、统筹实际与实战的原则,充分调研国内车辆底盘,准确把握各项技术指标,研究论证车辆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安全性能,以国产车型为基础,依据不同的吨位、不同的驱动形式以及不同的用途,选用、改装或者设计一种或一系列多功能通用型底盘。
装模块化是警用车辆底盘通用化、系列族谱化、接口标准化的重要体现。部分警用车辆存在上装搭载不规范、车载电子系统无集成、供电系统不匹配的状况,不仅影响到警用装备性能的发挥,也产生了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警用车辆的上装模块化课题开展研究。
警用车辆上装系统的研究应遵循模块化设计和整体性在线生产的原则,使各警用装备形成模块,统一接口与供电,尽量避免二次改装,以确保警用车辆的功能可靠性与系统安全性。上装模块化的实现,增强了车辆的通用性,同一辆车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即时拆卸上装模块,即时安装满足需求的装备系统,这在客观上提高了车辆的通用性,降低了购置成本。
随着能源压力的增大与环保低碳呼声的高涨,新能源车辆以其低油耗、绿色环保的优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着兼顾专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既满足了公安系统对专用车动力性、安全性的要求,又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开展新能源警用车辆专项研究,并对其进行推广应用,这必将体现出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新能源车辆包括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等。电动车、燃料电池车主要依靠电力来驱动,无碳低噪零排放,绿色环保无污染,可以满足日常执勤、巡逻等工作的需求。混合动力使用的是电电混合或油电混合的复合能源驱动方式,这种车辆排放较低、经济性较好,还可以提供持续的较大功率稳定电源。基于该电源,混合动力警用车辆可以配装抢险、通讯、照明、医疗等系统,能大大提高车辆的保障力;可以集成高亮探照灯、电击设备、电磁武器、强声武器等,能显着增强警用车辆的战斗力。
警务车继承着改装车的传统,因地制宜,走针对性路线,这无疑是一条正确快捷的大路。但因为现在技术条件等问题,警用车还在“尴尬”中慢行。但我们确信,随着国家的重视和车企的配合,中国警用车一定可以在国门外完美亮相~